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一看,灰濛濛的天空,光是呼吸都令人人忍不住咳嗽。
這幾天,強大的冷氣團帶來的不只是冷得發抖的低溫,還有境外的懸浮微粒,讓台灣的空氣品質亮起了紅燈。
大陸霧霾問題日益嚴重,根據中國氣象局統計,去年全中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下52年來之最,而北京空氣品質達到「重汙染」的天數,高達58天,相當於每6至7天就會出現一次重汙染的空氣品質。
大陸的嚴重空氣汙染,也連帶影響到台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估計,室内空氣汙染會造成约200萬人過早死亡,大多發生於發展中國家。
而室外空氣汙染每年造成世界約130萬人死亡。若是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的空氣過久,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不良生育結果。
當霧霾來襲時,患有氣喘、呼吸道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民眾更要特別小心,因為呼吸道較敏感,髒空氣會刺激氣管收縮,造成咳嗽、呼吸困難等情況加劇。
面對空氣汙染,該如何自保:
一、減少在戶外時間,避免在戶外從事激烈運動:太陽升起前、中午及上下班尖峰時刻,汙染物濃度偏高,應避免從事戶外運動。
二、戴口罩:一般的棉布或紗布口罩,無法防止懸浮微粒,建議可戴上活性碳口罩。而專業防護口罩(如:N95、KN90)對細懸浮微粒阻擋效果更好,但是,專業防護口罩因密閉度高、透氣性差,配戴較易感覺不適,老年人、孕婦、患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謹慎選用,配戴口罩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三、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通風是首要原則,另外也可打開空氣清淨機,並定期更換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