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2東澳灣淨灘活動

宜蘭縣東澳國小環境保護教育活動成果報告 1.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2.活動名稱:東澳灣淨灘活動 3.辦理日期:108年7月24日 4.舉辦地點:本校風雨球場 5.參加對象:30人(本校1~5年級參加暑期育樂營活動師生) 6.活動說明: 結合璞樂佳英語育樂營活動,大哥哥大姊姊帶領小朋友一同前往東澳灣,進行淨灘活動。因為人類的活動、遊憩所製造的垃圾,污染了大地,不但破壞環境、有礙觀瞻,更間接污染了海洋環境。期盼能藉由淨灘活動,回復景觀,並透過活動過程,使小朋友能瞭解環境、海洋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並培養對家園環境的關心。 7.辦理方式: 以團康或投影片方式,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由學校師生、璞樂佳教學人員混合編組撿拾垃圾(每組人數約5-10人)。垃圾集中、分類,並請學校工友協助清運。 8.器材準備:分類袋、棉布手套、鐵夾、其他 璞樂佳的哥哥姊姊帶學生淨灘 分組撿拾東澳灣沙灘上的垃圾 學生能體驗到海洋資源保護的重要 一起把垃圾分類集中以方便清運

閱讀全文108-2-2東澳灣淨灘活動

108-2-2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小校外交流活動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環境教育-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五年忠班校外教學活動 辦理日期:108.03.21(四) 辦理地點: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小、淡水漁人碼頭、滬尾砲台、紅毛城、淡水老街 參加對象:4-6年級師生38人 活動說明: 1. 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小校際交流:樂樂棒球比賽、智高課程、淡水行(淡水漁人碼頭、滬尾砲台、紅毛城、淡水老街)。 2. 淡水的地名滬尾的由來:淡水舊稱為「滬尾」,「滬」指以前設在河口或是近海之處,由許多石頭堆成,用海水的漲退潮來捕魚,而在設有「滬」的尾處,就是「滬尾」。另有一說,閩南語「滬」和「雨」諧音,指此地多雨,過了這裡雨就停了,故稱「滬尾」。 3. 紅毛城殖民地式建築:外面有大大花園、網球場,地板墊高,大大的走廊,屋頂前後左右斜的,要面對港口。 義方國小交流活動:樂樂棒球比賽 智高課程:自製戰鬥陀螺比賽 紅毛城導覽:後面是紅毛城殖民地式建築 滬尾砲台:門額上劉銘傳親筆題-北門鎖鑰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環境教育-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六年忠班校外教學成果 辦理日期:108.03.21星期四 舉辦地點:台北義方國小+淡水紅毛城、滬尾砲台 參加對象:4-6年級師生 活動簡述說明: 1. 至義方國小交流:學生很喜歡在義方國小進行的課程,樂樂棒球、智高遊戲,尤其智高遊戲,在義方國小校長的帶領下,學生能一步驟一步驟跟著做,到後面可以進行PK時,那種成就感從孩子的臉上可以看得出來。 2. 紅毛城、滬尾砲台導覽、淡水老街巡禮。 成果照片1:樂樂棒球體驗 成果照片2:智高PK戰…

閱讀全文108-2-2臺北市北投區義方國小校外交流活動

108-2-2陽大附設醫院彩繪環保漱口杯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環境教育宣導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彩繪環保漱口杯 辦理日期:108.03.07 舉辦地點:民族資源教室 參加對象:全校1~6年級師生63人 活動簡述說明: 藉由彩繪環保漱口杯活動,可讓學生腦力激盪,並發揮口腔保健為主題的創作力(繪畫、標語) 進行「就是愛刷牙」彩繪活動。換個方式讓自己也動起來,完成獨一無二的環保漱口杯。 陽大附設宜蘭醫院社區醫療到校宣導 活動前進行口腔保健-預防齲齒衛生宣導 圖示增加學生創作低年級由導師協助指導 學生參與度高每人都全神貫注絞盡腦汁 互相討論創意點子十足 中年級作品之一 各班先選出優選作品三件進行現場投票 出爐囉~各班彩繪菁英.叫我第一名啦

閱讀全文108-2-2陽大附設醫院彩繪環保漱口杯

108-2-2東岳村發展協會種苧麻活動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小108年度結合社區資源辦理環教活動 一、活動主題:苧麻穿織衣 二、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三、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四、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五、社區資源:東岳社區發展協會,愛心志工媽媽-馮秋月老師、黃美香老師。 六、實施期間:108年6月到10月 七、參與人數:30人(本校4~6年級) 八、目標: 1.動手種苧麻。 2.確實觀察與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3.採收苧麻。 4.學會編織:平紋織及斜紋織。 九、進行方式: 1.種苧麻: 提醒學生種植前一定要將土壤翻鬆,用鋤頭向下斜挖10~15公分的洞,再將綑綁好的苧麻根(會發芽的部份面朝上)放入洞中,並以土壤將根覆蓋即可。因為苧麻生長過程會往旁邊蔓延,因此種植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每一束苧麻根種植的距離大約70~80公分,當嫩芽長出15-20公分時,將經折斷強迫苧麻根繼續往旁側長嫩芽與蔓延,可開始施加些許肥料,讓土壤更肥沃。待苧麻莖長至呈現紅棕色,取下的麻絲才不容易斷。 2.觀察與紀錄:學生將活動過程與心得用圖畫及文字記錄下來,作品展示與分享,透過分享,讓學生加深苧麻種植及成長的過程。 3.採收苧麻。 4.學會編織: (1)平紋織及斜紋織作品欣賞。 (2)設計組織圖。 (3)依照設計圖進行整經。 (4)將整好經線的織帶機放在桌上。 (5)將一小段打包袋用線夾住,放上緯線。 (6)上線與下線交替織。 (7)將織好的織帶尾端打辮子收尾。 (8)完成織帶。 (9)注意事項說明:上線與下線交替時,注意每條線都要拉起來。上線與下線交替時要用緯刀打緊。緯線要拉緊,不要鬆鬆的。織布時要專心、細心。 十、成果描述:…

閱讀全文108-2-2東岳村發展協會種苧麻活動

108-2-2宜蘭縣文化局與聯經出版認識故鄉創作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108年度環境教育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認識故鄉與創作活動 辦理日期:108年06月02日(日) 舉辦地點:南澳鄉泰雅文物館 參加對象:4年級6位學生、1位導師 活動簡述說明: 一、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聯經出版公司主辦之「2019年村落文學發展計畫」山村文學創作營在南澳鄉的泰雅文物館展開課程。活動中邀請到有原鄉文化背景的泰雅作家馬紹.阿紀,以及童書畫家許增巧帶領南澳鄉國小學生盡情創作發揮。 二、兩位講師讓學生在聽故事、說故事與畫故事中,發揮自己的無限創作力,讓一顆顆文學種子於原鄉學生當中萌芽茁壯,也希望學生能認識自己故鄉這片豐碩的土地。 講一個很棒的故事 從聽故事到畫故事讓學生發揮創意 學生自由創作-畫故鄉 講師指導學生 講師說明可以怎麼創作 有獎徵答 學生互相欣賞作品 學生上台分享 講師說明自己如何開始創作 學生作品欣賞-認識故鄉 第二梯次 南澳鄉國小 授課地點:泰雅文物館/宜蘭縣南澳鄉蘇花路二段379巷2號 交通方式:請各學校老師帶領學員搭乘火車自行前往授課地點 時間 課程 講師 地點 09:00-10:20 文化與創作 馬紹.阿紀…

閱讀全文108-2-2宜蘭縣文化局與聯經出版認識故鄉創作

108-2-2宜蘭樹藝景觀所環保行動劇

宜蘭縣東澳國小環境保護教育活動成果報告 1.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2.活動名稱:環保行動劇-「美得要命森林」 3.辦理日期:108年10月到22日 4.舉辦地點:本校風雨球場 5.參加對象:63人(本校1~6年級師生) 6.活動說明: 結合宜蘭縣樹藝景觀所辦理「美得要命森林」環保行動劇,以有趣活潑有教育意義的環境教育行動劇讓學童們及社會大眾印象深刻,進而能將愛護環境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呼籲保護環境、實現人與大自然共存。繼移動森林車連續四年前進校園的將環境教育、植栽、融合綠繪本帶進校園後,為深植延續環境保護觀念,強化環境保護教育,也能夠呼籲更多的學童們保護環境。 7.資料來源: 宜蘭縣樹藝景觀所網頁 https://arbor.e-land.gov.tw/Default.aspx 8.活動省思: 環保行動劇裡面動物的造型活潑可愛,生動富有創意的劇情,吸引孩子的注意。美麗的芬多精精靈姐姐,穿著純白衣裳在森林間跳舞。天然林無法開發卻被人類為了蓋房子而亂砍伐樹木,造成森林動物倉皇逃生。大雨來臨時,大地被土石流覆蓋。學生也透過此劇了解到,人工林可以砍伐使用,但是要經過政府核准才可以。學生願意為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也說不會當山老鼠,要好好的愛護森林。 9.成果照片: 劇裡面動物的造型活潑可愛 美麗的芬多精精靈姐姐舞姿曼妙 人類為了蓋房子而亂砍伐樹木 人工林透過申請核准才可以砍伐 有獎徵答 與鸚鵡姊姊一起跳舞 學生心得回饋1 學生心得回饋2

閱讀全文108-2-2宜蘭樹藝景觀所環保行動劇

108-2-2宜蘭大南澳農村再生協會教育宣導活動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環境教育成果報告 1.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2.活動名稱:宜蘭大南澳農村再生協會食農教育宣導 3.辦理日期:108.10.24 4.舉辦地點:風雨教室 5.參加對象:1-6年級師生63人 6.活動說明: 食農教育的目的旨在透過主題講座學習過程,講師-張興仁牧師帶領學生認識在地農業、飲食生活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關聯,以建立正確選擇食物的能力,傳承良好的飲食文化傳統。 7.活動省思: 有機農法:不能用農藥、化肥,從有人類耕作開始就使用的,對環境最有利。 垃圾食物:零食、麵包(用起酥油讓麵包鬆軟∼取代比較貴的奶油,酥油∼起硬作用)、蛋糕(過期麵粉奶油糖和廉價蛋)、饅頭、包子(加了漂白劑的麵粉)、飲料(厚奶茶,沒有奶和茶,用了香精∼可做各種口味的飲料)。麵粉是淡淡的黃色,讓它好看,就加入漂白劑。 垃圾食物:鳳梨酥可以放三年,裡面放了防腐劑。速食店的雞塊,真的是雞肉做的嗎?有些是雞骨磨粉做的。雞生長至少要180天,一般市面賣的雞因為打生長激素35∼42天就長大。 好的食物:新鮮的、有機的食材,奇異果、山蘇、紅茶(用茶葉泡)、可可、魚油、鱘龍魚、樹葡萄、黃金果、洛神花、納豆、油柑果(預防血栓∼中風)。 若出國,水土不服的時候,吃當地的農產品,而不是吃泡麵。罐頭,只要發現被撞凹了就不要買。發酵食物-泡菜、豆腐乳、納豆,sars 竟然沒有影響到愛吃泡菜的韓國人。 8.學生回饋: 垃圾食物∼零食,韓國人喜歡吃泡菜,但泡菜算是好的食物。 健全的農業,分為農林漁牧業。香蕉皮可以防細菌。樹葡萄可以讓血管通順。 美國來的菜,是不一樣的,台灣的菜、我們自己種的菜很健康。 在國外水土不服的話,要馬上去找他們當地的食物,這樣讓身體能夠適應環境。 垃圾食物不要亂吃,可以吃營養的東西。椰子油可以治好阿茲海默症。 大南澳農村再生協會講師張牧師 講師介紹有機農法對環境最有利 讓學生了解好的食物和垃圾食物 帶領學生認識在地農業、飲食生活方式

閱讀全文108-2-2宜蘭大南澳農村再生協會教育宣導活動

108-2-2台鐵東澳火車站及宜蘭管理處宣導活動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環境教育宣導成果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鐵道安全與節能減碳 辦理日期:108.05.09 舉辦地點:風雨教室 參加對象:一至六年級師生63人 活動簡述說明: 鐵道也最環保的一種運輸方式,鼓勵學生多搭乘火車及捷運,為全球暖化威脅的減碳執行策略盡一份心力。學習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特別結合台鐵東澳火車站及宜蘭站管理處,利用簡報及有獎徵答方式宣導實用的交通安全常識,以及環保節能減碳知識,透過解說及互動問答,吸引小朋友一同從中學習。 台鐵東澳火車站站長詢問學生問題 學習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觀賞鐵道安全與節能減碳影片 有獎徵答活動

閱讀全文108-2-2台鐵東澳火車站及宜蘭管理處宣導活動

108-2-2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活動

東澳國小107年度下學期環境教育活動成果報告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活動名稱:三年忠班校外教學成果辦理日期:108.04.03星期三舉辦地點:冬山河生態綠洲參加對象:1-3年級師生活動說明:一年一度的綠色博蘭會始終讓人期待,廣闊的空間具有美感,具探索式及互動式的環境教育設計,讓學生玩不膩。這次的校外教學,讓學生自主排定路線,運用學習地圖,逐步地完成預計的探索地點,他們必須在時間點完成任務,增加了挑戰性。活動策略 :合作學習、記點獎勵。選定動線:多元文化--->來宜蘭吃辦桌--->綠遊時光機--->水岸舞台。教學省思:1.增加找路的樂趣:在合作的過程中,自然形成意見領袖,大家一起按圖尋路,增加探險的樂趣。2.獲得成就感:學生每找到一個點即可得到成就感,而想尋找下一個點的動機即得到增強。3.判斷力考驗:依照園區導覽地圖的訊息和過去的經驗,來判別路線和目的地的相對位置,彼此 相互激盪,是判斷力的考驗,也增加彼此的對話和合作性。成果照片1: 友善環境綠博樂成果照片2:合作學習闖關趣成果照片3:綠遊時光探水文成果照片4: 水岸舞台賞表藝

閱讀全文108-2-2冬山河生態綠洲環境教育活動

108-2-1環境教育融入教學5

東澳國小108年度「環境教育課程」成果報告(五年忠班)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五年忠班環境教育課程成果 辦理日期:108年1月~108年6月 舉辦地點:五年忠班、操場 參加對象:五年級學生 教學教師:徐嘉珍老師 活動簡述說明: 一、上學期主題:藤編藝術、線織藝術、美麗的服飾、我們來編織、復古中國結、十字繡之美(共8節)。 二、下學期主題:泰雅族木雕、我們來雕刻、排灣族木雕、三義木雕、廟宇雕(共8節)。 三、教學重點:  上學期: 1.能了解自己傳統的文化。 2.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3.能了解泰雅編織與生活的關係。 4.能知道泰雅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5.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 6.能由活動中培養鄉土情懷。 7.能了解中國結的由來及象徵意義。 8.能製作簡易中國結作品。 9.能了解排灣族十字繡的用途。 10.能製作簡易刺繡作品。 11.培養尊重不同種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下學期: 1.能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 2.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3.能知道泰雅族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4.能了解泰雅傳統木雕與生活的關係。 5.能製作簡易的木雕作品。 6.能了解排灣族木雕文化特色。…

閱讀全文108-2-1環境教育融入教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