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南澳鄉碧候國小六年忠班環境教育宣導教案
教學對象 | 國小6年級 | 活動時間 | 2小時 | ||
教學目標 |
| ||||
能力指標 | 1-2-2-1-9: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2-2-6-2:認識運輸能源(如汽油)和運輸工具(如火車頭、車廂、軌道) 3-3-3-9:相信現象的變化,都是由某些變因的改變所促成的 7-3-2-3: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 ||||
教學活動 | 活動說明 | 教學 時間 | |||
一、引起動機 l 地球在發燒!!
|
|
10分鐘
| |||
二、課程內容 l 認識碳足跡
介紹碳足跡的定義,使學生對碳足跡有初步的了解。
介紹洋芋片從原料取得、製造、包裝、運送、廢棄到回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單元主題一】認識碳足跡
|
30分鐘
| |||
碳足跡的計算
介紹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所產生的碳足跡。
| 【單元主題二】碳足跡的計算
l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綠色生活網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check/Co2_Countup.aspx
| 30分鐘
| |||
l 碳足跡的相關活動
1.1國際碳足跡的相關活動 哥本哈根會議
1.2國際碳標籤 以日本與英國碳標籤為 例,介紹產品碳標籤所揭露的訊息。
2.1台灣碳標籤
2.2從家庭做起、從自己做起
| 【單元主題三】碳足跡的相關活動
1.1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 從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為導言,說明世界各國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做了哪些努力。 活動時以問答為主,與學生們互動,引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l 地點:丹麥 l 時間:2009.12.7-12.18 l 參與國家:美國、歐盟、中國、日本…等 l 議題:哥本哈根協議、減緩暖化、確保美國與開發中國家減碳、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碳、財務援助、保護森林資源、確立減碳機制。 1.2 為什麼要設計碳標籤? l 日本:碳標籤系統將會詳細標示產品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的碳足跡。 l 英國:顯示每單位產品之碳足跡,並呈現該產品與替代產品之比較結果(Tesco)。
2. 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2.1台灣碳標籤亮相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提升綠色消費意識,使民眾於採購過程中認識及瞭解該商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 舉辦『別讓地球碳氣』台灣碳標籤徵選活動,以供宣導及推廣商品碳足跡標籤之使用。此活動由陳文順獲獎,採用綠色心形及綠葉組成腳印,搭配「CO2」化學符號及愛心中的數字揭露產品「碳足跡」。其中綠葉、腳ㄚ足跡,代表健康、環保的低碳含意。
2.2從水電費帳單看出家庭能源使用時的碳足跡 帶領小朋友窺視生活中常見的水、電費帳單,上方顯示出每個家庭之碳排放量,告知孩童節能減碳之重要性。 分組討論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 | 30分鐘
| |||
學習評量活動 以小明的一天為例,提供學習單讓學生計算個人每日的碳足跡 | 【單元主題四】學習評量
l 教導學生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紀錄一天中每個舉動會產生多少碳足跡。並告知學生,試著在往後每個月,逐日計算其碳足跡,多注意生活小細節,身體力行,將會對地球減少些許傷害。 l 提供學習單要求每位學生依指定活動計算出碳足跡。
| 20分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