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米食小當家

米食小當家

壽司

「壽司」是由日本傳入台灣的吃法,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一開始是從淹魚配飯吃,到最後就變成壽司了。在日本,壽司是屬於半正式的餐點,做壽司可以用「越光米」、或「細錦米」。一般來說可選擇飯冷掉後乃具有軟Q特性的米種,目前在台灣也都有推出做壽司用的專用米,一般在超級市場上都可以購買到。

 

壽司種類

捲壽司

肉鬆、烘蛋、小黃瓜、鮪魚、大海苔…..等等

蛋壽司

鹹鮭魚子、煎蛋…….等等

魚壽司

窩斑鰶、竹筴魚、黃肌金鎗魚、海鱔魚、青花魚、水針魚、棘鬣魚、鮪魚肚肉、黑鮪、比目魚……….等等。

貝壽司

魁蛤、馬珂貝、鳥蛤、鮑魚、文蛤、扇貝……..等等。

其他壽司

海膽、北國紅蝦、烏賊、章魚大蝦、蝦蛄……..等等

 

製作流程

1.竹簾網攤平。

2.鋪入海苔片。

3.海苔一端預留2公分的寬度,再鋪上平整的壽司飯。

4.撒上肉鬆,排入小黃瓜及其餘個人喜愛的材料。

5.大拇指在竹簾下,其餘手指固定住包裹材料,然後往上捲起。

6.再以大拇指為支撐點,其餘手指緊緊握住捲成圓筒狀的壽司捲。

7.竹簾網反蓋住捲好的壽司,並用雙手推整兩端飯粒。

8.將刀身用醋水沾濕,切薄塊盛入盤中即可。

 

 

動動手-創意捲壽司製作

660403

班級聯絡簿是要給本班的家長及小朋友看的。 如果要看較精彩的內容,請點選班級點滴或是班級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