100下性平教案及省思6忠

宜蘭縣南澳鄉金岳國小101年度(100學年度下學期)六年忠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案

單元名稱

男女不一樣

教學對象

六年忠班

教學者

徐嘉珍、卓若媚

教學時間

240分鐘(6節課)

能力

指標

性別平等教育1-3-4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性別平等教育2-3-4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

性別平等教育2-3-6釐清性與愛的迷思。

性別平等教育3-3-1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刻板化。

教學

目標

  1. 了解性別歧視的定義及實例。
  2. 判斷廣告中正確與錯誤的訊息。
  3. 認識男女平等並落實在生活中。
  4. 能澄清錯誤及導引正確的性與愛觀念。

參考

資料

  1.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2. 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性別平等教育影片
  3. YouTube:戀人未滿S.H.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DeM0u_2WjY

汽車廣告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w5bqdhGEecs

  1. 教案設計者:汪怡君、陳璽勻、郭靜靜、林秀惠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一、    學習分享男女成長經驗

  1. 由教師請學生分享自己以下相關的經驗:
    1. 在家中是由爸爸還是媽媽當家?
    2. 說出你對異性的形容詞?
    3. 家中長輩常要求你怎樣才像個男生或女生?或限制你不能做甚麼事嗎?
    4. 請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
      2. 這樣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嗎?
      3. 怎樣做會更好?

參考答案:男女成長經驗不同,而男女相處的重點在於尊重。社會上對待男女存在著不同的方式,我們要以更寬容的心尊重異性,並學著欣賞男女不同的地方,更要淡去性別意識。

  1. 綜合活動:男女○×題,學生站起來尋找空曠適當的位置,教師說完題目再說請回答學生立刻用手比畫出○或×,若答對可留下繼續答題,答錯則要上台等候表演。活動中對於答案有疑義,可提出討論。最後,答對最多者以題數記下獲得優點獎勵之。題目如附件。

 

第一節課完

 

10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單槍投影

 

 

 

 

 

 

 

 

 

 

 

 

男女○×題資源:林秀惠-性行為後的責任與抉擇教學活動教學設計

二、    大眾媒體的性別歧視(一)

  1. K歌時間:
    1. 回顧上節課內容,解釋大眾媒體、性別歧視為何。並引導至本節內容。
    2. 播放Youtube KTV影音,師生同歡唱。
    3. 請學生們討論歌詞內容後,教師提及以下問題:
      1. 歌詞中的那個女生有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感覺嗎?
      2. 為什麼她不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感覺?
      3. 社會中為什麼普遍認為男生可以主動追求自己想要的,而女生卻只能在原地等待?你贊同這樣的現象嗎?

 

  1. 教師發下國語日報(一人一份),請學生找出與性別歧視有關聯的報導。剪貼國語日報內容,寫下大意50字心得100字,並加上美編。教師提及以下問題引導之:
    1. 指出哪裡可看出對男生、女生有不同看法的敘述?你認同這樣的敘述嗎?
    2. 電視廣告或綜藝節目裡還有哪些普遍存在的性別歧視?
    3. 學生製作剪報作品。寫完後,下一節上課再與同學一同分享。

 

第二節課完

 

 

1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單槍投影

 

Youtube KTV影音

 

 

 

 

 

 

國語日報

 

 

 

 

 

 

製作剪報作品

三、    大眾媒體的性別歧視(二)

  1. 展示學生剪報作品於黑板,各組推派一位上台發表。

 

  1. 教師播放電視廣告片段。
  2. 請同學分組討論以下問題並上台發表:
    1. 家中開車的通常是爸爸還是媽媽?
    2. 為什麼汽車廣告中會開車的總是男生?
    3. 你認為爸爸媽媽的職業可以互換嗎?為什麼?
    4. 除了汽車廣告,在電視廣告中還有哪些廣告(例如家電、酒類、飲料、房屋、手機等)是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的?

 

  1. 教師整理學生的回答,再次闡明性別歧視的定義。講述大眾媒體無形中的影響力。

 

第三節課完

 

 

15分鐘

 

20分鐘

 

 

 

 

 

 

 

 

5分鐘

 

 

剪報作品

 

Youtube電視廣告片段

 

單槍投影

四、    如何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1. 教師運用上節課的電視廣告影片,指出影片中的性別角色定位,說明如何顛覆傳統的性別角色定位。
  2. 教師引導學生回想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故事,並解釋童話故事中角色的刻板印象,例如:
    1. 公主穿得漂漂亮亮的,卻只能等著王子來解救她。
    2. 總是有個邪惡的巫婆或繼母想陷害美麗的公主。
    3. 公主總是靠仙女或其他小動物幫忙才能得到幸福。

 

  1. 教師將全班分為五組,每組同學協力改編一個童話故事。例如:灰姑娘之自力救濟版。美人魚之終於告白版。
  2. 各組上台發表故事內容,並闡述創作理念。

 

  1. 教師總結,闡述突破傳統刻板印象的概念,使學生了解不同於傳統印象的性別特質也能並存在兩性之中。
    1. 女生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
    2. 男生不一定為天生的掌權者,女生不一定是天生的弱者。
    3. 男女的差異是有的,但若將之互相截長補短,就能開創更美好的男女平等、平權社會。

 

第四節課完

 

 

15分鐘

 

 

 

 

 

 

 

 

20分鐘

 

 

 

5分鐘

 

 

單槍投影

 

 

 

 

 

 

 

 

 

 

創作故事

 

 

五、    你到底愛不愛我?

  1. 播放性別平等教育影片:你到底愛不愛我?

 

  1. 提問與討論:婚前性行為可能帶來的困擾。
  2. 交友問題:導致交友太過隨便或是敏感防衛。
  3. 社會問題:未婚懷孕帶來的窘境。
  4. 罪惡感:常因道德觀念產生自責、悔恨、恐懼、內疚心理。
  5. 可能造成草率的婚姻:奉兒女之命而結婚雙方未做好準備,扶養及經濟能力不足,影響婚姻關係。
  6. 感情的創傷:有性關係易疏於心靈的溝通,感情不睦分手時,易挫折、無價值感,影響人際關係。

 

  1. 教師小結:

「性」不但永遠無法用來測試愛情;親密行為也不代表真正的愛。

 

第五節課完

 

 

2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性別平等教育影片:你到底愛不愛我?

作者: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

 

單槍投影

六、    我的一生是不是完了?

  1. 播放性別平等教育影片:我的一生是不是完了?

 

  1. 讓學生討論接受或拒絕婚前性行為可能發生的結果或影響,說出認為最好及最壞的情境,請學生思考對於最好的結果是否自己真的覺得最好,其可能付出的代價自己是否能承受,引出每個人在未發生性行為之前,都應先想清楚,有自己的親密界限,或避免可能引發性衝動的情境,才能避免發生非預期的親密行為。
  2. 教師說明人生中經常須面臨抉擇,草草決定常讓我們感到後悔,因此運用「做決定」技巧可讓我們在此時做周密的思考與選擇。
  3. 做決定技巧的要領:
    1. 先確定你必須作決定。
    2. 列出所有可能的選擇。
    3. 列出所有選擇的優缺點。
    4. 作出決定。
    5. 評價決定:這是一個好的決定嗎?
    6. 好的決定應該優點多於缺點,而且是健康、安全、尊重自己和他人、符合家庭、學校及社會規範。

 

第六節課完

 

 

20分鐘

 

20分鐘

 

 

性別平等教育影片:我的一生是不是完了?

作者: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

 

 

 

單槍投影

教學省思: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透過經驗分享、問題討論、改編童話、影片欣賞……等活動,啟發學生思考並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釐清性與愛的迷思、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刻板化印象。

    進行男女○×題,遇到一個引發班上同學激烈討論的題目。題目是:「如果對方愛我,應該就要為我而改變。」,答案是:「X,愛是尊重,而非強迫對方改變。」。學生討論答案可以是○,因為如果對方抽菸、吃檳榔、喝酒、賭博,就應該要改變。

    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平權的自由世代的我們,是幸福的。回想小時候,媽媽總會在爸爸和我們吃飽後才吃飯。我說,爸爸的大男人主義都是被媽媽寵出來的。媽媽回,是因為剛煮完飯太熱而吃不下。也想起孩子的爸比第一次用奶瓶餵牛奶的情形,媽媽說餵奶是女人的事情,為什麼要給老公做?我說,為什麼要剝奪他當爸爸的樂趣?正當我們爭論不休時,聽見爸比歡呼驚叫連連,半小時堅持不肯喝奶的老大終於肯喝了,我們異口同聲說:「你真棒!」。

    要建立學生的性別意識平等,澄清正確的性別平等觀念。除了教學及活動之外,更需要孩子自己去提問、討論、體驗、省思。為自己的未來和決定做最好的選擇,期盼孩子都能學會。

 

附件:男女○×題

(1)       就算對方不喜歡我,不斷的送禮物或經常表達關心就是愛。

X,愛應該以對方可接受的方式

(2)       愛情會因為環境、事物的轉變而變質。

O,當愛不經營,也會凋零

(3)       一定要有性行為,愛才會持久。

X,性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而性行為只是性的一種形式,還有廣義的身體接觸。

(4)       愛就是互相坦承,所以不應該隱瞞秘密。

X,愛是接納、尊重,接納對方因為某種原因不坦承,更尊重其自主的空間。

(5)       當感情已經生變,坦然放下感情也是愛的表現。

O,愛是尊重與了解,不愛反而是真愛。

(6)       愛就是你儂我濃,常相左右。

X,愛需要給彼此留下空間。

(7)       愛她(他)就要順從她(他);愛她(他)就要占有她(他)

X,一昧的順從或占有都不是真愛。

(8)       如果他愛我,就應該了解我,知道我的需求,並且想辦法滿足我。

X,愛要溝通,才能促進雙方了解。

(9)       如果對方愛我,應該就要為我而改變。

X,愛是尊重,而非強迫對方改變。

(10)  女人為愛而性,她如果愛我就會願意和我有親密行為。

X,愛是接納,接受他愛的方式。

 

補充資料:

當代心理學家佛洛姆-愛的藝術:愛就是關懷、責任、尊重、瞭解

(1)愛是一種關懷。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關心、幫忙他,讓對方因為我的參與,豐富彼此生活,有時無私的關懷反而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心。

(2)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無條件、心甘情願的情感付出,因此兩性交往應是「不帶條件的接納」、「只給予不求回報」的愛才是真愛。具體說明真愛也就是負責任的態度與行為。

(3)愛是一種尊重。也就是如果你愛的人不能接受你所付出的感情,那就尊重他的情感,成全對方的選擇,「以死相逼」的非理性作法,反而造成對方反感,變成對方的負擔應。

(4)愛是一種瞭解。也就是當對方還是沒有辦法無法接受你時,我們必然瞭解不愛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