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生命教育暨特教宣導活動
★活動時間:101.10.14
★活動內容:
由特教組主辦,目的是使學生,實際體驗身體殘缺的不便 懂得如何與班上特殊生如肢障生相處,同理他們的處境,進而成為這類同學或自己的手足的助手.安排的活動有單手脫衣,金雞獨立,夾豆等,看似簡單的動作,但對於肢障生則是艱鉅的工作.也讓學生能感恩自己健全的身心,珍惜生命.
主任致詞
第一關:挾豆子
第二關:非慣用手穿衣
第三關:單腳跳躍
過關的小朋友,記得向主任領取小獎品哦!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本學期的動作機能課程在九月第一個禮拜五便開課嚕
這學期一樣和特教中心的職能師合作一起規劃設計課程
這學期有新的小朋友也有舊的學生
因此,本學期9月到10月的課程設計延續上學期的平衡訓練。
以了解舊生進步的程度以及新生是否具備和同齡一樣的平衡能力
而後再與職能師一同規劃11月到12月的課程。
*補充資訊
「平衡系統」,又名「前庭系統」,是由位於兩側內耳中的三個半規管與兩個耳腔-球曩和橢圓曩所組成。
當頭部接受到加速度或減速度的刺激時,或是頭部有水平與垂直方向的線性變化時,前庭系統就會將不同的神經刺激,先傳到腦幹,再往上進入大腦,讓大腦知道如何調整身體的位置,進而維持穩定的姿勢。
所謂「穩定位置」,並不是單指某一姿勢或動作維持固定不變,而是指因應活動內容的變化,調整身體,以利活動的有效進行。
所以舉凡生活中「進食」、「睡眠」、「活動力」「操作玩具」、「剪貼活動」、「丟接球」等日常或是學習活動時,能否「坐得住」、或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是由平衡能力所操控的了,因為完成上述這些活動時,腰桿就必須打直,雙手才能在空間上靈活並且協調地完成,例如;一手拿碗,一手擺動筷子或湯匙,而乾淨俐落的完成進食的活動。
然而「平衡系統」所發出的神經刺激,不只可以協助個體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也可以調節與改變情緒狀態,因此當孩子眼球的運轉與空間概念有狀況,如寫字或是閱讀時容易看錯字或是看錯行(例如:馮京看成馬涼)。
以上均顯示平衡系統對於我們孩子發展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