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於學生朝會宣導廢乾電池之危害及資源回收方式

活動名稱:於學生朝會宣導廢乾電池之危害及資源回收方式

辦理日期:102.9.3

舉辦地點:國小部操場

參加對象:國小部全部師生

活動說明:廢乾電池如不小心處理可能造成生物體內的累積及環境的污染,因此於學生朝會宣導行政院環保署所訂之資源回收方式,以留給子孫一個安全,乾淨的生存空間。

 

※體衛組長宣導廢電池污染之危害

clip_image002

※體衛組長宣導廢電池污染之回收之方式

clip_image002[10]

※宣導行政院環保署廢乾電池資源回收宣導網(http://recycle.epa.gov.tw)之內容

clip_image002[12]

民眾如欲拋棄含有電池之物品(如遙控器、玩具、相機…等),應先將廢乾電池取出回收,以避免廢乾電池造成環境污染。

clip_image004

民眾可就地取材使用廢寶特瓶或塑膠瓶作為貯存容器(廢乾電池貯存容器應以防止電解液滲漏或造成腐蝕為原則),存放用完的廢乾電池。

clip_image006

貯存容器應放置於孩童無法拿到的地方。

clip_image007

廢乾電池未妥善回收處理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及人體危害 :
乾電池含有鉛、鋅、錳、鎳、鈷、鐵、鋰、鎘和汞等對環境有害的重金屬,其中以鉛、鎘、汞對人體的為害最大,如不小心處理可能造成生物體內的累積及環境的污染,因此我們應慎重處理廢乾電池,留給子孫一個安全,乾淨的生存空間。
1.環境問題:污染環境、土壤及水源。
2.人體危害
(1)鉛(影響神經系統):人體暴露於高濃度鉛的影響下,會導致貧血、消化系統危害(例如:腹痛、嘔吐、厭食、與便祕)、神經系統危害(例如:出現肌肉無力、顫抖、垂腕、與麻痺等症狀)、腎臟危害與生殖系統毒害。
(2)鎘(痛痛病):鎘被吃進人體後會沈積在肝及腎,進而引起貧血、肝功能異常及腎小管功能受損,腎小管的功能受損後會使較小分子的蛋白質及鈣由尿中流失,長期會引發軟骨症、自發性骨折及全身到處疼痛,即謂「痛痛病」。
(3)汞(水俁病):當人體攝入少量甲基汞,會顯現一般普通性疾病(例如:肝病﹑腎臟炎﹑高血壓﹑或潛性中毒跡象),但若累積漸多,則逐漸產生知覺障礙,視野變得狹窄,四肢神經失調,動作遲緩,言語困難,嚴重者致死,受害的懷孕婦女連胎兒也遭到無法恢復的傷害,即謂「水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