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宣導活動

109-2-1拯救大自然 (配合國語課程)

 

課程名稱:

拯救大自然—聆聽大海的旋律、觀賞水中奇景

教學者:郭少儀

課程時間:40分

班 級:四年忠班

課程日期:配合國語課本教學(第一、二課)

課程目標及流程:

目標:

1.讓孩子能夠了解大自然的奧妙,不僅用雙眼看、雙耳聽,也要用心去維護。
2.讓孩子知道現在的海洋發生什麼事。
3.倡導維護海洋,不要亂丟垃圾,重現文章裡的水中奇景和大海快樂的旋律。

進行方式:

1.配合國語課文中提到的「海洋」,透過圖片來探討海洋原本的樣貌與今日有何差別。
2.在國語課延伸討論,加入環境教育的課程,藉此呼籲孩子一起「拯救大自然」。
3.除了透過圖片,也播放相關影片,激發孩子思考並舉例「拯救大自然」的方法。
4.討論過後,請孩子完成學習單,並說明自己要如何在生活中執行。

成果描述:

1.國文單元融合環境議題,透過課程轉化、知識轉化、素養轉化、學生轉化、教師轉化等之循環過程,促進孩子了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
2.孩子能以圖像式記憶吸收課文,不僅加深對大自然的景觀的記憶,也讓學生能夠徜徉在詞句優美的文學海洋裡。
3.在課堂中在課堂中除了呼籲孩子尊重大自然,不亂丟垃圾、破壞環境等,也讓學生自主地提出說明「哪裡有垃圾,垃圾可能是什麼原因遺留下的?怎麼改善?」
4.讓孩子從實作學習單檢視自己,並對於執行方面提出計畫。

實施心得:

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希望讓孩子解到我們要關懷的不再僅僅只有「人」,而是所
身處、居住的這個「環境」,而我們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常常說:「人要飲水思源」對於孕育了所有生命、寬容的任由人類予取予求的這個地球,我們應該用心去保護生態、維持自然環境。結合課本單元內容,讓孩子知道環境議題的重要性。

學習者心得:

欣惠:從課文裡了解到大自然的美好,希望現實生活裡,海洋一樣美麗。
家興:我要更加愛惜和珍惜大自然。
芮伶:原來很多垃圾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變成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