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隨手撿垃圾的重要性

昨天校長在教師會議上請老師安排學生每天早上到校後能把班級前走廊的糖果包裝紙撿一撿,就讓我聯想到去年我的一篇文章,內容是我發現學生走在校園對於地上的垃圾總是「視而不見」的情形的分享,沒想到過了一年後還是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是我該檢討的地方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http://pansci.tw/archives/46230

先引用一小段:

林育朱和朋友環繞了臺灣的海岸線一圈。卻發現,臺灣的海岸線真是太髒了!她提到:「臺灣雖然四面環海,可是民眾跟海很不熟,親水性很差。」

「比較常見的垃圾大概有馬桶、冰箱、玻璃瓶(年代久遠!)、針頭、針筒。我不知道為什麼耶,臺灣的海洋垃圾裡超級多牙刷的!」林育朱還補充說,「菸蒂也很多,很多民眾還不曉得污水系統沒辦法處理菸蒂,菸蒂就隨著下水道被沖進海裡。而且菸蒂是化學纖維,和我們的衣服布料一樣,都沒辦法在自然界中分解。」

「我又沒丟垃圾在海邊,怪我囉?」

海洋垃圾似乎離我的生活很遙遠,有什麼是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守護海洋的呢?林育朱分享兩個作法-

第一:看到一個垃圾,就撿起來一個垃圾,不要管它是在哪裡。也許你今天參加了一場在台東的淨灘活動,看到垃圾就撿,但當你回到台北街頭時,卻沒有撿起一根菸蒂的勇氣。垃圾都是一樣的,不應該因為你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態度;順手撿起一個垃圾,就減少它被沖入大海的可能性。

第二: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就像我說的,海洋垃圾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寶特瓶、塑膠袋、鐵鋁罐……我們為了一時方便,製造出很多垃圾。雖然有資源回收,但是回收之後能再生的產品不多;像寶特瓶回收之後就不會再製成寶特瓶,所以減少製造垃圾比資源回收更能解決垃圾問題。

 

想一想,垃圾污染了海洋和飲用水,接下來這些東西不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嗎?

希望大家都能幫忙撿垃圾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