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霧原』作品概述 李讚成
對一個時常遊走於山林的旅人而言,要描述大氣底蘊的生命而言,的確有其困難。於視界之下相依相存,浩瀚的生物鏈而言,一切的生命都有其延續大自然的使命,縱是一根枯草亦然,雖然生命盡了,卻有化為春泥更護花的價值。若要問什麼物種比較重要?哪一座山比較漂亮?那肯定是沒有答案的。倒有一首閩南語歌詞詮釋頗為貼切,”雲為山畫眉毛,有時淺、有時薄….“。心境和意境的契合,便是人生最美的感受。漫步原野偶遇所得,便是一輩子的珍藏,而人類對大自然所賦予的一切,莫過於感恩。
吾甚好獨守在藍與黑交會的凌晨,愉悅於靜謐荒原,心靈化作山嵐,如雲袖的舞動,讚嘆豐盈這荒原生命的萬物,都反映在一顆顆露珠內閃爍的大千世界裏。雖然這晨間的序曲極為短暫,但它並不是消逝,而是牽引著大地的脈動,日復一日而生生不息。
夜來了,山林歸於寂靜,頑皮的雲絮也回家了,於棱下的谷地沉沉的投入夢鄉。蒼穹極藍,旅人小心的舀起幾顆最亮的星星,置於潭上的餐桌,盛了杯菖蒲旁的瓊漿,細品大地空靈的珍饈,直到樹梢風停了,那溪澗的聲音靜了,而我也就醉了。
山稜和天空那條界線,只有微微暈紅,天尚未亮,尚且微醉的我,便被那群頑童喚起了,大地如罩著一件流動的薄紗,隨著晨光的移動,便又慢慢的撐起,愈來愈高的揉成一條條的嵐帶,從這端山谷穿上那端山稜,溜煙無踪了。也有時喜歡玩捉迷藏,用那白色的大幔籠罩整片谷地,這時荒原的一切,便會有些濕潤的光澤。有時候玩瘋了,更把旅人的頭髮滴滴答答的弄濕了,愁的人說那是霧,有著神祕和詩意。最疼我的阿嬤,管稱這個現象叫”卡濛”,再濃一些看不到四周了,就叫”濛霧”,但大地卻稱之為甘霖,甘霖落入泥土涵養了大氣間的萬物,也慷慨的給了山下懵懂的人類汲飲不盡的水源。
小時候都會讀到的一則寓言,鹿喫了救牠性命的葡萄葉,終致被獵人殺死的故事。人類這種動物也很健忘,長大了飛但不會感謝上蒼無私賜于的恩澤,反倒去剝牠的皮、啃食牠的筋骨,終致使得牠變得奄奄一息。放眼大地山川,已然滿目瘡痍,而人類雖也已自食惡果了,卻仍不思深悔。
我,一個繪畫人,僅能將故鄉的美呈現於畫面,期以呼喚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類,能啜酒惜地,重現寶島原來的顏色。而「霧原」作品安置於此的目的,更期盼凱旋少年都能成為將來護衛山川大地的勇士。
公共藝術<霧原>
李讚成老師於本校樂活館說明霧原創作意涵
學生邊聽邊欣賞位於樂活館的公共藝術<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