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隨處可見的動物,小朋友們對貓都有基本概念,也都能說出貓的特徵,但真正下筆時卻傳來陣陣哀號,「老師,我不會畫貓的尾巴。」「貓好難畫喔!」,求救聲音不絕於耳。
其實,課堂上老師講解得十分清楚,老師先展示許多貓的照片,讓孩子觀察並說出貓的特徵。待老師確認孩子們對貓都有基本認識,才進入技法的教學。老師說貓的身體像個橢圓形,讓粉蠟筆躺著畫個橢圓,再換個相似色畫肚子,之後才是頭、腳、耳朵及臉部的描繪,至於毛絨絨的感覺,則利用短筆畫。老師請孩子們選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圖片,參考圖片畫出貓,孩子們可以再參考別張圖片,改變貓頭的角度。大部份的學生都畫好一隻貓後,老師才用水彩示範背景的畫法,之後才請孩子們完成圖畫。
作畫時,有些孩子下筆很大膽,但有些孩子則顯得小心翼翼。而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學生,老師都能依據其特性加以引導,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完成圖畫。
孩子們每週都期待著畫畫課的到來,高年級的學生甚至會利用下課時間,將上週未完成的作品帶到圖書室請教老師,並利用課餘時間將作品完成。透過美感教育,學生們不僅學到繪畫技巧、生活美學,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希望這股風氣能持續下去。
承恩作品 政儒作品 郁庭作品 倖慈作品 心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