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8 100年度午餐在地食材獲縣政府補助五十萬
表基本資料表申請編號(免填)計畫名稱土地、汗水、夢想-低碳樂活綠色創意行動計劃內容摘要說明一.開設學生織夢農園-整建學生織夢農園,運用簡易工具,發展有善農耕及有機栽培技術,教師帶領學生從整地、培土、播種、施肥、除草、澆水、收穫,完整農作物生長所有的過程,讓學生親自參與體驗。並透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觀察、記錄,認識植物生長過程。預計栽種以下作物有來供應午餐廚房之在地食材,另將部分作物銷售或製作成加工品,由學生進行在地產業銷售練習,將學生教學成果分享給認同我們理念的人,其生產所得將作為學生畢業旅行之基金。1.黃金蘿蔔-依時令播種栽培不同品種蘿蔔,可以提供生態旅遊種植作物體驗、拔蘿蔔體驗、也可作成各式各樣美味食材,提供學生午餐食材。2.鹹水花生-依時令播種栽培擁有獨特香味之鹹水花生。3.翡翠玉米-利用農場周邊土地栽種翡翠玉米。4.翠玉敏豆-利用農場周邊圍籬栽種爬藤類敏豆,供應午餐廚房,提供學生午餐菜餚。5.翡翠玉蘆筍-利用部分社區農地生產在地特色作物翡翠玉蘆筍,供應學生午餐廚房,為學生加菜。6.綠色奇蹟-撥出部分土地種植綠色蔬菜,提供學生午餐食材。二.開設學生陽光動物牧場-利用學生家長借用給學校之土地,整建成學生牧場,預計將學生午餐廚餘當成飼料,由學生飼養土雞生產土雞蛋為學生加菜,並培育健康土雞,體驗生命循環過程。三.在地食材體驗計畫及學生廚房供應計畫-1.發展在地特色農業:竹安全境土壤大都以砂土為主,主要耕種耐旱之作物如花生、玉米,但又因蘭陽平原冬季多雨,依節令所種植之沙地蘿蔔,質地鬆軟品質高,但因耕作規模太小無法有效取得經濟效益。2.培養當地農民進行有機耕種: 當地居民對於除草劑及除蟲劑等化學農藥依賴性高,學校聘請有機耕作專家進行指導,運用有機栽培技術,輔導農民進行有機栽培。3.竹安在地傳統美食文化體驗活動:竹安社區是鴨賞的發源地,但隨著產業的沒落與耆老的凋零,這項竹安傳統的鴨賞製作技術即將失傳,學校透過本次計劃從鴨子的育養介紹並體驗鴨賞製作過程,讓孩子能全程體驗一遍。計畫單位竹安國民小學主持人姓名陳銘俊職 稱校長協(共)同主持人林子顏職 稱教師社區合作單位竹安社區發展協會人員理事長 莊萬春技術指導單位在地小農人員鎮安宮主委 賴得利計畫年度自民國101年1月1日起至民國101年12月31日止本計畫執行內容是否另已申請或獲得其他機關或本部相關單位補助?□是(申請/補助單位: 申請/補助金額: 元)■否 計畫聯絡人姓名:林子顏 電話(公):03-9771178(行動電話):0939574365通訊地址宜蘭縣頭城鎮竹安里頭濱路一段601號傳真號碼03-9774537E-MAILcmc@ilc.edu.tw 校長簽章: 陳銘俊 日期: 100.10.07 (本表於簽章後掃瞄,檔案於10/7下班前mail或親送至體健科張煇志老師收chang0921@mail.e-land.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