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_1-5_「食農教育—找農夫種好菜」活動實施計畫

宜蘭縣碧候國民小學「可食風景既食農教育找農夫種好菜」實驗計畫

壹、依據:

一、宜蘭縣國民中小學食農教育推廣計畫。

貳、定義:

食:健康飲食的教育。

農:農夫精神的學習。

參、課程目的:

食:現代人生活忙碌、營養偏頗、三餐不規律造成肥胖生活習慣病的增加;為求快速經濟與利

    益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飲食崩壞,越來越多的孩子只買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而不知

    飲食健康的重要,兒童的飲食教育,是健全身心及豐富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礎,不良的習慣

    等到成人將更難以修正,必須從小養成。

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已淪為口號,如今這個社會追求速成、追求不勞而獲,忘記生命基

    本價值,造成社會亂象,教育需及早從小紮根,讓孩子重新且更具體的認識農夫精神,可

    培養孩子正確的處世態度與價值觀念。

肆、課程目標:

一、藉由農業體驗活動, 瞭解農業生產與飲食及環境生態之關聯性。

二、藉由飲食體驗活動, 連結食物生產與消費之安全議題,並強化健康飲食生活與環境友善

    之觀念。

三、讓孩子體驗生命的「豐富」是來自知足感恩,培養出尊重土地與自然的態度與能力。

四、引發孩子關心食物、體會飲食是生活美好的一部份,進而實現健康和文化涵養的國民生活,

    建立豐裕有活力之社會

伍、課程收穫:

    一、學習的「態度」:

        食:均衡飲食(不挑食)、珍惜食物(不浪費)、適量飲食(不暴食)、慢活蔬食(不速食)

        農:感恩、尊重、堅毅。

    二、具備的「知識」:

        食:食物營養指南(我的餐盤、1日五色蔬果)、飲食相關的文化、知識,生活習慣、食品

        安全、餐桌禮儀。

        農:秧苗與蔬果種植、照料方式know-how、有機肥製作(就地取材) 、生物防治除害蟲。

    三、實際的「體驗」:

        食:將自己種植的蔬果加入本校營養午餐,食用自己親自栽種的蔬果,體認到有機零汙染

            的食材,並藉此培養出孩子的成就感及負責任的心態。

        農:整土、種子、種菜、施肥、除蟲害、採收。

陸、獲得能力:

一、溝通力、團隊力、探索力、思考力。

 

柒、活動名稱:2016找農夫種好菜實驗計畫方案

捌、活動時間:10531~105630日,自然課時間。

玖、參加對象及人數: 三年級學生。

壹拾、      實施方式:

        農法:友善代耕。以自然農法為基礎,必要時會使用有機肥,人們透過網路與農夫一起種菜的雲

        端菜園代耕。安排自然課時間下田除草、整地、定期照顧,澆水、覆蓋。於收成時,可以廚房或

        各班級自行料理自己種的作物。

 

壹拾壹、 栽種的物種:花生、玉米

 

壹拾貳、 注意事項及說明:

一、班級導師須知:

     1.班級老師應負該班學生秩序及安全之責。

  2.確實掌握學生行動。

   3.配合活動實施隨機教學,加強學生實務之體驗。

   4.禁止學生做危險之動作如攀登高樹、挨近危險處等。

   5.班級老師應多利用下課時間引導該班學生整理照顧菜畦。

二、學生須知:

     1.絕對服從老師之指導。

     2.恪守校園生活規定。

     3.不得隨意攀折、踐踏該班及他學校所種植的植物。

     4.禁止做危險之活動。

三、其他:

           1.若有意外事件發生時,各班老師應設法聯繫校護作意外發生後之急救,並請學生保持冷靜

             鎮靜。

     2.種植植物事後,需大家的照顧及愛護,所以請全校師生共同來維護我們辛苦栽種的植物。

壹拾參、 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