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04年度節能減碳計畫

104年度宜蘭縣立興中國民中學節能減碳實施計畫

壹、實施目的:本校為建立節約能源之績效,全校教職員工及師生之節能具體行動力,以落實並建立節約能源、愛惜能源之永續校園為目標。

貳、實施對象: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

參、實施方式

一、規劃本校節約能源任務工作分配表。

二、設計並執行節約能源工作檢核表。

三、定期與不定期檢核學校節能具體成效,隨時輔導與追蹤及考核。

肆、具體作法

一、全校目標

()逐年汰換超過使用年限且效能低之設備並優先採購符合節能標章或同等級高效能之用電器具、設備等產品。燈具定期保養或擦拭。

()推動每日中午關燈ㄧ小時。

()校園逐步增加樹木種植。

()新建大樓或改善大樓時以符合綠建築為基本要求。

()鼓勵同仁一週一日不開汽車。

()非必要不搭乘電梯。

()下課時間實施節能省電活動,將燈關閉。

二、行政目標

()行政辦公室:

1.中午休息不使用電腦期間,將電腦關閉(包括螢幕主機)。

2.上班辦公時若辦公室光線充足,請關閉日光燈(中午午休全部熄燈)。

3.辦公室室溫達28℃時,才開電風扇。

4.教務處及行政事務處辦公室各1台影印機,請各位同仁於中午休息不使用時,將其電源關閉。

5.請各位同仁在下班離開辦公室前,請確實關閉自己使用之電燈、電腦及電扇。

6.請同仁將使用過後之廢水再利用,以節約用水用電。

7.各項業務影印紙,應適量印製,並使用「再生紙」雙面印刷(重複使用)。

8.依其資源特性,於辦公室內設置廢棄物分類回收箱,並建立內外資源回收系統。

()教室及專科教室:

1.中午休息不使用電腦期間,將電腦關閉(包括螢幕主機)。

2.下課期間教室,請關閉電燈。

3.中午午餐、午休時間,請關閉電燈。

4.敎師單獨於教室辦公時,請隔盞開燈及減少電風扇數量。

5.教室室溫達28℃時,才開電風扇。(請自行裝設簡易溫度計)。

6.當全班已至戶外上課時,請關閉教室所有電器開關。

7.學校給水設備請節約使用並隨時關閉,若發現漏水狀況,請即通知行政事務處修復。

8.請教師隨機提醒學生加強隨手關閉電源並愛惜能源的好習慣。

9.平日指導小朋友珍惜水資源、避免浪費;拖地後之廢水再利用,用於澆灑花木。

10.落實班級垃圾強制分類,資源回收之觀念與行動。

11.提升短程自行車及步行之使用人口,鼓勵學生步行上學。

()電腦教室:

1.打開電腦教室窗戶讓空氣自然流通,減少使用電扇、冷氣機(室溫已達28℃以上時,請將冷氣機設定在26℃-28℃,並同時搭配電扇使用)。

2.離開電腦教室時,請任課敎師務必確認並檢查冷氣機、電扇及電燈是否已關閉。

()視聽教室:

1.室溫未達28℃以上時,以自然通風及電風扇代替冷氣機的使用。

2.在使用冷氣機時應緊閉門窗,以防止冷能外洩或熱風滲入。

3.上課時間,圖書館未使用,請圖書管理員協助關閉室內電器設備。

()電梯:鼓勵師生少搭電梯,多走樓梯,以減少能源浪費。

伍、教育推廣:

一、敎師製作節能教宣導融入課程。

二、聘請專家學者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講座。

三、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活動。

四、成立環保志工小組,其成員由12年級遴選學生參加,協助環保推動及校園環境整理。

陸、考評與獎勵

一、定期進行督導考評。

二、績優者依規定獎勵。

柒、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2-1 基本資料、環境教育願景、環境教育與環境教育特色

104年度宜蘭縣立興中國民中學環境教育簡介

 

1.      基本資料

 

學校名稱

宜蘭縣興中國民中學

學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中正東路50                                       

環教資訊網網址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6571

   

楊乃光

 

03-9653453

學校人數

學生人數:175人,教師人數:25人,職員工人數:9

學校地址

宜蘭縣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中正東路50

承 辦 人

邱怡寧

 

(03)9653453

電子信箱

legendeternity@hotmail.com

校地總面積

25768.51 (m2)

建蔽率(建築地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      4654.84(m2)÷ 25768.51(m2)18.06

台灣原生種植物

喬木 18 種、灌木 5 種、花草3 種、蔓藤1種、蕨類0種、水生0

綠覆率(綠色植被所覆蓋面積除以基地面積之值)

9922.11(m2)÷ 25768.51(m2)38.51

可透水面積:1964.48(m2) (m2)

透水率=66.09

基地保水力 222.64

(能涵養雨水及貯留滲透雨水的體積)

基地海拔高度=( 58 m

(參考網站:ttp://earth.google.com/下載google earth 程式後輸入學校名即可查知

地區日照量 

夏季:253.6 小時    冬季:66.8小時

(參考網站:中央氣象局F統計資料F氣候統計F每月氣象資料http://www.cwb.gov.tw/

月雨量

最高:( 9 )月( 335.5 mm

最低:( 3 )月(  35.4 mm

參考網站:中央氣象局


 

2.      環境教育願景

 

(1)   透過教育歷程,培養學生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需知識、態度、技術及價值觀。

(2)   建立學生環境倫理觀念與人人參與環保的共識,促使學生產生環境思維與環境行動。

(3)   美化綠化校園空間,變化學生氣質,陶冶高尚情操,並提供教學需要,促進教育功能。

(4)   改善環境,結合本地生態,營造與大地融合的自然情境,讓校園成為生態探索的園地。

(5)   積極推動整潔教育、資源回收計劃、能源教育等校園環境教育計畫,並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落實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倡導珍惜資源,確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益互存的理念。貫徹資源回收工作,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尋求環境污染問題解決之道,善盡惜福愛物、關懷鄉土、美化環境之責任

宜蘭縣各級學校推行校園做環保實施要點

宜蘭縣各級學校推行校園做環保實施要點

  • 中華民國97年5月20日府授環綜字第0970010694號公告
  • 中華民國99年03月15日府授環綜字第0990005997號函修正
  • 壹、為加強本縣各級學校之綠美化,有效推動節能減碳工作,及響應中央政府大力推動辦公室做環保政策,以建立學生資源回收之環保觀念,進而達到環境教育之功能,使推行環境保護之工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特訂定本要點。
  • 貳、實施對象:本縣各級公私立學校(四十八人以下之分校併入本校配合實施)。
  • 參、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承辦單位: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肆、實施期程:自99學年度起(考評學年度起算為每年8月至次年7月)。
  • 伍、實施方式:
    • 一、校園綠美化工作如下:
      • (一)校園綠美化規劃設計應結合景觀工程辦理,兼顧整體美感與創意,結合自然環境與學校需求,以彰顯學校特色。
      • (二)校園綠美化應涵蓋班級教室、行政辦公室及各公共空間環境(如廁所、走廊、佈告欄、活動中心、欄杆、牆面…等)之佈置。
      • (三)校園植栽規劃配置應注意其生長與時令,定期保養維護與管理,且維持植栽良好之生長狀態。
      • (四)適時加強綠美化之宣導,並配合課程認識校園植物,推展花木認養及植栽運動,並善盡綠美化管理之責。
      • (五)校園綠美化應定期檢驗,加強校園列管老樹管理及環境衛生之維護。
      • (六)禁止使用塑膠裝飾用品。
      • (七)運用預算經費,結合社會資源,招募志工,鼓勵師生共同參與,運用有限經費發揮最大效益,共同營造綠色環境。
    • 二、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方式如下:
      • (一)資源回收分類方式隨再生處理技術之改進及回收管道之建立而改變,現階段各校請先依所在地鄉鎮市公所之回收規定分類之。
      • (二)可回收資源應集中放置於各校指定地點(如聚寶屋),並洽請回收商或公所定期回收(回收商名錄請自行至本府環保局網站下載(回收商名錄請自行至本府環保局網站下載(網址:www.ilepb.gov.tw,環保業務項/資源回收/宜蘭縣已核發廢棄物回收業登記證名冊查詢)。
      • (三)辦公室、會議室及教室內應使用可重複使用之茶杯,並經消毒殺菌(紫外線、高溫烘乾),以維護飲水衛生安全。
      • (四)應使用可換筆蕊之原子筆或鋼筆作為書寫工具。
      • (五)應使用可添加補充液之印泥或打印台。
      • (六)報廢之電腦、印表機、廢日光燈管、廢乾電池等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公告之應回收物(如附件一),應全面交由合法之回收商或清潔隊回收,並逐月紀錄回收量。
      • (七)各種報告及宣導資料等,應印製並使用「再生紙」及雙面印刷;空白背面紙應再利用,做為非正式報告及傳真之影印或草稿用紙。
      • (八)公文袋對內或非正式傳送應予以收集並重複使用,並多使用電子郵件代替紙類公文。
      • (九)設有餐廳者,得購置高溫消毒機具,並應使用或自備可重複使用之容器(如碗、碟、盤),以高溫消毒維護衛生安全。
      • (十)廚餘應全部予以收集,並交由合法養豬戶或以有機堆肥方式處理。
      • (十一)推動各項資源回收再利用,自行DIY製作再利用或美化之用品及飾品。
      • (十二)推動校園學用品回收再使用運動,回收項目包括:學生制服(含運動服)、教科書籍(含參考書)及學用品等,由學校提供空間及交流平台,使學生將這些整潔之衣物、書籍及學用品收集後,供予其他所需要的學生重複使用。
    • 三、環境管理方式如下:
      • (一)辦公室、教室、廁所及公共區域之盆栽應分配專人認養,並善盡綠美化管理之責。
      • (二)盆栽接水器、積水容器、儲存室、倉庫應定期清理,避免孳生病媒蚊。
      • (三)飲水機每月至少維護乙次、每三個月自行委託合格代檢測機構輪流檢測8分之1總台數比例飲水機水質、水塔至少半年清洗乙次。
      • (四)廁所應定期清潔及放置可重複使用之檢查紀錄表,定期檢查;化糞池亦應依本府環境保護局公告之「公私場所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化糞池污物)排出頻率、清除方式及處理場所相關規定」辦理定期清除、處理。
      • (五)配合國家清潔週及鼓勵周邊五十公尺內之商家或機關一同推動。
      • (六)廚房禁止使用塑膠袋、加強垃圾分類並注意內部及週遭之環境衛生管理。
    • 四、推動節能減碳政策如下:
      • (一)節能減碳各項政策(如節能減碳、鼓勵員工騎乘自行車及共乘制度、每週吃素一至二天等)推動情形。
      • (二)應依據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加強辦理環保標章產品採購,並達本府規定之綠色採購率(九十九年度為百分之九十五)。
      • (三)室內溫度未達攝氏二十八度,不使用冷氣,人員離開後燈光、電扇或其他電器用品應關閉。
      • (四)裝設水龍頭、馬桶使用省水器具或二段式省水馬桶(ex:放置磚塊、裝水之容器)等節約用水措施。
      • (五)辦公室用紙(包括電腦、印表機、傳真機等用紙等)均須採購具有環保標章之紙類,否則不予核銷。
      • (六)公務用乾電池應採購可重複使用之充電電池,並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之產品,以節能減碳;如該電池型式無充電電池可供採購,則應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之乾電池。未依上述規定採購者,應不予核銷。
      • (七)廁所禁止使用擦手紙,以節省紙類用量,宣導使用自備手帕,如採購擦手紙則不予核銷。
      • (八)辦公室燈管於汰舊換新時,應採購省電燈管(燈座),如T5或LED燈管(泡)之省能源及具有環保標章之產品,否則不予核銷。
      • (九)辦公室非必要(及下班時間)之電源插頭應拔除,以節省能源。
      • (十)電腦未使用時請設定啟動省能源之功能、影印機具有節電之功能請隨時於使用後設定為節電模式,俾利節能減碳之政策執行。
      • (十一)推動自動飲水機裝設定時器,設定非上班、上課時間自動斷電之功能,以配合節約能源之政策。
    • 五、配合措施如下:
      • (一)各校應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環境保護小組」辦理辦公室做環保工作。
      • (二)「環境保護小組」應定期考核校內員工及學生執行辦公室做環保及校園綠美化工作之成效,並將考核紀錄存檔備考。
      • (三)不定期舉辦校園綠美化及環保宣導活動並提供員工及學生環境保護相關資訊。認養學校周邊道路、髒亂點並定期加以清理及維護。
      • (四)員工在辦公室內或會議及教育訓練等用餐,應禁止使用塑膠袋、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及免洗筷或其他免洗餐具等。
      • (五)參加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辦理之「加強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計畫」競賽情形。
      • (六)辦理辦公室、教室做環保及各項環保政策之宣導。
      • (七)配合環保法規,依法施行汽機車定期檢驗。
  • 陸、考評方式與獎勵項目如下:
    • 一、考評方式:每年度由本府教育處及環境保護局聘請委員組成考核小組,分組辦理方式如下。
      • (1)高中職以上組(不含南澳高中):由本府環境保護局考評(核)小組委員分兩階段進行,初網頁線上評選,評比結果未達甲等之學校,再進行實地輔導訪視。
      • (2)國中組(含南澳高中):由教育處及環境保護局考評小組分兩階段進行,初階全面採網頁線上評選,評比結果未達甲等之學校,再進行實地輔導訪視。
      • (3)國小組:由教育處及環境保護局考評小組分兩階段進行,初階全面採網頁線上評選,評比結果未達甲等之學校,再進行實地輔導訪視。
    • 二、考評列等:
      等第特 優優 等甲 等乙 等丙 等
      分類九十分以上八十五分以上八十分以上七十分以上低於七十分
    • 三、考評次數:
      • (1)高中職以上(不含南澳高中):每學年度考評次數依據前學年度考評成績,依下列方式實施:
        • 特優:次年度免予考評
        • 優等及甲等:次年度考評一次
        • 乙等及丙等:次年度考評二次
        • 備註:當學年度免予考評學校,可申請參加考評,相關人員獎懲同以下獎懲規則。
      • (2)國中組(含南澳高中):每年度接受線上考評。
      • (3)國小組:每年度接受線上考評。
    • 四、校長及主管、協辦相關人員之獎懲,依下列方式辦理,高中職以上組(不含南澳高中)由本府環境保護局函請該校學校獎懲,國中組(含南澳高中)及國小組,由本府教育處函請該學校獎懲。

      學校考核總成績,獎懲人員及額度。

      • (1)高中職以上組(不含南澳高中)考評總成績第一名。
      • (2)國中組(含南澳高中)考評總成績前三名。
      • (3)國小組考評總成績前六名。

        校長及主辦人員一人各記功乙次,協辦人員一人嘉獎兩次。

      • (1)高中職以上組(不含南澳高中)考評總成績第二名。
      • (2)國中組(含南澳高中)考評總成績第四至六名。
      • (3)國小甲、乙組考評總成績第七至十二名。

        校長及主辦人員一人各嘉獎兩次,協辦人員一人嘉獎乙次。

      • (1)高中職以上組(不含南澳高中)及國中組(含南澳高中)考評總成績最後一名且分數低於七十分(丙等)。
      • (2)國小組考評總成績最後二名且分數低於七十分(丙等)。

        校長、主辦人員及協辦人員各申誡一次。

  • 柒、資源回收款項運用:回收物變賣所得款項,應於公庫設置專戶,並請各校自行擬定計畫妥為管理運用,且限用於資源回收工作。
  • 捌、附則:
    • 一、本考核成績將作為國中小學校長遴選及考績之參考。
    • 二、各校應定期(以每月一次為原則,特殊情形例外)將資源回收成果統計表(附件三)傳真或逕寄至本府環境保護局,俾供統計績效,但有特殊情形者,應以公函向本府環境保護局報備。
    • 三、各校應於每年七月底前提送當年度一至六月綠色採購成果金額統計表,每年一月底前提送前一年度一月至十二月綠色採購成果金額統計表逕寄本府環境保護局;本表並應留存三年備查。
  • 玖、本要點經 縣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海洋環境教育:鯨豚擱淺怎麼救? 獸醫師來開講(二)

擁有將近80次的鯨豚救援經驗,野柳海洋世界獸醫室主任陳德勤,以在野柳海洋世界26年的經驗,受邀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保育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合辦鯨豚保育志工培訓研習講師,分享鯨豚海岸擱淺現場醫療照護與後送。

鯨豚擱淺來求醫 病因竟是海洋垃圾

陳德勤說,野柳海洋公園負責疾病與照顧的海洋動物,主要有鯨豚、海獅和海龜;1990年澎湖沙港屠殺海豚事件發生,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重視,予以報導,繼而在同年8月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捕殺時,他開始積極收集及研究海豚的各項資訊。因此,野外鯨豚擱淺也會去幫忙。然而在診治鯨豚時,他發現得病因素很多來自於海洋廢棄物誤食。

陳德勤說,救援擱淺的海豚常發現肚子裡有許多垃圾無法消化,而且垃圾綁住牠們的食道,使牠們無法進食,導致鯨豚慢慢變瘦,最後擱淺、死亡。

擱淺鯨豚也會插胃管,觀察胃內情況,正常胃液應該是洗米水顏色,如果是黃色代表胃出血,若有油臭味和塑膠袋,就給予胃鏡檢查,看看胃裡面塞了什麼東西。

解剖發現胃袋裡滿是塑膠袋。圖片來源:成大鯨豚中心

 

從領航鯨胃裡取出的塑膠袋。圖片來源:成大鯨豚中心

陳德勤2003年曾救過一隻海豚,也發現牠的肚子佈滿垃圾,救活後便將牠野放回大海。但經過幾次經驗後發現,救一隻鯨豚需要花很多金錢與時間,但牠回到大海後會不會又吞下這些垃圾?其實沒有人知道。

一直都知道環境的保育對海中生物有多麼重要的陳德勤,看著海豚胃中筷子、鉤子、骰子、飲料罐,這些對人類來說只是不經意的動作,對動物卻影響重大,殊不知那正侵蝕牠們的健康。因此,他開始收集海洋漂流物,並研究其來源,可以說陳德勤醫師做的跟國際及台灣環保單位的方向不太一樣,略朝向人文方面的觀察與研究!「這一切看在別人眼裡,似乎是我們在照顧牠們,其實是牠們選擇用自己的生命,讓我學習。」他說。

擱淺現場先採血檢 正確判斷病因

海洋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而且是需要懷胎的動物。陳德勤表示,擱淺鯨豚會有很多海水進到呼吸孔,所以可以從呼吸孔檢查出寄生蟲,如果鯨豚無法正常浮到海面換氣呼吸,無法平衡就會在海面掙扎而嗆到海水造成擱淺。

動物的健康與否不可只看表象,一定要依據血檢報告來做判斷。因此,鯨豚擱淺現場需先採血檢,由背鰭或前鰭抽血,接著現場吊點滴給予醫療;而海豚可透過訓練,能更便捷順利研究和檢查,無論抽血或量心電圖,只要透過行為賞罰便能讓各種測試更加事半功倍,進而將園內的海豚醫療運用到野外擱淺鯨豚救援。

也從協助母海豚生產經驗中觀察並生動描述:「母海豚就像人類懷孕一樣,懷孕期需時一年,只不過母海豚是在水裡生產,小海豚的尾巴會比頭部先生出。小海豚順利出生後,母海豚會一鼓作氣地把牠頂到浮出水面上,讓牠的呼吸孔打開,做初次的呼吸。如果母海豚來不及把小海豚頂上水面,很有可能會因呼吸孔吸入水而溺斃。」

學習中醫療法  治海豚外傷

因緣拜師學中醫的陳醫師,希望透過中西合併療法照護鯨豚。認真投入學習製劑學,把曬乾後的中藥材打磨成粉、調製,最後製成一罐類似雲南白藥的藥膏。事實也證明,這中藥膏能有效治療海豚外傷,就算在水中也不會融化。

從照顧海豚,轉戰到學習中醫治療法,陳德勤一步步實踐照護海豚的承諾,現在他透過錄製海豚在空氣中及水下聲音,觀察牠的行為,以檢測牠的健康;進而從聲音分析,了解海豚與人類溝通方式。

他深信:「海豚聲就和嬰兒哭鬧聲一樣,當小孩的尿布濕了,他便會哭鬧;同理,當海豚的聲音消失時,就表示牠生病了。」

 

陳德勤醫師在野柳海洋公園負責疾病與照顧的海洋動物主要有鯨豚、海獅、海龜。受邀講習鯨豚海岸擱淺現場醫療照護與後送。荒野協會台南分會提供。

 

 

 

海洋環境教育:鯨豚擱淺怎麼救? 獸醫師來開講(一)

本報2015年11月6日台南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台灣鯨豚活體擱淺的比例約四成,但恆春鯨生動物醫院院長,前海洋生物博物館第一任獸醫師錢興華認為,台灣的擱淺鯨豚沒有一隻真正經歷過穩定的「復健」,且多數民眾對鯨豚還是有錯誤認知,觀念仍需加強。

灑水目的不單是保溼,主要是散熱,上岸後最怕體溫升高,所以應在血管最多的背鰭和尾鰭灑水降溫,胸鰭部分需挖坑引水把鯨豚扶正保定,防止熱衰竭。錢興華提供

本月1日,錢興華受邀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保育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所合辦鯨豚保育志工培訓研習,以生動豐富經驗分享,問答互動方式為志工講述鯨豚醫療及檢驗時期的照護。

上岸玩耍? 鯨豚擱淺其實是求助!

錢興華說明,鯨豚擱淺是指鯨豚在無助狀態下滯留沙灘或海陸交界;集體擱淺則泛指兩隻或兩隻以上鯨豚同時擱淺(雌鯨和幼鯨一起擱淺除外);而單獨個體或母子擱淺上岸,大多為生病、受傷或健康狀況太虛弱。

幼鯨即使斷奶也會跟著母鯨很多年,幼鯨擱淺媽媽不但不會遺棄牠,還可能一起上岸,或在外海徘徊。

錢興華表示,根據死亡解剖報告的統計,鯨豚單獨擱淺有98%以上是因「病」擱淺,且都處於疾病末期,若再被岸上好心人不斷往海裡推,加上嗆入海水,則必死無疑。

群聚性的鯨豚,因生病體力逐漸耗弱,就跟不上團體行動,最終無法正常浮在海面換氣呼吸,可想像牠在海面掙扎換氣或已嗆到海水,求生本能就是上岸,不要讓自己淹死(因為鯨豚用肺呼吸,不同於用鰓呼吸的魚)。錢興華表示,每次新聞都說浪大,被浪打上岸、找食物、玩耍到退潮等等,這些推論都不對!

擱淺死亡主因:日漸消瘦餓死

在過去,擱淺鯨豚死亡後解剖發現胃中充滿塑膠袋屢見不鮮,死亡原因是餓死,不是因病。事實上,飢餓致死時程很慢,因為鯨豚有一層很厚的皮下脂肪,所以「瘦」不是問題也不會致命,重要的是為什麼會瘦?

錢興華說,鯨豚單獨擱淺絕大部分是因病擱淺,久病到末期的瘦只是疾病過程,鯨豚並不喝海水,水分來源由食物攝取,胃阻塞後無法進食導致脫水,最後食慾廢絕。如果是大腦問題(外表看起來是健康的),早期血檢驗不出來。失去平衡會有換氣呼吸的問題,覓食也會有問題,之後因饑餓免疫力下降,生理就會出現病態。

錢興華舉例今年9月墾丁南灣擱淺一隻熱帶斑海豚,通知他之前就被推回海裡三次,到現場不到20分鐘,海豚因缺氧抽筋死亡,事後由影片看到兩位救援者拉鯨豚尾巴,卻因身體太重讓頭泡在海水裡,推測是肺部嗆入海水死亡,因肺泡只有一層細胞,而海水是高張溶液,會溶解細胞,而死於急性肺水腫,肺出血。

另外,常見鯨豚皮膚被鯊魚咬到很大的癒合傷口都還活著。因為鯨豚皮下脂肪很厚,皮下組織空間幾乎是零,即使皮膚有穿透傷,也被脂肪層擋住沒有擴散空間和機會惡化。通常擱淺鯨豚身上傷口幾乎都是正流血的新傷,大都是擱淺過程造成,皮肉傷不會致命。除非是已嚴重感染化膿,造成敗血症。

救援鯨豚錯誤動作:朝頭部灑水

常見擱淺現場錯誤危險動作,就是拿水桶往鯨豚頭上沖水,這個動作會嚇到從沒見過人類的鯨豚,若牠正好張開噴氣孔吸入海水,一定死亡。

鯨豚擱淺最重要的並不是朝牠身上一直灑水,而灑水不單是保溼,主要目的是散熱,皮膚乾掉、甚至裂開包括外傷都還不會致命,上岸後最怕體溫升高,所以應在血管最多的背鰭和尾鰭灑水降溫。

錢興華提醒,鯨豚擱淺救援絕對不能不明究理只想推回海裡,應先打118通知海巡署,由海巡署連絡鯨豚救援獸醫師到場進行檢傷、研判傷勢後,再決定是否可野放或後送醫療。

而鯨豚後送醫療一定要避開造成緊迫的因素,將鯨豚送上浮動擔架,營造安靜、良好的醫療環境,如此不但方便獸醫團隊治療,也能讓從未見過人類的鯨豚在最低干擾下好好休息,達到真正的醫療照護功能。

早期克難版浮動擔架,鯨豚在浮動擔架休息能減少緊迫,降低干擾,達到真正的醫療照護功能。錢興華提供。

 

後期改良式可吊點滴的浮動擔架,更方便獸醫師為鯨豚醫療。錢興華提供。

擱淺鯨豚救援 台灣觀念仍需加強

地球污染是無解的事實,鯨豚擱淺除了與海洋污染及暖化有關,憂心海洋環境垃圾污染之外,錢興華更以獸醫專業觀點感嘆,多數民眾對鯨豚還是有錯誤認知,觀念仍需加強。尤其活體擱淺鯨豚復健工作,在所有保育工作中更具挑戰。

然而,錢興華表示,台灣擱淺鯨豚沒有一隻進行過真正穩定「復健」,每隻都是在治療中倉促野放;看似健康野放了,難道就是一次成功救援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著醫者仁心,凝視生命的傷痛不是件容易事,面對稍縱即逝的生命,能救就盡力救,這也是他對鯨豚救援唯一態度!當然,確定無法救活情況下,最好也是最人道的做法就是給予安樂死,盡快結束牠的痛苦。然後採新鮮檢體,查出真正擱淺原因,破除擱淺猜測才能達到研究意義。

錢興華幫幼齡鯨豚餵奶,參與救援志工在池邊觀察待命。而幼鯨會請志工24小時排班陪伴,因為幼鯨即使斷奶也會跟著母鯨學習生活2-3年。錢興華提供。

地方新聞:4天3起 苗栗沿海見死亡鯨豚

海巡署岸巡第三二大隊25日表示,苗栗縣竹南沿海假日 之森沙灘發現有死亡鯨豚屍體,這已是4天來第3起。 (三二大隊提供)

【大紀元3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5日電)海巡署岸巡第三二大隊今天表示,苗栗縣竹南沿海假日之森沙灘發現有死亡鯨豚屍體,這已是4天來第3起。

海巡署中區巡防局岸巡第三二大隊龍鳳安檢所今天接獲民眾報案指稱,龍鳳假日之森沙灘發現有鯨豚死亡,派員前往查看發現屍體已經腐爛,通知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及中華鯨豚協會人員處理。

苗栗縣府農業處及中華鯨豚協會研判,死亡鯨豚品種應為瓶鼻海豚,身長2.5公尺、約230公斤,由於死亡多時,屍體明顯腐爛,經拍照完成相關紀錄後,實施現地掩埋。

三二大隊指出,西部海域常有海洋生物迷航擱淺,這已是中港溪出海口繼21、23日,連續4天以來,所發現第3隻死亡鯨豚;提醒民眾如遇海龜及鯨豚擱淺或死亡等情事,透過海巡「118」報案專線通報。

國際新聞:10條鯨魚同時擱淺法國海灘 疑為家庭成員

10條鯨魚於11月2日被發現擱淺在法國加來一處海灘。(DENIS CHARLET/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5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星期一(11月2日),10條疑似同為家庭成員的鯨魚被發現擱淺在法國一處海灘,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鯨魚同時擱淺在同一地點。經救難人員搶救,其中3條已成功回到海裡。

這起事件發生在該國北部城市加來(Calais)。當天早上7點30分左右,一名女子在當地一處海灘散步,發現10條領航鯨(pilot whale)橫陳於海灘上,這些鯨魚的身長約有4公尺。

當救難人員據報抵達現場時,已經有6條鯨魚死亡。消防人員與動物保育人士試圖搶救尚未死亡的鯨魚,他們不停地在牠們身上澆水,以免牠們因脫水而死,而且使用推土機將其送入海水中。

救難人員用推土機將鯨魚送回海水中。(DENIS CHARLET/AFP/Getty Images)

但有一條鯨魚在救援過程中死亡,剩下的3條鯨魚,包括一條母鯨魚和兩條小鯨魚,最後被送回海水中,並在漲潮時順利回到大海。

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一個鯨魚家庭的自願性擱淺,因為最年長的公鯨魚死在海中,其他成員隨著牠的屍體上岸,試圖陪伴牠。

相關人員將調查這起鯨魚擱淺事件,同時對鯨魚屍體進行解剖,以了解其確切的死因。

動物保育團體說,鯨魚可能因為多種原因而擱淺,包括疾病、與地形和潮汐相關的事故等,而人類活動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比方說,船隻引發的噪音和其他人造干擾源,都可能使鯨魚感受到壓力,致使牠們逃向海岸。

領航鯨在加來附近海域十分常見,但這次有這麼多條同時擱淺,則是很罕見的事。

目前不清楚已經回到海中的那幾條獲救鯨魚,是否會在沒有其他鯨魚成員陪伴的情況下,繼續向北方遷徙。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