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國中環境教育100年度資源回收教學活動設計(六)
教學科目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園地 | 第三階段 | 教 學 時 間 | 總時間 | 節次 | 各節分鐘 | 各 節 重 點 | ||||
單元名稱 | 地球的二次傷害 | 教學來源 | 四十分鐘 | 一節 | 四十分鐘 | |||||||
教學日期 | ||||||||||||
教學者 | 設計者 | |||||||||||
教學研究 | 教材分析:大家可能不知道,垃圾處理的不當,可能對地球上的水資源及空氣,造成二次傷害,為了避免我們生活環境的再次惡化,垃圾處理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希望透過此次活動教學,落實學生資源分類與回收的具體實踐。 教學重點:1.垃圾對水源和空氣造成的影響。 2.儘量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質,減少垃圾產量。 3.避免使用不能自然分解的塑膠製品。 4.確實做到垃圾分類與回收。 學生經驗:垃圾分為可回收即一般垃圾兩種。 關聯課程:社會、地球的氣圈、土壤雨水圈 | |||||||||||
單 元 目 標 | 行 為 目 標 | |||||||||||
1.了解垃圾理不當,會間接造成空氣、水源的污染,不可不慎。 2.具體落實垃圾減量與重複使用。 3.了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 1.能明白垃圾處理不當,對地球會造成二次傷害。 2.能了解地球資源有限,務必要愛物惜物,發揮物品最大的功效。 3.節約能源,人人有則。 | |||||||||||
目標 號數 | 教 學 活 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 | 教學評量 | ||||||||
一、課前準備 1.老師蒐集垃圾掩埋場、焚化爐、焚化爐黑煙等圖片或照片。 2.老師準備垃圾掩埋場地下滲水示意圖。 3.請學生蒐集垃圾分類的相關資訊。 二、引起興趣 1.老師請同學就蒐集到的資料,做一報告與簡介。 2.複習垃圾分類的大項,如塑膠類、廢紙類、寶特瓶、鐵鋁罐、玻璃……等。 三、說明 1.教師說明大部分資源可回收再利用,如廢紙可做成再生紙,塑膠、玻璃製品可以加熱重塑。 2.不可回收的的物品,應送至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處理。
3.說明垃圾掩埋如處理不當,髒水會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
4.垃圾焚燒後產生的氣體,也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四、生活實踐:了解了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後,在生活上,更應該物盡其用,並徹底實行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以達到垃圾減量的成效。 |
學生報告
校園中的資源回收車。
配合掩埋場、焚化爐照片說明。 垃圾掩埋場地下滲水示意圖。 |
10′
5′
15′
5′ |
能將資料整理成報告。
能了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能將資源回收觀念,徹底落實於生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