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主題:2015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珍愛大地綠活宜蘭」
活動日期:104年5月30日(六)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協辦單位: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發展協會、宜蘭縣員山鄉內城國民中小學、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發展協會。
活動說明:響應2015宜蘭地球日主題「綠活幸福我作主」,鼓勵民眾自己做主,用行動愛地球,並配合宜蘭縣104年環境教育主題「耕地保護年」,我們規劃了內城社區的漫遊綠活行程,帶領大家走出戶外體驗宜蘭農村景觀及傳統農村生活的智慧。歡迎宜蘭縣的民眾前來瞭解農田生態與農地的珍貴,探索內城社區的在地智慧、人文景觀及水資源的奧秘與豐富的生態,讓民眾親身感受「珍愛大地」的情操、體驗「綠活宜蘭」的核心價值。
活動成果:
守護宜蘭農地 署長縣長蓋掌印宣示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響應世界環境日之「促進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宗旨,並配合環保署「地方智慧年」,以及宜蘭縣「耕地保護年」的環境教育主題,環保署署長魏國彥、宜蘭縣長林聰賢30日一起參加【珍愛大地.綠活宜蘭】活動,與250位民眾,在員山鄉內城社區體驗蘭陽農村風情,宣示保護農地的決心,並且探索宜蘭水資源的奧秘,滿載而歸。
關懷在地環境的宜蘭民眾,上午聚集內城國中小校區,由社區耆老和環保局環境教育志工引導至百年環山水圳、大樹公水圳和土地公水圳。眾人沿著清澈見底的水圳,探尋水資源匱乏的今日台灣,沒有水庫的宜蘭水是從何處來,別具「飲水思源」的意義。
接著轉往渡船頭公園,由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解說內城舊河道的興衰;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銀河,解說宜蘭水文和保護農地。走在鄉間小路上,綠油油的友善耕作稻田,散發出泥土的原味,以及即將收成的喜悅,讓人不得不讚賞內城農村之美。
美中不足的是,一棟建造中的「農舍」突兀地種在稻田中,和當地農村景觀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是主辦單位想要讓參加民眾親自感受,在肥美的良田中種「農舍」,究竟是對,還是錯的。
午餐時間,眾人一起享用內城社區阿嬤們特別準備的割稻飯,一道道簡單卻鮮美的在地食材飯菜,不但能品嚐低碳食材的健康美味,也能感受到濃厚的古早味與鄉村人情味。下午再轉往太陽埤,聆聽社區耆老娓娓道出神秘水埤的古老傳說、今昔的生態環境特色。整個行程豐富精采,讓參加民眾從中認識自然,進而學習自然、尊敬自然。
魏國彥署長呼籲大家,全球氣候變遷,水資源已呈匱乏現象,今年4、5月台灣中、南部缺水嚴重,若不是前幾天下了大量雨水,水庫進帳不少,恐怕盛夏時的民生用水,會有更大危機;宜蘭沒有水庫,來自雪山山脈的豐沛湧泉,在中、南部縣市缺水的情況下,還能穩定供給民生用水和農作灌溉,更要知福惜福,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珍惜水資源。
在大片的農地中,魏國彥、林聰賢和民眾蓋掌印,並環繞稻田地景合照,共同宣示「保護宜蘭,守護耕地」。蓋掌印源於清朝乾隆時期,原住民與漢人的地契買賣,是以原住民的畫押手印作為買賣證明,意為「甘愿為憑」。沿用古法,以蓋掌印宣示「手」護宜蘭農地,不再任其買賣,別具意義。
林聰賢縣長表示,農地是農業發展的命脈,農業是宜蘭發展的根基,農地承載著糧食生產、生活文化、水資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等多重價值。但據統計,宜蘭縣已因農舍興建,失去約12%的良田,所排放的廢水也已超過農地及農水路的污染承載力,減損農田灌溉水溝渠功能,並污染農田,破壞宜蘭的農業生產環境。縣政府為解決農舍問題,落實『農地農用』政策,已提出4項具體對策,希望能夠遏止農地流失問題,保障農地永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