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鎮基本學力測驗分析結果解析及應用說明會」研習心得
「羅東鎮基本學力測驗分析結果解析及應用說明會」研習心得
感謝輔導團下鄉對老師做說明,讓小老師有機會了解上級的政策,透過對話,也改變小弟對學測的一些看法。
學測的目的是什麼?
聽說是要了解學生的程度,了解學生在教改後的程度。
感覺就是在為教改背書,因為考得好是教改改對了,考不好就是老師不會教?
另一個說法是:要了解學生學習情形,了解老師的教學狀況,讓老師知道自己的教法有哪些弱點需要加強。
從學測之初,小弟就對學測持負面看法,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一般家長及長官容易把把它當成老師的教學成效評鑑。
大家看到上級公佈的學測報告書中,洋洋灑灑花了大半篇幅,都是一些統計數據,一般人只會去注意的大概就是這個老師的班級學生學測成績比全縣平均高幾分或低幾分,然後就此評斷老師的教學成效。
下午縣教師會理事長曾提及學測成績只是學生的學習成就,小弟贊同此一說法。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太多了,不單單是老師教學的問題,連特殊生的成績都一併平均算班級、學校總平均,對老師實在不公平。
所以建議把這些無聊的統計全部刪除,只要告訴老師你的某一個學生可能哪些方面較弱,需要補救。再加上一些補救建議,就可以了。其實,老師每天和學生相處,平時小考、段考,應該最了解學生的需求,學測應該只是提供參供,避免老師有盲點。
很多學校在四升五時會重新編班,換新老師教,可是新老師卻無法得到學生的學測資料,無法進行補救教學。建議可以結合校務行政系統的資料,讓新老師可以看到任教學生的資料,方便進行補救教學。
成績列印部份,現在的方式有點複雜,應該可以克服,讓老師可以更方便使用。
學測的方式採用選擇題畫記答題,無法真正測驗出學生的學習成就,例如:學生可能不會卻用猜題方式答對,某些學生可能畫錯格,某些學生可能看不懂題目……..。所以這樣的結果只能參考,輔導團花了許多時間精力去算統計,小弟覺得不需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