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2–校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計畫

宜蘭縣三星鄉萬富國民小學101年度校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計畫

  1. 依據:
    1. 教育部101年5月23日臺國(一)字第1010094852號函
    2. 宜蘭縣政府101年5月30日府教國字第1010079189A號函
  2. 目的:
    1. 配合行政院於「國家防災日」推動「全國學生地震演習」,以「抗震保安,感動123」(一分鐘內所有參與者完成地震避難掩護動作;200萬以上學生一起動員參與;蹲下、掩護、穩住3個要領)為主軸,規劃辦理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2. 針對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時間流程及應作為事項進行示範說明,並融入地震防災相關專業課程,再研擬校園師生地震避難掩護演練計畫,進而辦理推演、預演及正式演練等相關工作。
    3. 藉模擬實作強化學校校園師生災害防救、自救救人與應變能力,養成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有正確的本能反應,如何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以做好全面防震準備,有效減低災損,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3. 實施時間:

    一、101年9月11日星期二上午8:30分第一次預演。

    二、101年9月18日星期二上午8:30分第二次預演。

    三、101年9月21日星期五上午9:21分正式演練。

  4. 演練地點:本校各任課教室及操場。
  5. 參與人員:本校所有教職員工生。
  6. 演練重點:實施1分鐘演練地震避難掩護動作(依據內政部及教育部共同訂定之「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時間流程及應作為事項」、「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辦理)。
  7. 實施步驟:

    一、準備事項:

    1. 於暑假期間完成地震演練活動各項設施及器材之檢視與整備工作。
    2. 學校於101年9月開學後,將「101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時間流程及應作為事項」及「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公告於學校公布欄,並加強宣導。
    1. 演練實施:
      1. 利用集會時機,安排班級辦理地震就地避難掩護示範觀摩活動,與結合相關課程加強宣導,讓師生熟練動作要領與程序。
      2. 第一次預演。
      3. 第二次預演。
      4. 正式演練:

      A.地震避難掩護演練狀況發布方式:運用校內廣播系統(或喊話器)發布。

      B.學校師生實施1分鐘就地避難掩護動作。

      C.1分鐘後依疏散路線由師長引導疏散至指定安全地點,並完成人員清查及安全回報動作。

      D.全校教職同仁依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分工表(附件一)進行分工演練。

      E.學校錄製正式演練實況(3-5分鐘)。

      F.學校得邀請當地媒體、民間團體與學生家長共同參與。

  8. 防震避難路線:
    1. 集合位置:本校操場草皮,面對教室由右至左依年級排列。
    2. 疏散路線:(如附圖)
      1. 一樓各班級教室及餐廳直接往集合地點疏散。
      2. 五、六年級教室由廁所旁樓梯疏散。
      3. 電腦教室、音樂教室、自然教室及陶藝教室由中央樓梯疏散。
      4. 活動室依年級分前後樓梯疏散;一到三年級由前門樓梯疏散,四到六年級由後門樓梯疏散。
  9. 本計畫陳請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分工表

編組及負責人員(建議)

負責工作

指揮官

校長

1.負責指揮、督導、協調。

2.負責協調及主導各組中所有運作。

副指揮官(兼發言人)

教導主任

1.負責統一對外發言。

2.通報中心受災情形、目前處置狀況等。

通報組

教務組

1.以電話通報應變中心已疏散人數、收容地點、災情及學校教職員、學生疏散情況。

2.負責蒐集、評估、傳播和使用有關於災害與資源 狀況發展的資訊。

避難引導組

各班導師

防災志工隊避難引導班

1.分配責任區,協助疏散學校教職員、學生至避難所。

2.選定一適當地點作為臨時避難地點。

3.協助登記至避難所人員之身份、人數。

4.設置服務站,提供協助與諮詢。

5.協助疏散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

6.協助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協助登記身分、人數。

安全維護組

總務處

學務組

保健室

輔導室

防災志工隊搶救班

防災志工隊緊急救護班

1.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

2.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

3.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

4.依情況支援安全防護組、緊急救護組。

5.協助發放生活物資、糧食及飲水。

6.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造冊、保管及分配。

7.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 管制。

8.維護學校災區及避難場所治安。

9.防救災設施操作。

10.基本急救、重傷患就醫護送。

11.心理諮商。

12.急救常識宣導。

13.提供紓解壓力方法。

附件二:

101年度國家防災日 各級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時間流程及應作為事項

(9月21日)

演練階段劃分

演練時間序

校園師生應有作為

注意事項

地震發生前

9月21日

9時20分59秒前

1.運用升旗或早自習完成乙次演練。

2.依表定課程正常上課。

1.針對演練程序及避難掩護動作要領再次強調與說明。

2.完成警報設備測試、教室書櫃懸掛物固定、疏散路線障礙清除等工作之執行與確認

地震發生

 

(以警示聲響或廣播方式發布)

9時21分00秒

師生立即就地避難掩護。

1.廣播內容:「地震!地震!全校師生請立即就地避難掩護!」(請挑選適當人員冷靜鎮定廣播)

2.保護頭部及身體,避難的地點優先選擇(1)桌子下(2)柱子旁(3)水泥牆壁邊

3.室內:躲在桌下時,應以雙手緊握住桌腳

4.室外;應立即蹲下,保護頭部,並避開掉落物

5.任課老師應提醒及要求同學避難掩護動作要確實,不可講話及驚叫。

地震稍歇

 

(以警示聲響或廣播方式發布)

9時22分00秒

1.聽從師長指示依平時規劃之路線進行避難疏散。

2.抵達安全疏散地點(抵達時間得視各校地形狀況、幅員大小、疏散動線流暢度等情形調整)。

3.各班任課老師於疏散集合後5分鐘內完成人員清點及回報,並安撫學生情緒。

1.以防災頭套、較輕的書包、補習袋或書本保護頭部

2.身障學生及資源班學生應事先指定適當人員協助避難疏散;演練當時,指定人員請落實協助避難疏散。

3.不語、不跑、不推,在師長引導下至安全疏散地點集合。

4.以班級為單位在指定位置集合。

5.任課老師請確實清點人數,並逐級完成安全回報。

6.依學校課程排定,返回授課地點上課。

 

 

 

 

 

 

 

 

 

 

附件三:

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內政部、教育部

情境:搖晃劇烈、站立不穩,行動困難,幾乎所有學生會感到驚嚇恐慌、高處物品掉落,傢俱、書櫃移位、搖晃,甚或翻倒。

一、學生在教室或其他室內:(如圖書館、社團教室、福利社、餐廳等)

(一)保持冷靜,立即就地避難。

1.就地避難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護頭部及身體,避難的地點優先選擇如下:

(1)桌子下。

(2)柱子旁。

(3)水泥牆壁邊。

2.避免選擇之地點:

(1)窗戶旁。

(2)電燈、吊扇、投影機下。

(3)未經固定的書櫃、掃地櫃、電視、蒸便當箱、冰箱或飲水機旁或貨物櫃旁(下)。

(4)建物橫樑、黑板、公布欄下。

3.躲在桌下時,應以雙手握住桌腳,如此當地震發生時,可隨地面移動,並形成屏障防護電燈、吊扇或天花板、水泥碎片等掉落的傷害。

4.地震避難掩護三要領:蹲下、找掩護、抓住桌腳,直到地震結束。

(二)當地震稍歇時,應聽從師長指示,依平時規劃之緊急避難疏散路線,進行避難疏散。注意事項如下:

1.可以用頭套、較輕的書包、補習袋或書本保護頭部,並依規劃路線避難。

2.遵守不語、不跑、不推三不原則:喧嘩、跑步,易引起慌亂、推擠,或造成意外,災時需冷靜應變,才能有效疏散。

3.避難疏散路線規劃,應避開修建中或老舊的建物或走廊,並考量學生同時疏散流量,使疏散動線順暢,另外要特別協助低年級及身障學生之避難疏散。

(三) 抵達操場(或其他安全疏散地點)後,各班導師應確實點名,確保每位同學皆已至安全地點,並安撫學生情緒。

※特別注意事項:

(一)低年級學生或資源班學生應由專人引導或由鄰近老師負責帶領。

(二)在實驗室、實驗工廠或廚房,應立即保護頭頸部並關閉火源、電源,儘速打開大門進行疏散避難。

(三)在游泳池應即離開泳池上岸躲在柱子旁或水泥牆壁邊,避開燈具、窗戶等,等搖晃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

(四)如在大型體育館、演講廳或視聽教室,應先躲在座位下並保護頭頸部,等搖晃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

(五)在建築物內需以防災頭套或書包保護頭部,但當離開建築物到空曠地後,可不必再以書包保護頭部,以利行動。

三、學生在室外:

(一)保持冷靜,立即就地避難。

1.在走廊,應立即蹲下,保護頭部,並注意是否有掉落物,當地震稍歇,可行動時應立即疏散至空地,或避難疏散地點。

2.在操場,應立即蹲下,注意籃球架,當地震稍歇,可行動時應立即疏散至空地,或避難疏散地點。

3. 千萬不要觸及掉落的電線。

(二)抵達操場(或其他安全疏散地點)後,各班導師應確實點名,確保每位同學皆已至安全地點,並安撫學生情緒。

 

 

 

 

 

 

 

 

 

 

 

 

 

 

 

 

附圖:疏散路線

辦公教學大樓二樓各教室疏散路線

 

 

 

 

全校總疏散路線

660403

班級聯絡簿是要給本班的家長及小朋友看的。 如果要看較精彩的內容,請點選班級點滴或是班級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