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評量—數學臆想世界學習單:分數的除法!

數學概念的學習並非是傳輸式背誦、記憶的,而是透過師生間的概念產生、衝突到共識的建構歷程,定期評量的表現乃是一種總結式的評量,並非高分者其觀念都正確無誤,然而低分者亦並非概念都是錯誤的,因此,概念的建構是有形成性的,知識的學習是有階段性的,希望,小朋友能真正投入思考、臆測與驗證,以下將透過投影片方式呈現我們學生學習歷程~有些學生是很認真學習的,而有些學生是吝嗇自己思考能力~讓我們一起檢視學習歷程吧!

推薦:雅云、語柔、念祐、昭宜、毓臻、雅文、宗修、珊妮等作品,值得大家參考與學習~
評量標準係以觀念、概念是否正確、臆想(臆測、聯想)、知識建構歷程演變、省思…等指標檢視。
數學臆想世界學習單動態評量將採多元評分規準,檢視課前、課後、總複習等學習歷程表現給予評量分數(10級分)。

企盼小朋友從書寫學習單中,真正探索數學奧秘,運用臆測思考解題,與大家共勉之~

雅云:10分

語柔:10分

念祐:10分

昭宜:10分

毓臻:10分

雅文:10分

宗修:10分

珊妮:10分

全體同學作品集:

http://blog.ilc.edu.tw/blog/flash/ws-slideshow/ws-slideshow.swf

great168418

推動本校本土語言及母語教育 1.學生選習本土語言課程,國民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者應就閩南語、客家語或原住民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 2.每週應開設一節以上之本土語言選修課程,計入語文領域時間內,於第一節至第七節正式課程時間實施,並得依學校資源狀況,利用彈性時間、晨光活動或課後活動時間,另行酌增授課節數 3.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應充分尊重學生及家長選擇權,並將開設情形通知學生家長。應視各類本土語言課程選習學生數,適度降低開班人數之限制,並得以班群方式打破班級或年級界限,依學生選習語言類別編組,實施跑班式協同教學;為配合學生選課需求,班群應儘量於同一時段實施。 4.凡學生選習之本土語言類別,學校均應開班,以保障學生選習本土語言之權益;同年級同語別選習之總人數為十五人以下者,應合班上課。 5.配合「臺灣母語日」之實施,鼓勵教師於教學過程多使用母語,並營造本土語言生活情境。在教室編配狀況許可下,得設置本土語言專科教室,以利本土語言情境布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