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Scratch 通用回饋版

(20171107註:本版有 bug,將發新版,請勿下載使用)
在上一篇 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Scratch 版 發佈後,老爹想到學生端只有選答案跟傳送答案給教師的功能,如果能進一步收到教師的回饋,是不是更加好玩。再加上 蔡佳倫 老師更新了積木系統,所以老爹也把程式更新,加上點名功能,讓程式更完整。

A09

先下載 Micropython學生端回饋程式,依照上一篇說明設置學生的 Micro:bit,記得更改第 7 行 c 的值 (注意 1~9 號前面一定要補 0 ) 跟第 8 行 cNum 的值,其他使用方式相同,本版只是多了回饋功能。[@more@]

接著使用新版 Scratch 積木系統,請先上 bDesigner教學網,在檔案下載區下載 bDesigner1.4版,依據網站說明安裝及啟動 (蔡老師說明寫得非常清楚,老爹就省略不介紹了),並且將教師用的 Micro:bit 安裝好中介程式備用。注意 bDesigner 中介程式要常駐,不可以關閉。

A10  A11

下載 Scratch教師端回饋程式,執行 Scratch 程式後載入,修改板子的 com port 就可以開始使用。(bDesigner 其他功能可以偵測 com port)

A12  A13

本版角色全部用座號顯示,雖然缺少特色,但讓老師不用再為製作角色煩惱,如果學生沒有那麼多,多餘的角色建議刪除程式碼 (角色圖示可以保留以備不時之需),”stuNo” 設成最大的學生號碼。有時間的老師還是建議自己打造豐富角色,記得更改每個角色程式中 “radioNo = ” 的值 (三個地方都要改)。

本版新增 “點名” 功能,一開始使用可以先點名,學生按 B 鍵點名,有點到的學生才會顯示對應的角色圖示,學生的 Micro:bit 會收到笑臉回饋,如此一來每班學生不同就不是問題,而且有到的學生才會顯示,避免困擾。

功能改進部分,教師如使用 全答統顯 功能,顯示答案時答對的學生 Micro:bit 會出現笑臉,答錯的學生 Micro:bit 會出現哭臉,讓學生即時得知自己的表現,增添學習興趣。

教師使用 即時搶答 及 答案搶答 時,搶答到的學生 Micro:bit 會出現閃爍愛心,這樣應該會更興奮吧!

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Scratch 版

在上一篇 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中,老爹在後記中提到連結 Scratch 系統的想法,感謝 蔡佳倫 老師協助,讓老爹的夢想可以實現。

本篇 按按按系統 Scratch 版 的目的在於透過電腦系統,甚至是大電視或單槍,讓學生從畫面中看到自己的表現反饋,提高學習興趣。

A03

使用本系統的朋友需要有一點點 Scratch 基礎,因為除了變更參數以外,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角色,需要老師花時間一一建立。

[@more@]

使用前請先下載 按按按系統 Scratch 版

解壓縮後有四個檔案,microbit-學生端.py 是準備學生用的板子程式,連結 micropython 編輯器,開啟程式,更改第 7 行 c 的值 (注意 1~9 號前面一定要補 0 ) 跟第 8 行 cn 的值,設為學生的座號或組別,每一片板子一個號碼,不可以重複,然後按 Download 下載到每一片學生用的 micro:bit 上。

A01

KK.exe 及 microbit-教師端.hex 為蔡老師提供,microbit-教師端.hex 直接存到教師要用的 micro:bit 板子上即可,要使用時請在電腦中先執行 KK.exe,並讓它常駐 (不要把它關掉就好),它是 micro:bit 硬體跟 Sctatch 軟體間溝通的橋樑。

A02

scratch-教師端.sb2 是 教師端的 Scratch 程式,教師端 Micro:bit 板子準備好以後,執行 Scratch 程式後載入,點選 “更多積木”,會看到 “Micro:bit 測試” 右邊的燈號為綠色表示正常連結,如為紅色請檢查上面的步驟。

scratch-教師端.sb2 程式中有一些東西要請老師自行更改,第一個是板子的 com port,請由電腦系統 設定裝置裝置管理員連接埠 中,找到 Micro:bit 的 “USB 序列裝置” 為 COM 多少,變更 “Micro:bit 插在” 積木為正確值,每次使用時,尤其是換電腦使用一定要重新查詢變更。

再來是最大的工程,把老爹程式中的學生角色範例全部換成你的學生,如果資訊課有教學生使用 Scratch,建議直接請學生設計自己的角色再匯入即可,學生應該會更有興趣。建立完成後記得更改每個角色程式中 “radioNo = “的值 (兩個地方都要改),請用兩位數表示,然後調整每個角色的位置。

再來改兩個參數,stuNo 表示這班學生最大的號碼 (或組別),wait 表示搶答時學生角色停留的秒數。

以上準備就大功告成,就可以把 Micro:bit 發給學生,學生使用方式請看前一篇 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說明。

再來說明程式執行狀況,建議 Scratch 舞台放大到全螢幕,按綠旗開始執行,程式共有四個模組,請點選其中一個按鈕執行。

隨答即顯:教師端 Micro:bit 按 A 鍵後,每個學生角色都會前後晃動,此時開放學生選答案 (A鍵) 並傳送 (B鍵),教師端收到學生答案後停止該角色晃動並直接秀出該生答案,教師端按 B 鍵清除所有答案,這個功能還可用在投票方面。

A04

全答統顯:教師端 Micro:bit 按 A 鍵後,每個學生角色都會前後晃動,此時開放學生選答案 (A鍵) 並傳送 (B鍵),教師端收到學生答案後停止該角色晃動並秀出該生 ok 狀態,待學生全部作答完畢或時間截止,教師端按 B 鍵停止學生作答,並顯示所有學生答案。

A05   A06

即時搶答:教師端 Micro:bit 按 A 鍵後,每個學生角色都會前後晃動,此時開放學生直接按 B鍵 搶答,教師端收到學生搶答後停止所有角色晃動並放大該生角色,該生 呈現 “聽我說” 狀態。

A07

答案搶答:教師端 Micro:bit 先按 B 鍵選擇答案 (注意不要讓學生看到),然後按 A 鍵開始搶答,每個學生角色都會前後晃動,此時開放學生選答案 (A鍵) 並傳送 (B鍵) 搶答,教師端收到學生搶答後先停止該角色晃動,如果答案相同則停止所有角色晃動並放大該生角色,該生 呈現 “我贏了,答案是 (答案)” 狀態。

A08

希望老爹這個系統只是一個起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依據這樣的概念繼續發展,可以加上題目,甚至做出成績統計等,讓上課更有趣,造福更多師生。

Micro:bit 教學應用 — 按按按系統

老爹好久沒寫部落格了,因為這事在 FB 上沒法子交代清楚,只好花時間回來寫一篇,希望對教學現場有些幫助。

話說多年前 網奕資訊 推出了一個簡稱 “按按按” 的 “IRS互動教學即時反饋系統”,一時之間老爹非常心動,可就是貴了點,再加上學校沒經費,從此不了了之。

這兩天看到陳金助老師又再推免費 “按按按” 系統,讓老爹想到可以用 Micro:bit 來實現,所以動手寫程式。

老爹的想法很簡單,如果 micro:bit 的教學不是整年度都在進行,學生除了程式設計,當然還是得學些別的,沒用到 Micro:bit 的時候就可以讓其他老師借去讓學生 “按按按”,這樣 micro:bit 就更有價值了,不是嗎?

反過來說,如果學校還沒開始推 Micro:bit 教學的,如果可以因為這個附加價值考慮採購 Micro:bit,那也是很棒的事。

[@more@]

以下請老師準備一下,程式都可以自由修改,不難的。

學生端程式:按按按-學生端

連結後點選 EDIT,只要更改 guestS 字串的值即可 (就是設定板子的號碼),請注意務必使用兩個字,也就是個位數前面要補零,系統目前支援到 63 號,如果要超過請自行更改程式,Micro:bit 第一排燈及第二排第一顆燈代表二進位號碼 (亮燈只為辨識用,沒什麼特別意義)。

更改完成 guestS 字串的值後下載到 Micro:bit 板子上,每一片板子一個號碼,不可以重複。

如果要做兩組 按按按,請更改 “廣播群組” 就可以 (1~255都可以用)。

教師端程式:按按按-教師端

連結後直接下載到 Micro:bit 板子上就可以,內定值顯示學生的號碼到 40 號 (近年少子化,我們都不會超過),如果要超過 40 號,請自行修改程式 B 鍵功能中 group 小於的值。如果要做第二組 按按按,也請更改 “廣播群組”。

以上是系統準備,接下來要讓每一片板子有電,可以使用電池系統 (這個準備目前比較麻煩,外面賣的都太貴),宜蘭縣的老師如果讓學生搭配 ChromeBook 上課,或讓學生用電腦上課,用 Micro USB 線連接即可,當然如果有插座,用手機充電器接多埠 USB 分接器再接 Micro USB 線也很好,不然用行動電源也可以,接上電後每一片板子都會出現代表板子號碼的燈號 (教師的板子不會)。

學生端使用方式有三種,按 A 鍵會在第三排亮燈,代表 1、2、3、4 或 A、B、C、D 選項,繼續按 A 鍵可以循環,按 B 鍵送出答案,同時最下排燈全亮,重複按 B 鍵只是重複送答案而已,此時 A 鍵功能被鎖定。搖動板子可重新開始,也就是送錯答案可以先搖動後重新選答案再送出。

教師端使用方式較多,按 A 鍵出現打勾,表示可以開始收集學生答案,按 B 鍵停止收集學生答案,並以燈號顯示學生的答案,一次五個學生,最右排第一個燈亮同時顯示 1-5 號的答案,再按一下 B 鍵最右排第二個燈亮同時顯示 6-10 號的答案,依此類推,最後顯示笑臉,然後循環回來。搖動板子全部重新開始。

如果有學生沒有在時間內 (老師按 A 鍵到按 B 鍵之間) 送出答案,老師可以同時按 A+B 鍵繼續收集答案,板子上會出現向下箭頭,當然這時任何學生也都可以重新送答案。

以上是簡單的應用,這個系統稍微修改一下還可以做搶答,學生端不用改

教師端程式:按按按-教師端-搶答

連結後直接下載到 Micro:bit 板子上就可以,如果有夠多的板子,建議再弄一片,老師端按 A 鍵開放搶答,學生端只要直接按 B 鍵就可以搶答,老師端會出現第一位按鍵搶答學生的號碼,兩位數的號碼以跑馬燈方式出現,如果看不清楚,可以按一下 B 鍵重新顯示。

教師端程式:按按按-教師端-答案搶答

連結後直接下載到 Micro:bit 板子上就可以,如果有夠多的板子,也可以再弄一片,老師端先按 B 鍵選擇答案,再按 A 鍵開放搶答,學生端按 A 鍵選擇答案,再按 B 鍵送出答案搶答,老師端會出現第一位答對學生的號碼,兩位數的號碼以跑馬燈方式出現,如果看不清楚,可以按一下 B 鍵重新顯示,同時按 A+B 鍵重新開始。

其實這樣的原理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投票、統計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開發相關程式。

後記:目前老爹的按按按系統只能利用 Micro:bit 收發資料,收到的資料並無法儲存,如果未來能直接連到電腦,如 Scratch 等,應該可以作更多的應用,比如在舞臺上顯示學生的答題狀況、計算成績等,甚至可以儲存檔案。

小筆電起死回生 — 使用 Google CloudReady (Transformer Eds) (開箱文)

2008 購入的 Acer Aspire One (AOA150),跟著我都奔西跑了好多年,在兩年購入新筆電後逐漸淡出我的生活,只剩下測試各種系統的功能,回想除了前三年大概都使用 XP 系統外,後來 Windows 全系列作業系統,從 Win7、Win8、Win8.1 到 Win10,linux陣營教育市場的 EZGO7、EZGO8、EZGO9、EZGOX 當然都用過,還有 ubuntu、mint 都不知道試過少版本, 甚至 Android 版本都玩過,作業系統越新越龐大,在 Atom 小筆電上運行越來越困難,就算後來把 120G HD 換成 32G SSD,情況依然改變不大,尤其前幾個月在測試 Win10,連開個機都要等上老半天,開一個網頁得再繼續忍耐。

暑假是我參加研習的季節,原本要把小筆電裝回 XP 帶著參加研習 (大筆電不好帶),結果 7/2 參加「2015宜蘭縣創新教學與自由軟體研討會」,獲贈一個 Google CloudReady (Transformer Eds),接著讓我興奮不已。

IMG_20150703_174411 IMG_20150703_174419

[@more@]根據講師的說明,這是 Google ChromeOS 繼 ChromeBook、ChromeBox,甚至最新的 Chromebit 後 (類似 Android 電視棒的 ChromeOS 產品),再推出最新產品,透過一個 USB 裝置 (不知道可不可以叫做隨身碟,因為在 Windows 系統下只會出現錯誤訊,完全看不到東西),直接把任何電腦變身為 ChromeBook 或 ChromePC。

7/2 因為雜事太多,等到 7/3 起床後才有時間把玩,把小筆電設定成 USB 開機,插入這個 CloudReady (Transformer Eds 這兩個字我猜應該分別 Transformer 是產品名稱,後面 Eds 是公司名稱),紙建螢幕出現 CloudReady 畫面,接著就不動了,不理他以後不久就自動關機。

IMG_20150703_094808 (圖是後來補拍的,因為每次開機都是這個畫面)

乖乖,再試一次,還是一樣的結果,莫非已經安裝好了。移除 USB 裝置,真的跟 ChromeBook 經驗相同,可以開始設定語言、帳號跟網路,然後開始使用。

IMG_20150703_094851 IMG_20150703_095343

用了一下子才發現沒有辦法輸入中文,在設定裡面找到輸入法,系統有倉頡跟注音兩種,只是沒有勾選,可是任我怎麼勾注音,就是一閃而逝,倒是倉頡可以正常勾選使用。

沒辦法打電話問了送我東西的業務經理,她說會幫我反應,記下筆電型號而已,接著要等 Google 更新 (ChromeOS 都是自動更新的),等待吧,還有就是自己找方法。

第一個原始而有效的的方法就是使用 Google 文件,裡面有現成的注音輸入法 (如圖)

IMG_20150703_151944

第二個方法是到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安裝注音輸入法,安裝 JsCIN 中文輸入法 以及 新酷音中文輸入法模組,終於解決輸入問題 (安裝完要設定才能用)

IMG_20150703_151955 IMG_20150703_152030

順便也試了手寫輸入

IMG_20150703_152520

花很多時間測試,感覺跟 ChromeBook 相去不遠,重點在整體執行速度很好,甚至比原來的 XP 好一點,開機也很快,當然還是不能跟真正的 ChromeBook 相比,畢竟硬體還是差很多。

IMG_20150703_153231 IMG_20150703_153314_1CS

接下來的日子,我又要跟我的小筆電相處一陣子了。

這樣的產品,讓老爹不免有一些感想,首先是這樣的資訊目前網路上太少了,中文資料老爹或許拔得頭籌,因為連 Eds 官網都沒有,再來是產品的殺傷力,一方面各廠商大賣 ChromeBook、ChromeBox,舊筆電、舊桌機靠著這個 CloudReady 起死回生,液晶電視使用 Chromebit,到時候 ChromeOS 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不只微軟應該緊張,原來台灣的 PC 產業可能冬天不遠了。

BananaPi 安裝筆記(2)—Lubuntu篇

裝完 Raspbian 版本 (BananaPi 安裝筆記(1)—Raspbian篇),再來安裝 Lubuntu 版本,老爹下載的是 Lubuntu_For_BananaPi_v3.1.1,軟體下載及前言請看上一篇文章,這個版本更接近一般人使用的桌面環境,而且中文化更完整,所以改為正體中文更簡單,不過因為內建對岸的慣用輸入法,所以處理起來有點麻煩。

SD 卡備妥後開機需要密碼登入,密碼為 bananapi,登入後這次先改中文環境,進入 LX term 先變更為 root 權限來改 bananapi 使用者的權限

$ su –

輸入密碼 bananapi

# visudo

找到

root ALL=(ALL:ALL) ALL

把它複製一行在他的下面,並且改成

bananapi ALL=(ALL:ALL) ALL

直接輸入也可以,改完後存檔離開,接著跳出 root

# exit

再來變更語系

$ sudo locale-gen zh_TW.UTF-8

$ sudo update-locale LANG=zh_TW.UTF-8

$ sudo update-locale LANGUAGE=zh_TW.UTF-8

$ cp /etc/default/locale $HOME/.pam_environment

重新開機就完成中文化 (可以直接 $ sudo reboot)

進入系統後會詢問要不要把 bananapi 下面的幾個資料夾改為中文

B11[@more@]

如果要改,點選 Update Names,如果不改,建議勾選 Don’t ask me this again,然後按 Keep Old Names

B12

看到中文環境爽度就很高

接著進入 LX終端機,先更新套件庫及套件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安裝正體中文字形 (ttf-wqy-microhe 已內建)

$ sudo apt-get install ttf-wqy-zenhei

麻煩的來了,要安裝老爹習慣的輸入法,要先移除對岸慣用的原有輸入法,這個系統裝了 ibus 跟 fcitx,通通都要移除乾淨

可以先列出 ibus 套件 (不同版本一定要看一下,才知道裝了多少東西)

$ sudo dpkg -l | grep ibus

還好只有兩個,移除 ibus 套件指令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gir1.2-ibus-1.0 libibus-1.0-5

再來列出 fcitx 套件

$ sudo dpkg -l | grep fcitx

一大串都是,移除吧,移除 fcitx 套件指令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fcitx fcitx-bin fcitx-config-common fcitx-config-gtk fcitx-data fcitx-frontend-all fcitx-frontend-gtk2 fcitx-frontend-gtk3 fcitx-frontend-qt4 fcitx-libs fcitx-libs-gclient fcitx-libs-qt fcitx-module-dbus fcitx-module-kimpanel fcitx-module-lua fcitx-module-x11 fcitx-modules fcitx-pinyin fcitx-table fcitx-table-cantonese fcitx-table-wubi-large fcitx-ui-classic

這樣才可以安裝我們慣用的輸入法,這裡老爹安裝 hime 輸入法,如果慣用 scim 請看上一篇

$ sudo apt-get install hime hime-chewing

重新開機吧

$ sudo reboot

右下角兩個對岸的拼音輸入法鍵盤圖示已經變成 EN,這時可以設定輸入法,在 EN 圖示上按右鍵,選擇 設定/工具

B13

第一項 內定輸入法&開啟/關閉,把不常用的輸入法 在Ctrl-Shift 中循環 的打勾取消

B14

老爹習慣把 新酷音 設為 預設,因為這樣比較好用

B15

Lubuntu 把一些東西都已經裝好,包含 Chromium 都已經完整中文化,連 flash player 都已經裝好,對老爹來說,只缺 java

這時安裝 arduino 吧,它會把 java 環境一起安裝 (老爹使用 banana pi 就是要用 arduino),在 LX終端機

$ sudo apt-get install arduino

最後只差 Lubuntu 找不到較好的記憶卡擴展空間方法,需要的請自行 fdisk

對老爹來說已經一切大功告成,希望給喜歡這類資訊的朋友一個更快入手的指引,網路上 banana pi 的文件目前看起來還是不夠,畢竟老爹在國中教書,面對的學生還是要中文環境較為可行。

最後再次感謝昭名老師,花了他好多時間才把這些設定弄出來,感恩。

BananaPi 安裝筆記(1)—Raspbian篇

Banana Pi 是一款新的單板電腦 (Banana Pi 中文官網),延續著 Raspberry Pi 開放硬體的架構跟精神 (Raspberry Pi 台灣官網),Banana Pi 據息是鴻海集團旗下的一個產品,我手邊的 Banana Pi 則是來自佛光大學許惠美教授,安裝過程感謝頭城國小林昭名老師協助。

B01[@more@]

有了 Banana Pi 主板以後,要準備至少一張 SD 卡 (16GB以上,越高速越好),一個 2.1A 5V 充電器含線,如果要使用的螢幕沒有 HDMI 街頭,就要準備一條 HDMI 轉 VGA 的線 (或 HDMI 轉 DVI),當然鍵盤、滑鼠、網路線都是必須的。

B02 B03

連線到 Banana Pi 中文官網 的 資源 下載 頁面下載需要的映象檔,老爹下面使用的是 Raspbian_For_BananaPi_v3.1 版本,因為他跟 Raspberry Pi 比較像,發展較為成熟。

映像檔為 tgz 格式壓縮檔,老爹在 Windows 環境下用 7-zip 解壓縮成 tar 格式檔,再把 tar 用 7-zip 解壓縮成 img 格式檔。

下載 Win32 Diskimager 映像檔寫錄程式 (下載點),老爹下載 ZIP 格式檔案,解壓縮即可使用。

插入 SD 卡到電腦,觀察一下 Windows 把它設成哪一個磁碟,執行 Win32Diskimager,如果電腦沒有接其他隨身碟或記憶卡,Device 應該顯示剛才的磁碟,如果不是,就改一下。

Image File 選擇解壓縮完成的 img 檔,按一下 Write 開始寫入,出現 Write Successful 寫入完成就可以拔出 SD 卡插入 Banana Pi 準備開機了。

所有設備連接完成,插上電源就自動開機了,開機後直接進入系統就可以使用,只是介面是英文的。

用終端機進行依些必要的設定,點選執行左上角 LXTerminal 圖示,先更新系統,包含套件庫及套件,指令為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安裝過程如果被要求輸入密碼,一律使用 bananapi

接著安裝正體中文字形 (新版本 img 可以不用裝那麼多,因為原本就可以顯示中文,不想裝的 xfonts-wqy 可以不裝,前面兩個建議裝起來)

$ sudo apt-get install ttf-wqy-microhei ttf-wqy-zenhei xfonts-wqy

再來設定顯示語系

$ sudo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B04

文字圖形介面移到最下面把 zh_TW 開頭的三個 (zh_TW BIG5、zh_TW.EUC_TW EUC-TW、zh_TW.UTF-8 UTF-8) 按空白鍵選取 (如果不喜歡對岸的語系,可以把 en_GB.UTF-8 UTF-8 按空白鍵取消選取),按 TAB 鍵跳出來 <OK> 完成,下一個畫面移到 zh_TW.UTF-8,一樣按 TAB 鍵跳出來 <OK> 完成

再來安裝輸入法

$ sudo apt-get install scim scim-tables-zh scim-chewing

安裝完成按左下角類似 開始 箭頭圖示,Logout 點選 Reboot 重新啟動 (或者在終端機畫面下指令 $ sudo reboot),重開就完成中文介面環境

 

再來是幾個目前系統的問題設定

老爹用過幾個 linux 系統常常時區都有問題,改一下

$ sudo dpkg-reconfigure tzdata

B06 B07

跟前面的方法一樣先選 Asia,再選 Taipei

鍵盤排列也有問題,重新設定鍵盤

$ sudo dpkg-reconfigure keyboard-configuration

B08

先選 105 key,再選 other,最後選 English(US),再來都用內定值

B09 B10

因為原來的 img 檔切割 SD 卡空間有限 (用 4G 記憶卡來切的),如果需要擴展一下空間

$ sudo raspi-config

第一個選項 Expand Filesystem 反白直接按 Tab 件,Select 按 enter,再按 確定 即可 (前面提到的 語系設定、時區設定及鍵盤設定 也可以在這裡設定,這支設定程式是源至 Raspberry Pi 的特有功能)

老爹習慣使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所以會裝一下

$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chromium-l10n

完成後在 開始 網際網路 chromium 網頁瀏覽器 按右鍵 加到桌面

接著安裝 flash player,雖然效能很差,但還是裝一下

$ sudo apt-get install gnash

$ sudo apt-get install browser-plugin-gnash

大功告成,終於有一個正體中文環境可以使用

樹苺派 Raspberry Pi 與 Arduino 在 S4A 機器人教學上的應用可行性

機器人科學在縣內資訊教育一直是發展重點,尤其在本校更列為學校亮點,當然各校發展的狀況不盡相同,例如某些學校發展樂高機器人等,本校在思考課程定位時,考慮的重點包含課程難易度、課程整合性、建置經費及學生動手做等四大方向,經過幾年的摸索,發展出 「S4A 機器人」的教學模式。

「S4A 機器人」四大面向

1. 課程難易度:延續國小 Scratch 課程教學,導入 Arduino 發展套件,學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快速進入課程學習。

2. 課程整合性:結合科學教育與美學教育,由自然領域、數學領域、藝文領域及資訊課程教師組成團隊研發課程。

3. 建置經費:相關學習套件價格低廉,可以做到課堂中每位學生皆有一套器材可用。

4. 學生動手做:利用美學課程製作機器人,資訊課程設計程式及安裝電子元件,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作品呈現。

目前課程設計上,Arduino 套件可由 S4A 程式控制,但機器人成品須仰賴電腦連線,一方面為電力供應,一方面為程式操控,如果機器人欲脫離電腦連線,一個方式為使用手機 APP 藍芽控制,一個方式為程式燒錄至 Arduino 套件中,不論何種方式,現階段皆無法達成普及目的。

因此本校計畫引進 樹苺派 Raspberry Pi 套件,因為它就是一個小電腦

DSC01373

[@more@]插入記憶卡、接上螢幕、鍵盤、滑鼠、網路,插上電源就可以使用 (為了方便後續控制,建議使用無線鍵盤滑鼠)

DSC01374 DSC01379 DSC01375

連接 Arduino 發展套件就可以控制

DSC01376 DSC01380 DSC01381 DSC01383 

開機速度雖然不太快,可是介面很容易上手

DSC01382 DSC01384

不論是執行 S4A 或是上網瀏覽,速度雖然慢了點,但還在可接受範圍

DSC01385 DSC01387 

S4A 程式學生可在一般電腦完成,透過 google 雲端硬碟上傳,到 Raspberry Pi 只剩下下載執行即可,這樣可避免學生不熟悉 Linux 檔案操作困擾

DSC01386 

當機器人外型完成後,將所有元件包含 Raspberry Pi 與 Arduino,還有行動電源都裝妥,執行程式後拔除 HDMI 線,機器人即可獨立運作,並接受鍵盤訊號進行各項控制。

教師Tmail雲端硬碟安裝與設定

本縣教職同仁在使用 EIP 時,除了有 google 提供的 教師Tmail 以外,也有 雲端硬碟 可以使用,另外還有 教師教學Smail 以及它的 雲端硬碟,兩個雲端硬碟各提供 30GB 儲存空間 (直接申請 Gmail 只有 15GB),總容量高達 60GB,雲端硬碟 除了提供線上直接存取功能以外,還可以安裝 PC版軟體,讓電腦硬碟中的資料可以隨時跟雲端硬碟同步,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老爹建議同仁將家中的電腦及學校的電腦都裝妥雲端硬碟軟體,讓自己使用的電腦隨時透過雲端硬碟同步資料,這樣就可以不必再帶隨身碟,因為隨身碟是不太安全的東西,除了可能遺失,更可能隨時掛掉,雲端硬碟提供直接使用網頁存取方式,方便在任何電腦都可以存取,這樣一來也可以避免電腦硬碟掛掉資料全失的窘境。

安裝 雲端硬碟軟體 非常簡單,只有登入帳號的地方要小心即可。

首先 登入EIP (由學生的 快樂e學院 登入也可以)

20 [@more@]

每個教師都有兩個 mail 帳號

21

教師 Tmail 帳號後面是 @tmail.ilc.edu.tw

04

教師教學Smail 帳號後面特別注意是 .ilc@smail.ilc.edu.tw

22

提供的功能也有不同

23

以下跟學生Gmail雲端硬碟設定方式相同,請看 快樂e學院-學生Gmail雲端硬碟安裝與設定,只有登入時標籤名稱不同而已,老爹就不再截圖,也請看到這篇文章的資訊教師教導學生使用,感恩

使用 tmail 帳號登入會看到 教師gmail 的標籤,如果使用 教學Smail 帳號登入 (就是 .ilc@smail.ilc.edu.tw 這一組) 看到的就是 學生gmail 的標籤

11

(注意使用 教學Smail 登入時,下面要打的帳號是 帳號加上 .ilc,比如老爹帳號為 ghcat,就要改用 ghca.ilc,也就是 @ 前面的完整帳號)

12

雲端硬碟軟體目前不提供同時使用兩個帳號同時存取,只能一個帳號登出後 (解除連結) 再登入另一個帳號,這時記得同步的資料夾要設為不同資料夾,以免兩個資料夾的資料變成相同,只是這樣做很麻煩,每次登入都要重新設定,較理想的方式是使用 共用文件 的方式,把 B 帳號 的資料夾設定為 A 帳號共用,由 A 帳號 登入存取即可

Google 雲端硬碟同時提供的 文件、試算表、簡報 等功能,真的很適合老師們去使用,在這裡特別推薦一下

27

快樂e學院-學生Gmail雲端硬碟安裝與設定

本縣學生在使用 快樂e學院 時,其實除了有 google 提供的 學生Gmail 以外,還有 雲端硬碟 可以使用,總容量高達 30GB (直接申請 Gmail 只有 15GB),,雲端硬碟 除了提供線上直接存取功能以外,還可以安裝 PC版軟體,讓電腦硬碟中的資料可以隨時跟雲端硬碟同步,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老爹建議將家中的電腦裝妥雲端硬碟軟體,當有一些作業或報告要繳交時,就不必再帶隨身碟,可以在學校端直接使用網頁存取,如果學校中的電腦也有裝雲端硬碟軟體,甚至可以直接同步。

(註:老爹電腦教室學生使用的電腦已經不再使用還原系統,每個同學都可以安裝使用自己的雲端硬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快樂e學院 功能目前僅提供本縣國中小學生使用,國中畢業以後即無法使用 (以後會不會延續到高中、職就不得而知),但是 google 的各項服務並不會中斷,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安裝 雲端硬碟軟體 非常簡單,只要一路做下去就會成功,以下為安裝過程截圖,只有登入帳號的地方要小心即可。

首先登入 快樂e學院 (以下直接看截圖就可以懂的,老爹就不再解釋)

01 [@more@]02

點選帳號可以看到完整電子郵件,下面會用到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這裡要輸入完整電子郵件帳號,就是包含 @smail.ilc.edu.tw 這一串

16 17 18

這裡只要帳號即可

19 20 21 22 23

如果要變更預設的資料夾或只要同步部分資料夾就點選 進階設定,不然就直接按 完成

24 25

在這裡可以變更資料夾,老爹建議變更為 D磁碟,家中的電腦跟學校的電腦不用設定相同的位置,自己方便就可以

26 27

如果只要同步部分資料夾,點選這裡就可以變更

28

內定 雲端硬碟資料夾 在 我的文件 中

29

啟動 雲端硬碟軟體 後,螢幕右下角會有圖示,點選圖示可以開啟資料夾、登入雲端硬碟,還有變更 偏好設定

30

google 會同步建立 文件、試算表、簡報 的捷徑 (Win8 還會有 雲端硬碟 捷徑,XP 要自己建)

31

偏好設定 中有 解除帳戶連結,也就是登出,不再同步資料

34 43 44 

解除連結後,重新登入需要重新設定,重新登入

36

XP系統使用者可以再所有程式裡找到 Google Drive,按右鍵拉出來可以在桌面建立捷徑

42 48 

Google 雲端硬碟 其實很方便學校電腦有還原系統的使用者,如果學生可以使用不還原的 D磁碟 建立自己的 雲端硬碟資料夾,就可以讓每個使用該電腦的學生每次登入時設定到自己的資料夾,同步雲端硬碟資料,避免隨身碟帶來的困擾,祝各位同學及師長們使用愉快。

五步驟完成 Windows 8 中的「新版公文系統」設定

話說 Windows 8 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學校中很多電腦還在使用 XP 系統,不過老爹的資訊課程從這個學期開始,就讓學生自由選擇使用 XP、Win8 或 EzGo,老爹自己則是一律使用 Win8,所以搞定 Win8 環境下的公文系統就變得非常重要,一開始因為縣府宣稱公文系統暫不支援 Win8,而且也沒有時間表,老爹只好在虛擬機器中安裝 XP,然後透過 USB 共用方式執行公文系統,一直到竹林國小陳金助老師一篇 公文系統使用設定(win8系統及IE10瀏覽器)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公文系統已經可以在 Win8 環境下運作了,經過一段時間嘗試,以及陳金助老師不厭其煩的「開示」,老爹終於搞定系統,最後把最簡單的方法告訴各位,希望縣內因為公文系統問題還在使用 XP 的同仁,能夠快樂的更新到 Win8 系統,畢竟「微軟」已經揚言明年(2014) 4月8日以後就不再支援 XP 系統了。

廢話說完回歸正題,Win8 系統中要設定 公文系統 的環境其實非常簡單,比在 XP 中容易許多,不知是公文系統改進了,還是 Win8 原本如此,首先是 Win8 完全支援一般常見的讀卡機 (太古老第一代的讀卡機可以放到校史室去了),插上去就可以使用,尤其是像租賃案的內建讀卡機,所以根本沒有驅動程式的問題,以下五個步驟除了最後一個步驟,其他沒有先後順序的分別,只要都做到就可以,當然也可以跟著老爹做。

[@more@]步驟一:安裝 Silverlight 環境

連上 微軟 Silverlight 網站,點選 “開始使用 Silverlight”

21

點選 “Windows 執行環境”,直接 “執行”

23

依內定值安裝即可

24 26 27

步驟二:設定 IE 瀏覽器

進入 “網際網路選項”,點選 “隱私權”,將 “開啟快顯封鎖程式” 前面的打勾取消,按 “確定” 即可,其他都是預設值不用改 (以前 XP 要改的地方很多,現在都不用了)

30

步驟三:安裝 HiCOS 卡片管理工具

連上 GCA 政府憑證管理中心,點選第二項 “訊息公告及儲存庫” 裡面的 “儲存庫”,下載最新版的 “HiCOS 卡片管理工具”

02 03

將該 zip 解壓縮後執行裡面的 HiCOS 程式 (不用先下載,直接開啟然後執行也可以)

07 08

安裝過程老爹建議勾選 “不要安裝 CHT Up2Date Agent 軟體”

09

安裝完成其實不用重新啟動電腦

11

步驟四:安裝 MOICA 憑證

連上 MOICA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點選 “儲存庫”,下載 “MOICA自身憑證”

12

按 “檔案下載”,然後直接 “開啟” 就可以

13

不用理會安全性警告,直接按 “開啟”,接著 “安裝憑證”,以及無腦的 “下一步” 一直下去

15 16 17 18 19 20

步驟五:安裝 PKI 元件

登入本縣 員工業務網,可以由網站直接進入,也可由 教網 EIP 功能表中 “個人助理” 的 “登入縣府” 進入 (要由 “登入縣府” 進入,必須 員工業務網 帳密與 EIP 帳密相同)

35

按 右上角 的 向下箭頭,點選 “下載區”,點選 “安裝程式-PKI元件安裝檔”,直接 “執行”

43

讓電腦跑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44

祝各位使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