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3-11_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

103年度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環境教育清淨家園 辦理日期:103.09.29 舉辦地點:南澳海邊 參加對象:二年級師生 活動簡述說明:深入海灘進行環境清掃工作,除了回饋社區以外,更要以實際的行動,想大家宣導環境整潔的重要。    

閱讀全文103_3-11_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

103_3-2_辦理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工作計畫及成果

碧候國小辦理103年度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工作計畫成果報告書一、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核准補助日期: 103年 8月12日   文號:府環綜字第 1030021708號二、核定金額:30000 元實際支出金額:30000 元三、執行期間:  103年1月1 日 至103年9月30 日   四、學校名稱:宜蘭縣碧候國民小學五、聯絡人:朱健國              聯絡電話:03-9981634六、計畫採購內容:1.源回收架四分類 2.事務費-碳粉匣3.環保反光背心4.環保垃圾袋5.校園垃圾桶七、實施效益、特色及影響:過去本校校園在學生及社區環境維護意識較為薄弱,常造成校園環境較為髒亂,學校以往採行的策略多僅進行學生宣導,但效果有限,本次透過縣政府的補助,得以在校園學生常遊戲的地方設置若公園般的分類回收筒,相信這樣的設置亦能改變學生對於垃圾筒環境的印象,並更能落實隨手做環保,感謝縣政府本次的經費補助,本校將會在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工作盡最大的努力。學校校園是開放式校園,社區每天和假日常至學校校園使用,致使垃圾無法投遞加上每遇秋冬之際落葉頗豐,盼校園能多加垃圾桶,減少環境無謂垃圾,美化校園。承辦人:            教導主任:            校長: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宣導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環保反光背心:資源回收時環保志工、小尖兵穿戴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校園垃圾桶:學校校園是開放式校園,校園能多加垃圾桶,減少環境無謂垃圾,美化校園。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因回收設備齊全,使學校進行資源回收情形順暢。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佈置資源回收室購置碳粉匣。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環保垃圾袋,校垃圾回收用,減少各班級垃圾袋之使用量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替代役協助每日維護資源回收室環境。 活動或設備照片圖片說明:資源回收室常保整齊清潔  

閱讀全文103_3-2_辦理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工作計畫及成果

103_2-8_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

103年度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環境教育清淨家園 辦理日期:103.09.29 舉辦地點:南澳海邊 參加對象:二年級師生 活動簡述說明:深入海灘進行環境清掃工作,除了回饋社區以外,更要以實際的行動,想大家宣導環境整潔的重要。    

閱讀全文103_2-8_辦理環境教育-清淨沙灘家園活動成果

103_2-7_班級節約能源及環境整潔競賽成果

碧候國小103年度班級節約能源及環境整潔競賽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班級節約能源及環境整潔競賽 辦理日期:103.1~103.12 舉辦地點:本校校園 參加對象:全校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每個禮拜頒發整潔績優班級,整潔評分項目有一項為班級節約能源競賽,於學期中舉行班級節約能源及環境整潔競賽,並公開頒獎表揚、鼓勵及分享。    

閱讀全文103_2-7_班級節約能源及環境整潔競賽成果

103_2-7_學生環保小尖兵成果

碧候國小103年度成立並運作學生環保小尖兵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成立並運作學生環保小尖兵 辦理日期:103.1~103.12 舉辦地點:本校校園 參加對象:全校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於學期中舉行下學年度自治鄉環保小尖兵選舉並運作,及公開頒獎表揚。    

閱讀全文103_2-7_學生環保小尖兵成果

103_2-7_自治鄉組織-環保小局長獎勵成果

碧候國小103年度自治鄉組織-環保小局長組織獎勵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自治鄉組織-環保小局長組織獎勵 辦理日期:103.1~103.12 舉辦地點:本校校園 參加對象:全校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環保小局長及組員任期結束時,除登記榮譽卡點數並於學生朝會獎勵環保績優班級及運動會公開獎勵、表揚、分享辛苦的環保小局長及組員。    

閱讀全文103_2-7_自治鄉組織-環保小局長獎勵成果

103_2-7_環境議題行動研究-山中靈鳥科展資料

宜蘭縣103年度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作品說明書   科 別:生物科 組 別:國小組 作品名稱:山中的靈鳥-南澳鄉碧候碧候國小及鄰近地區鳥類調查表 關 鍵 詞:南澳地區、碧候村、鳥類調查 編    號: 製作說明: 1.說明書封面僅寫科別、組別、作品名稱及關鍵詞。 2.編號由古亭國小統一編列。 3.封面編排由參展作者自行設計。       作品名稱:山中的靈鳥-南澳鄉碧候國小及鄰近地區鳥類調查   摘要 宜蘭縣南澳鄉為本縣為二之泰雅原鄉,本鄉人口泰雅居民佔九成以上。本校亦屬於泰雅原鄉特色濃厚之小學。泰雅族為一樂天知命、靠山吃山之原住民族,儘管現今時代變遷,許多傳統文化日益落沒,為維護泰雅傳統精神,本校編製學校特色課程,將泰雅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生活中,並落實在每一年級當中。本實驗結合本校五、六年級自然課程「校園中的生物與環境」,由師生共同進行鳥類調查,從連續的賞鳥、調查、紀錄、整理、分析與討論的學習活動中,看看先人留給我們這麼美好的自然與生活環境,一探南澳鄉碧候村豐富的鳥類自然資源。 壹、研究動機 寒假的時候,學校裡的老師在輔導課安排幾堂賞鳥課程,那是我們第一次這麼認真去觀察鳥類。以前,我們都是去拿彈弓打鳥,但是老師說鳥很漂亮,希望我們好好愛護他們,不要打來玩或打來吃。那時候,我們第一次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單筒望遠鏡,遠遠的就可以把鳥看得很清楚,覺得很好玩又很有趣。我們才發現原來野鴿子也有好幾種,有看到紅鳩、環頸鳩;就連常常看到的八哥,也有分爪哇八哥、家八哥等等…。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們一共看到了將近十幾種鳥類,這才覺得原來賞鳥也好,而且可以愛護大自然。後來,開學的時候,我們經常問老師有看到什麼鳥、長什麼樣子,老師就說,那我們來做鳥類觀察好了,就開始學習鳥類的觀察與記錄。在調查鳥類的過程中,不但讓我們認識了很多鳥類的知識,也從中體驗到自然觀察的樂趣,更加培養了我們敏銳的觀察能力。我們用這個主題來參加科展,然後就開始了定期的鳥類資源調查行動。 貳、研究目的 因為是第一次做鳥類調查,很多事情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從何開始,所以就從學校開始,並且從最基本的認識鳥類開始,我們將的研究目的分為下列幾種: 一、認識並建立校園及周圍環境鳥類清單。 二、校園及周圍環境中的鳥類誰出現的次數最高?…

閱讀全文103_2-7_環境議題行動研究-山中靈鳥科展資料

103_2-6_環境教育結合校刊,編輯環境教育專欄成果

碧候國小103年度環境教育結合校刊,編輯環境教育專欄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環境教育結合校刊,編輯環境教育專欄 辦理日期:103.01~103.12 舉辦地點:本校 參加對象:全校師生 活動簡述說明:透過校刊定期讓學生吸收學習關注更多有關環境議題的事件,以加深加廣學生環境教育知識,並能落實環境教育。           

閱讀全文103_2-6_環境教育結合校刊,編輯環境教育專欄成果

103_2-5_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租賃太陽能板架設工程

碧候國小103年度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租賃太陽能板架設工程 學校名稱:碧候國小 活動名稱: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租賃太陽能板架設工程 辦理日期: 103年9月 舉辦地點:本校建築物屋頂 參加對象:工作人員   活動簡述說明:年初向縣政府申請租賃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工程,今年九月已經進行裝設,預計在年底可完工使用,屆時學生就可觀察到太陽能轉換電能的監控儀,讓學生了解再生能源的效能。      

閱讀全文103_2-5_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租賃太陽能板架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