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1-1 103學年度校園環境教育計畫

宜蘭縣立內城國民中小學103學年度環境教育計畫

 

一、依據: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96320日環署綜字第0960018990號函暨教育部台環字第0960029596B號函「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

()宜蘭縣政府96327日府教體字第0960038405號函辦理。

二、願景目標

本校以「內外兼修玩得活、城滿希望才能多」為學校發展願景,學校願景上下兩句的首字即為───內城:一方面呈現學校、社區的名稱,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孩子們能時時心繫鄉土,關懷社區,惟有紮根本土,建立學校特色,才能放眼全球,呈現繽紛多元的面貌。
   
期望在這樣的氛圍裡,透過行動方案,結合社區自然、人文資源,營造永續校園的環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顆環境保育的種子,為我們生活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三、計劃目標:

()透過教育過程及辦理環境教育研習,增進每位教職員工及學生環境教育知能及素養,並於生活中落實。

()以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致力於自然生態保育及環境資源的合理經營,營造永續校園環境,創造人與環境互相融合,相互尊種的習慣與態度。

()發展融入式的課程,建立永續環境的概念、永續環境的情境與各領域之間課程與活動的連結。

()倡導珍惜資源,落實資源回收、節能減碳工作,保護生態環境,善盡惜福愛物、關懷鄉土、美化環境之責任。

四、執行期間:10381日至104731日。

五、計劃內容:

項目

內容

進行方式

執行單位

動校園環境管理計畫

 

 

一、訂定環境管理計畫

1.推動發展符合本校的永續校園環境行動計畫,營造建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整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校園環境管理。

3.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4.召開推動環境教育研討會。

學務處

總務處

二、發揮環保小組組織功能

1.定期檢討環保小組工作推行及監督責任。

2.依據宜蘭縣環境教育考核指標,定期檢視執行情形。

3.維護校園生態多樣性。

學務處

總務處

三、執行校園環境管理

1.採行綠色建築觀念,以建構及修繕房舍、設施、場所。

2.營造本土多樣性校園生態環境的校園空間。

3.使用省水省電器材,節約能源或回收再利用。

4.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5.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

總務處

落實環境教學

一、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1.鼓勵教師參與校外團體辦理的環境教育研習。

2.辦理有關環境教育教師研習。

3.安排參觀環境教育績優學校。

學務處

教務處

二、開發利用環境教育教材

1.鼓勵教師設計環境教育教學活動,分享教學資源。

2.推薦環保輔助教材為課外讀物。

3.建立認識校園植物牌及學習走廊。

4.辦理環境教育戶外教學活動與環保場域參觀。

5.設置環境教育網頁,供各界及學校親師生共享。

學務處

教務處

三、舉辦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1.設計環境教育教學活動,師生從中落實實踐。

2.運用教育部、環保署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進行教學活動。

3.增置環境教育圖書。

4.進行親師生環境教育交流活動。

5.辦理學生校外鄉土環境教學活動。

6.參與校外社區環保服務學習活動。

學務處

教務處

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一、舉辦環保競賽

1.舉辦資源回收再利用創意競賽、學藝等環保競賽活動。

2.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環保競賽活動。

學務處

教務處

二、落實推動生活環保

1.推動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廢電池回收。

2.推動校園落葉回收再利用。

3.辦理學用品回收再利用(教科書……)

4.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使用省水省電器材。

5.推動辦公室做環保工作及再生紙使用。

6. 推動綠色消費,實施綠色採購。

7.成立環保小署長及環保小尖兵。

8.結合家長、志工及社區資源推動校園環境保護服務工作。

學務處

教務處

總務處

 

普設環境教育設施

一、校園空間改造營造優質學習環境

1.辦理永續校園綠美化校園植樹活動。

2.善用校園空間,規畫環境教育教學場域。

3.善用社區及校園資源發展學校特色。

4.參觀環保設施。

總務處

二、功能性環境教育學習場域

1.參觀環境教育場域、環保設施(如焚化廠、生態設施……等)。

學務處

五、預期效益

()經由課程、研習、體驗等活動,全校師生及家長的共同參與,落實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和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節能、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

()鼓勵教師專業成長,開發環境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

()引進社區資源、專業諮詢,促進夥伴參與,多元方法推動學校環境教育。

六、本計劃經環境保護小組會議通過,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