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貧民窟教室重新燃起對教育的衝動
下午看了 [ 貧民窟教室 ] ,邊看邊想。
電影內容雖然說是改編自真實事件,但是應該加了不少[調味]吧,這樣才更有可看性。
教書20多年,換了幾間學校,歷經數次教改,遇到不同的教育夥伴,不同的學生和家長。
以前也常常想:
家長不配合,我能做什麼?
學校、長官不配合,我能做什麼?
如果用[教師專業評鑑]的那套標準,片中這位主角老師,應該是超級不合格的老師吧!
每次看完這類的電影,就會重新燃起對教育的衝動,山不轉路轉,不管他上級要什麼,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就是要做我應該做的。
教師進修不用太複雜,多看這類電影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