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候國小103學年度第一學期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案
教學單元 | 泡泡樂 | 學校名稱 | 宜蘭縣南澳鄉碧候國小 | ||||
教學對象 及人數 | 一年級(12人) | 設計者 | 羅秋英 | ||||
教材來源 | 康軒生活一上、網路資料(如教案) | 教學時間 | 40分鐘 | ||||
學習目標 | 1. 能察覺生活中可以發現泡泡的地方。 2. 能口頭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能仔細聆聽同學的想法。 | 教學資源 | 電腦、電子書、童詩、 | ||||
融入學校教學領域 | ■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 | ||||||
能力指標 | 4-1-1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4-2-2能具體提出改善周遭環境問題的措施。 | ||||||
教學流程 | |||||||
具體目標 | 教學步驟 | 教學資源 | 時間 | 評量方式 | |||
1. 能察覺生活中可以發現泡泡的地方。
3. 能口頭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能仔細聆聽同學的想法。 | 一、引起動機 配合國語第二課吹泡泡引起動機,提問: 1. 有沒有吹過泡泡? 2. 生活中的什麼時候會看到泡泡?(洗手、洗澡、洗碗…) 二、發展活動 討論: 1. 為什麼會有泡泡? 2. 可以用哪些東西來製造泡泡? 3. 到洗手台利用搓揉洗手乳產生泡泡。 4. 利用五官觀察搓出來的泡泡,有什麼特色:
三、綜合活動 觀察與比較: 1. 請學生將手洗乾淨,比較手上有泡泡和手經過清洗的差異。 2. 發表觀察結果。 教師歸納 生活中除了吹泡泡的活動外,洗手,洗澡及洗頭時也會自見泡泡,材料也不僅一種,小朋友在家也可以試試,會有新的發現哦,小朋友請天準備可以吹泡泡的材料與工具,下次上課使用。
|
童詩欣賞
電子書
|
5
15
15
5 |
能踴躍發言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見泡泡的地方
能說出手上有泡泡和經過清水洗淨後,手摸起來的感覺的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