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2013.06.15環境教育研習課程「蘇澳七星嶺步道、蘇澳冷泉」_實施要點、簽呈、研習簽到表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old

101學年度凱旋國民中學 環境教育研習課程實施要點

  1. 依據:本校101學年度環境教育計畫辦理。
  2. 目的:
    1. 增進教職同仁對環境教育的知能。
    2. 建立教職同仁對環境的責任感和關懷。
  3. 研習時間:

102年6月15日 (六) 上午 08:30 至12:30

  1. 研習地點:蘇澳七星嶺步道、蘇澳冷泉。
  2. 參與對象:全校教職同仁,請先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登錄。
  3. 研習流程表:

時間

課程內容

負責人或講師

08:30~08:40

報到

學務處同仁

08:40~11:00

七星嶺步道健行

環衛組長

11:00~12:30

蘇澳冷泉

環衛組長

 

  1. 研習時數:全程參與者將核發4小時研習時數。
  2. 研習經費: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
  3. 本要點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蘇澳七星嶺步道

     

蘇澳七星嶺步道於民國92年由蘇澳鎮公所興建,原為蘇澳當地居民日常登山運動去處,96年12月5日東北角國家風景區奉行政院核准轄區延伸至宜蘭濱海地區,七星嶺步道亦納入國家風景區範圍內,為發展該步道成為觀光休憩景點。

 

步道全長約4750公尺,海拔最高處有230公尺,沿線花木茂盛、綠樹成蔭,步道沿途可遠眺蘭陽平原與無尾港之地景風采、龜山島與太平洋的遼闊海景、蘇澳港至南方澳漁村之人文景觀,並俯瞰冷泉公園與蘇澳鎮生活街區;下山循原路折返可選擇購票進入蘇澳冷泉,在登山之後享受清涼的天然冷泉,在即將邁入夏季高溫時節,消暑的登山健行之旅將是體驗低碳、健康、樂活的新旅遊型態。

 

蘇澳冷泉

 

蘇澳冷泉位於臺灣宜蘭縣南端的蘇澳鎮,蘇澳位於中央山脈板岩區,主要的地質為變質岩。蘇澳冷泉為碳酸冷泉,水溫約在22℃左右。冷泉水富含二氧化碳,不時由地表下的頁岩層滲出,早年曾經拿來製作彈珠汽水(日語「ラムネ」)。泉水出露處是在蘇澳鎮北的蘇北裡冷泉路七星山嶺西側(海拔228公尺)山腳地帶,約在蘇澳車站前方約300公尺之處。此處曾經為清朝提督羅大春開鑿的蘇花古道起點,立有開路紀念碑與羅提督興學碑,目前均移置於晉安宮旁。

 

 

這麼珍貴的礦泉除了義大利外,東南亞僅蘇澳地區能得天獨厚(礦世奇泉)相傳冷泉早期未被發現前,蘇澳地區人士誤為有毒之水不敢冒然接近,直到日治時代(民國前十九年)日本軍人竹中信景因軍旅行動,走至七里山下時口渴異常,見一湧泉喝下後精神百倍,而深感好奇,因當時民智未開,地方人士十認為這種泉水有毒,並常發現有蟋蟀、蚯蚓等昆蟲死在泉水中,誤認這種泉水有毒不敢靠近。事隔多年日人竹中信景解甲後到蘇澳鎮定居並著手研究冷泉的成分,結果証實冷泉不但沒有毒性,還可以製成清涼的飲料及氣水(註:台灣光復後,由前蘇澳鎮民代表會主席盧旺繼續經營直到民國四十七年才改冷凍廠),聞名一的彈珠汽水(那姆內)也就日漸沒落。在此之前 日治時代台灣第一任總督樺山於民國前三十九年,赴現今南澳鄉探險時曾經到蘇澳冷泉中洗澡,當時他覺得受冷泉刺激後,身體感到無比清涼。唯地方人士總認為有毒未敢輕易嘗試浸泡,直到日人竹中信景親自以身浸泡後,才發現冷泉確實具有特殊的醫療效,困再經多年的研究証實冷泉對身體病痛有相當多的療效,因而延續至今也為蘇澳鎮鎮民引以為傲之處。

   

冷泉之形成必須具備兩大要件,一、是豐富的地下水。二、是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層,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配合地層中極厚的石灰岩,正提供了這兩大要件,此外尚有來自板岩的微量磺物質,其成因如下:

1.水源

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使得部份雨水滲入地下,儲藏在節理發達的板岩裂隙中,深達二公里左右。

   

2.二氧化碳

(1)地殼深處高溫區域變化作用或高溫火成岩浸入體之作用,促使岩層內部之熱力作用,使岩層內部碳酸鹽分解而釋放大量之二氧化碳氣體。

(2)變質岩中碳質物的氧化也提供部分之二氧化碳。

   

3.冷泉之湧現

(1)二氧化碳氣體順沿本地區高傾角節理所構成之深層裂隙上升。

(2)上升之二氧化碳溶入地下水,形成碳酸再與周圍板岩中部份元素微量溶解,形成大量氣泡,比重較小,浮力大於一般地下水,故容易上升至地面形成冷泉。

(3)冷泉周圍山頭之地下水位面高於谷底地下水面間形成水位差,有助於碳酸氫鹽水上升。

(4)碳酸氫鹽水上升至沖積層與板岩基盤之接觸面橫向流動,然後尋隙湧出地面形成湧出所見之冷泉。

   

4.氣泡

由於二氧化碳在水中之溶解度與壓力俱增,而泉水愈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愈降低,水中之二氧化碳遂之大部份溢出,形成氣泡。

 

5.溫度

(1)地下一公里處之碳酸水溫度約在45℃至50℃間,上升過程中逐漸與上方溫度較低之地下水混合。

(2)水中二氧化碳氣體在上升減壓狀況下,逐漸膨脹與吸熱終於到達地面之冷泉溫度降至22℃。

 

核章簽呈

 

研習簽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