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學~和風一起玩

這星期五我們一年級要去戶外教學囉~

時間:95年11月17日(五) 09:30~11:30

地點:宜蘭運動公園

攜帶物品:雨具、開水、面紙或手帕、零食二包。

歡迎家長一起參加!如果下雨就延期喔!

[@more@]

「Spooky Halloween」活動

小宇分享一個有關萬聖節的活動訊息喔,歡迎有興趣的小朋友請家長帶你去參加……[@more@]

日期:95年10月28日(六) 下午2:00-5:00
地點:光復國小(五育館)
票價:一票100元,二票以上80元
購票處:安徒生優良圖書(宜蘭市女中路3段231號9329-799)、各大補習班
活動內容:

  1. KK叔叔變魔術
  2. 創意Jack-O-Lantern大家秀
  3. voodoo娃娃教你縫
  4. 自作自受南瓜派
  5. 魔鬼面具隨你畫
  6. 鬼屋歷險隨你玩
  7. 猜拳迷宮新鮮玩

期中考快到了

11/1(三)考國語
範圍:首冊全部
題型:聽寫、看圖圈詞、圈選、看圖填字、填寫聲調。

11/2(四)考數學
範圍:單元一至單元五
題型:寫一寫、圈一圈、比一比、連一連、組一組。

[@more@]

家有過動兒?

文/蘇熙文(仁康醫院內科醫師)
常在行醫時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在學校靜不下來,無法專心,老師建議我帶他去看兒童心智科。」「我家的小孩有點好動,這樣算是過動兒嗎?」只要上課不專心、不乖乖坐著,就有可能被冠上「過動兒」,但過動兒真的這麼多嗎?

[@more@]「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也就是俗稱的「過動症」,其實是精神科創造出來的疾病,他們用「表決」的方式將其列入「精神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中,並宣傳這是因為「腦部化學失衡」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必須服用藥物加以矯正。

然而,美國公共衛生局署長曾提過:「過動症的病因仍然不明。」美國國家衛生院的一場專家會議下了一個結論:「我們沒有一個獨立又有效的測試來判斷過動症,沒有資料顯示過動症是由大腦失調造成的……在過動症的臨床研究及經驗數年後,我們對於造成過動症的原因仍只是猜測。」美國精神科學會主席史帝芬先生也於2005年6月27日在電視上公開承認:沒有任何實驗室數據可以證實或診斷這類所謂的「腦部化學失調」疾病。

其實有很多因素會造成小孩表面的過動症狀,身體的疾病(例如:感染、寄生蟲、腦瘤、頭部受傷、代謝疾病等)、過敏、營養不均衡、過度攝取糖分、食品添加劑、環境毒素(農藥、水銀、鉛、錳)、睡眠不足、某些藥物、甚至是不曉得如何學習,或是因為天賦聰穎,而對學校課程感到無聊,都有可能使小孩表現出過動的現象。這些例子並不罕見,之前曾有學童因鼻竇炎坐立不安而被誤診為過動兒,在國外也曾有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小孩,在被發現有慢性腸阻塞並治療後,過動的現象就消失了。

然而精神科醫師很少會做詳細的生理檢查,往往只憑表面症狀就給小孩貼上「過動兒」的標籤,然後投藥,這對小孩而言是不公平的。更可怕的是,精神科用來「治療」過動症的藥物其實都是屬於「類安非他命」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安非他命毒品所有的副作用,它都可能會出現,其在腦部的作用與古柯鹼相同,其影響甚至遠超過古柯鹼。

用興奮劑來「治療」過動症,其實只是利用其類似安非他命的副作用來使孩童暫時「精神較集中」與「安靜呆滯」而已。有人宣稱服用過動症藥物之後孩童功課會進步並且腦筋較靈活,這其實都只是興奮劑的作用,服用安非他命的人初期也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長期下來卻造成大腦嚴重受損,眼神越來越呆滯無光,生長發育也會受到抑制,其副作用還有失眠、痙攣、緊張、沮喪、想自殺。

這類藥物自從問世以來一直爭議不斷,儘管精神科與藥廠都極力掩飾辯解,卻擋不住層出不窮的藥害報告與醫療糾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在2005年7月1日發布公告警示全世界,過動症藥物會引發「精神病副作用」:幻覺、出現自殺想法、精神異常舉止,以及攻擊性暴力行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4年8月另外提出一份警告,指出過動症藥物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暈厥、胸痛、心律不整、心肌肥厚、動脈瓣膜異常等等,嚴重的話甚至導致暴斃。知名的小兒神經專科醫師佛列包德曼在協助鑑定死因的經驗中就發現,多名兒童因服用此類藥物而致死,加拿大衛生署已經因為有許多兒童突然死亡的案例報告,而禁用數項過動症藥物,美國政府也正在評估中。

所以當一個小孩表現出令人不悅的過動行為時,我們該如何協助他呢?

第一、找一位專業的非精神科醫師幫小孩做詳細的身體檢查,找出真正的原因,絕不要貿然就給小孩服用精神科藥物。

第二、調整小孩的飲食習慣,給予均衡營養,不要讓他攝取過多甜食。荷蘭的過動症研究中心發現,62%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小孩,在改變飲食習慣三星期後都有很顯著的行為改變。

第三、安排小朋友參與一些體能活動。小朋友精力旺盛,如果可以安排一些特定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跑跳、做運動,不但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消耗多餘精力,一舉兩得。

第四、啟發小朋友的創造力。如果可以鼓勵小朋友參與有創造力的活動,例如:音樂、美術等藝術性活動,他自然會將創意用在正確的地方,而不是「調皮搗蛋」上。

第五、看看孩子是否不知如何有效學習,然後尋求專業的老師及有效的學習技術,耐心地幫助孩子度過學習障礙。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及老師心中的寶,不要急著幫他貼上「過動兒」的標籤,用愛心和耐心找出真正的原因並導正它,因材施教,這才是過動兒童的真正良方,至少這樣做是安全的。

童言童語~外號篇

陪小蘿蔔們在校門口等候接送的時間,聊起錯號和小名來,這時,小翰翰說:「爸爸都叫我布丁」師:「為什麼?」翰:「不知道」喔,湯匙快拿來,原來我們班來了個會走路ㄉ布丁喔!真是可愛的小名[@more@]

童言童語~讚美篇

數學課上4-2分與合,利用后羿射太陽的故事布題,建構小朋友扣除的概念,講完後,小展高舉小手說:「老師,你好會說故事喔!」

感謝小展ㄉ讚美,老師聽ㄌ非常高興,但……故事不是重點喔,這是數學課,數的分與合才是老師上課的重點。雖然你們每一節課看到的都是我,但課程內容是不一樣ㄉ。

[@more@]童言童語~讚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