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17資源回收宣導
1090917結合環保局志工辦理資源回收宣導 環保志工團到校宣導,帶來有趣活潑的團體對抗拼圖遊戲,教導1~6年級小朋友認識資源回收工作,不管是廚餘或塑膠金屬等垃圾,都需要你我協助分類配合,才能讓這些垃圾變成能夠再利用的資源,並透過各種互動遊戲,深化小朋友的學習,讓學生度過充實快樂的下午
1090917結合環保局志工辦理資源回收宣導 環保志工團到校宣導,帶來有趣活潑的團體對抗拼圖遊戲,教導1~6年級小朋友認識資源回收工作,不管是廚餘或塑膠金屬等垃圾,都需要你我協助分類配合,才能讓這些垃圾變成能夠再利用的資源,並透過各種互動遊戲,深化小朋友的學習,讓學生度過充實快樂的下午
1090609學校跳蚤市場 教導珍惜愛物 學童開心準備跳蚤市場擺攤活動環保小署長說明跳蚤市集點數購物及各項辦法自由選購萬頭鑽動 教師主持搶標大作戰,熱情搶購銷售一空
1090604辦理龜山島環境海洋生態校外教學 全校師生龜山島生態之旅海洋教育課程傾聽廣播解說東北角海洋生態教師與學生觀賞海洋環境之美 龜山島生態環境觀察 解說龜山島史地人文之美 龜山島戰地風情
1090108參加雙連埤生態教室環教課程 家長及師生雙連埤生態教室生命教育課程傾聽老師解說課程解說生態教室水生植物環境種類 解說生態教室鄰近陸生植物環境種類 學童實地採樣研究 利用植物製作簡易童玩 記錄分析資料歸納發表
1090528參加生態綠舟環教中心課程 Tammy Sun 超級大家~SUPER · 「蝙蝠是福」 很幸運的我們藉由這次的校外教學,瞭解到蝙蝠的習性與生態,被人類誤會很久的蝙蝠才是真正的寶!除了可以幫忙吃害蟲,還能幫忙植物傳播花粉與種子。至於電影小說裡的吸血蝙蝠,根本就是人類的想像,全世界只有三種舔血蝙蝠,祂們也只是趁動物睡著時去舔舔血,沒有尖齒咬進去吸血啦! 所以不要因為謠言就誤解牠們喔! 中年級~生態綠舟環教課程
1090930參加武荖坑環教中心課程 參加環教中心溪流探險隊課程傾聽老師解說課程老師解說各類水棲生物特徵及生態解說溪流採樣注意事項溪流採樣工作示範師生探討採樣水生生物其代表意涵水生動物實務觀察
宜蘭縣大進國民小學校本課程「山野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名稱縱橫四海-獨木舟體驗課程領域類別健體、綜合教學設計者彭成文適用年級五六年級教學時間5節教學目標1. 熟練水域求生及急救技能。2. 了解獨木舟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注意事項。3. 培養健康休閒運動之樂趣,並融入日常生活,以陶冶性情。能力指標健3-2-2 在活動中表現身體的協調性。綜4-3-1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評量方式上課討論及發表、學習單日常相關表現。延伸學習學習尊重並欣賞不同的文化,3.體驗各國海洋探險體驗課程如:OP帆船,獨木舟,漁船等教學活動時間教學資源準備活動讓學生發表他們所知道的水上活動及獨木舟的基本認識教師以簡報解說讓學生知道獨木舟基本構造、操舟及水域安全常識。透過討論讓學生學習操作獨木舟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及技巧。教師提示困難點並激發永不放棄的精神讓孩子們對海洋不再感到害怕,願意去探索體驗。發展活動學生操作救生衣及止滑鞋穿脫注意事項,並說明救生哨使用方式。基本水上自救練習(仰漂)利用泳池實際嘗試操作獨木舟技巧(包括上舟、平衡、執槳、划槳、左右轉、翻舟、拖船等方式)。前往冬山河生態綠舟訓練基地進行實地課程(划行2KM)綜合活動讓學生討論課程學習前後對於獨木舟的認知有哪些不同? 介紹各式獨木舟(平台舟、激流舟、海洋舟、印地安舟、划槳式浪板),及其適用之水域。舟艇清洗說明。艇庫介紹及舟艇收納練習。~本教學活動結束~40”20”60”80”40” 划舟姿勢平台舟海洋舟激流舟印地安舟划槳式浪板
宜蘭縣大進國民小學校本課程「山野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名稱戶外植物大調查領域類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設計者邱詠涵適用年級三、四年級教學時間160分鐘教學目標(一)能知道校園中的植物及分布的情形。 (二)能利用工具尋找想要的資料。 (三)能從資料中整理出重點。 (四)能愛護校園的環境,尊重生命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相關能力指標自 5-1-1-1-2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自 2-1-2-1選定某一(或某一類)植物和動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學習登錄發生的大事。察覺植物會成長,察覺不同植物各具特徵,可資辨認。注意到植物生長需要土地、陽光及水分等良好的環境。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評量方式(一)觀察評量:學生在進行活動時的參與度。 (二)實作評量:專題研究報告。延伸學習尊重生命與大自然共存共榮教學活動時間教學資源一.前置準備1.教師先規劃好校園植物學習步道。 2.教師事先將植物的照片拍好。二.發展活動【活動一】1.教師先準備好幾種校園植物的葉子或果實(最好可以找較有特色),說明這些葉子或果實都是在我們的校園角落,將我們的校園裝扮得很美,你們都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教師讓學生猜猜看這是哪些植物的葉子和果實。2.教師將學生帶至校園觀察前,先補充植物的相關常識給學生瞭解。並且引導學生觀察的重點:「植物有哪些特性?是值得我們注意、觀察的呢?」(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植物的莖、葉形、葉脈、有沒有開花…等都是可以觀察的重點。)3.【觀察活動】教師將學生帶至校園預定的地點進行觀察活動,並發下學習單,請學生仔細看清楚學習單內容,再將學習單完成。4.【發表】觀察完畢回到教室,請學生上台說明其學習單內容。 5.【回饋與統整】(1)教師補充說明學生學習單的內容及校園中其他未被觀察到的植物。(2)教師向學生說明校園中的環境是需要大家來一起愛護的。【第一節結束】【活動二】1.教師在教室展示學校平面圖,並加以解釋學校平面圖中的區域有哪些建築物,讓學生可以更明白圖中表示的地點為何,並且教師說明之前走過的植物步道是從哪一區到哪一區,讓學生可以喚起回憶。2.【討論】展示校園植物的照片和葉子,並和學生複習「這個植物是什麼名稱?有什麼樣的特色?」並讓學生討論照片中的植物與葉子是存在於學校的哪一個地方,並將它們貼在平面圖上。3.讓學生到校園找找看照片中的植物和葉子真正是出現在校園的哪個地方?4.回教室訂正剛剛的討論是否有錯誤。5.【回饋與統整】教師補充說明並歸納整理學生的答案。【第二節結束】【活動三】 1.【專題研究】學生進行植物專題研究:(1)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報告的內容可以有哪些項目。(植物的學名、科別、照片、生長環境、種植方式、觀察的地點、測量的數據、特徵、葉子、花形、自己的感想…等。)(2)教師示範或引導學生利用網路,並指導學生如何將資料抓出重點整理。(3)教師請學生想想想要研究的植物是什麼,並讓學生利用電腦自行上網找資料。(4)在最後,教師對於學生操作電腦查詢資料的情形提出適時的建議與修正。2. 【回饋與統整】 (1)教師巡視學生操作的情形,並給予適時的指導。(2)教師引導學生專題研究時,除了資料的整理外,應該可以加上學生的感想、意見或看法。(3)利用電腦查詢資料是研究方法重要的一環,需要讓學生確實瞭解、明白。【第三節結束】 三.綜合活動【活動四】1.【發表報告】請學生發表自己的專題研究,並可以請其他同學提出相關問題。2.【製作植物身分證】教師依照學生所查到的資料,請學生製作植物的身分證,內容可以有:照片、名稱、科別、用途、特徵。3.將製作好的植物身分證請學生到校園,立於或懸掛在該植物附近。4.【回饋與統整】 (1)教師感謝學生幫校園中植物製作身分證。 (2)教師說明校園中的環境是需要所有師生來維護的。 (3)教師為這個活動作一整理、歸納。 【第四節結束】~本教學活動結束~40分40分40分40分校園植物的葉子或果實學校平面圖校園植物的照片和葉子電腦
宜蘭縣大進國民小學校本課程「山野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名稱 戶外的昆蟲領域類別 自然教學設計者吳思含適用年級 中年級教學時間80分鐘教學目標1.能辨識昆蟲的外形特徵及其特殊構造。2.能認識昆蟲的生活習性。3.能觀察、記錄昆蟲一生成長的變化。4.認識昆蟲在生態上所扮演的角色。相關能力指標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評量方式1. 實作評量:能上網查詢昆蟲資料 ; 能參考資料完成學習單。2. 口頭評量:能參與討論、回答問題。延伸學習尊重生命與大自然共存共榮教學活動時間教學資源一、引起動機:(一)帶學生走出教室,尋找昆蟲, 在走出教室前要做”尊重生命的宣言”出發前舉右手宣誓:我是大自然的成員之一,我有責任保育地球愛護家園,我會尊重這裡的一草一木,不會任意攀折,我會張大我美麗的雙眼,認識自然之美,不傷害腳邊小小生命,我會抱著謙虛的心,向大自然學習!我 在此鄭重宣誓!(二)教師提問:1.校園裡有哪些昆蟲?(回答:蜻蜓、螞蟻、蝴蝶、蜘蛛、青蛙、蜜蜂、蝗蟲、蝸、水蠆、馬陸、瓢蟲、毛毛蟲……。)2.你曾經在哪些地方發現牠們呢?(回答:在草叢、樹上、水中、花園、樹葉上…等地方發現。)3.牠們正在做什麼? (回答3:在飛行、跳躍、鳴叫、採花蜜、搬食物、捕食動物、爬行…。)二、發展活動:(一)教師提問:回到教室掛上昆蟲掛圖和放置昆蟲圖卡在黑板上,說一說,這些昆蟲的外形有什麼特徵呢? (回答:有的頭上有觸角、有的六隻腳、有的八隻腳、有的長翅膀、有的身上有刺毛、有的身上有硬殼…。)(二)教師宣告主題:你知道昆蟲具有哪些共同特徵嗎?先不要回答,賣個關子,等一下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三)昆蟲世界學習單:昆蟲是什麼?1.引導:這一張學習單裡頭有許多問題,小朋友要自己上網查資料才能找到答案喔! 2.資料查詢:請小朋友兩人一組合作,找到以下網頁,並仔細閱讀資料內容及觀察照片。※網頁名稱:昆蟲是什麼?http://contest.ks.edu.tw/~river/teach/insecta/html/theme1/index.html 3.資料閱讀及學習單填寫:昆蟲的特徵、昆蟲的頭部、昆蟲的胸部、昆蟲的腹部。……………………………第一節課完……………………………(四)學習單問題檢討:1.請小朋友逐題提出自己所查到的答案為何,共同討論。 2.教師進一步解釋說明及補充。(五)昆蟲特徵歸納:1.提問:從剛剛上網查資料的內容、圖片及課文中昆蟲身體構造圖來看,昆蟲的的外形有哪些共同特徵呢?(回答: ※身上有6隻腳。 ※身體主要可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位。 ※有的昆蟲頭部長有觸角、口器、複眼、單眼等構造。※大部分的昆蟲具有一到兩對翅膀。※翅膀和腳都長在胸部。※身體有一節一節的構造。)三、綜合活動:(一)分類:老師在黑板上擺出各種動物及昆蟲的圖片,問小朋友哪些是昆蟲呢?哪些不是? (回答:昆蟲-蜜蜂、螞蟻、蜻蜓、蝴蝶、蝗蟲、瓢蟲、毛毛蟲、水蠆…) 不是昆蟲-蜘蛛、蝸牛、馬陸、蜈蚣…。※注意:毛毛蟲身上只有6隻長在胸部的腳是真正的腳,其餘長在腹部的腳屬於暫時性的肉質性突起,變成成蟲就會消失,所以毛毛蟲也是昆蟲喔! (二)畫一畫再次走出教室,要小朋友注意身邊飛舞的蝴蝶,請在學習單的空格中,畫出一種看過的蝴蝶,並且標示出牠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教學活動結束~10分5分5分20分10分5分5分20分昆蟲掛圖昆蟲圖卡電腦學習單學習單昆蟲掛圖動物和昆蟲圖卡學習單 姓名: 一、昆蟲是什麼: 1. 昆蟲的特徵: 2. 昆蟲的頭: 3. .昆蟲的胸部: 4. 昆蟲的腹部 二、畫一畫:…
宜蘭縣大進國民小學校本課程「山野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名稱生命水領域類別綜合領域教學設計者適用年級五、六年級教學時間120分鐘教學目標透過此課程,讓學生學習野外水資源取得之方式與濾淨技巧,增進野外求生知能,並達成以下教學目標:1.思考野外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危機。2.增進野外求生知能。3.培養人與環境互動之深層倫理關係。相關能力指標健5-1-3 思考並演練處理危險和緊急情況的方法。自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綜2-3-2 觀察野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綜4-3-1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評量方式實作評量延伸學習認識校園周圍可供飲水的植物(竹子、香蕉、腎厥)教學活動時間教學資源引導活動是否常看到新聞上播出XXX去爬山,結果因迷路或種種原因而留滯山中,請同學試著想想,碰到這種狀況時,會有哪些可能的危機?(食物短缺、飲水不足、保暖問題……)如果衣物齊備,食物與飲水那個是維繫生命的最終關鍵?(水)正式教學如何找到水源感官尋水聽覺:注意四周環境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如果能聽到這些聲音,可顯示離水源地不遠。嗅覺:在四周努力嗅到潮溼氣味,或是下過雨後的泥土腥味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尋找水源,需要較多的登山或野外活動經驗才可分辨出來。 視覺:觀察動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找到水源。依據動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如蚊蟲聚集處皆離水源不遠;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植物取水從植物所取的水,因其保存不易、容易變質,須立即飲用。下列為常見含水量較多的植物:竹子:選擇一棵粗壯老黃的竹子,將其底部中空處切開,即可得之。仙人掌取一節仙人掌的莖,將頂端削去一個缺口,以一小樹枝或小刀插入莖內,搗爛成汁飲用。椰子利用刀或尖銳木樁將椰子打開,飲用其內部的水分。藤蔓:將藤蔓底部切成四十五度口,找一盛水工具將水滴入其內。香蕉與芭蕉找一棵蕉樹,取其根部用一竹筒削成四十五度,插入其根部,讓其水份滴入盛水。腎厥腎蕨的地下球莖汁多且甘甜,能生津止渴,雖有少許澀味,但如於山中迷路或是水源短缺時的替代品。收集水源早晨的露水:早晨起來蒐集植物葉上的露水,將塑膠袋套在植物的濃密嫩枝條上,紮好袋口收集。積存雨水:若遇下雨,可立即以身邊的容器裝水。地面取水法:在潮溼的沙地上挖一個約二十公分深的碗狀坑,底部放進接水的容器,然後在地面上覆蓋透明塑膠布,四週以沙土壓上,中間輕壓一塊小石頭。地下水經蒸發,水蒸氣在塑膠布上遇冷會凝成水滴滴人碗中。自製簡易濾水器(分組操作)濾水器製作方式將寶特瓶瓶底平切後,瓶口朝下先以布料或棉花塞住瓶口,布料如不密實,可折兩~三層使用。於其上鋪棉花層,厚約3~5公分。再填入木炭(洗淨),厚約3~5公分。再填入細砂(洗淨)厚約5公分。再放入小石(洗淨)厚約3公分。最上層鋪上紗布或布料。註:每個濾層中間可鋪棉布隔離。參考圖樣藥品淨水利用明攀或碘,放入水中30分鐘後,煮沸食用。購置淨水藥片,並依說明書指示方法使用(一般登山用品社均有出售。)以上活動由教師示範操作。可用水源的判斷流動的活水,且有生物生存。如為池水,但有魚生存,煮沸後可食用。如為流動活水,卻不見生物,宜過濾煮沸後飲用。若為死水,則不宣飲用;如必須飲用,則需過濾煮沸後再飲用。污染之水源,千萬不得飲用。備註:提醒學生注意,透過各種的取水及濾水方式取得的飲用水,皆須煮沸後才能飲用,以確保用水安全。 簡易濾水器大比拼由各組輪流進行簡易濾水器功效實測,看看哪一組所濾出之用水雜質最少,相對乾淨。如果濾水效果不同,是為什麼呢?還有沒有更方便的求生濾水設備?(介紹市面上已開發成功之簡易濾水裝置)綜合活動動動腦,想一想,環境與人的關係:生活在都市裡,就隨時都有乾淨的水可用嗎?什麼情況下我們可能也會沒有乾淨的用水?(各類重大災害發生時)造成沒有乾淨水源的因素是什麼?我們能夠設法解決嗎?該怎麼做?~本教學活動結束~10分鐘20分鐘40分鐘10分鐘10分鐘20分鐘10分鐘新聞剪報連結校園四周環境介紹保特瓶、木炭、砂石、棉布、棉花明樊、藥片自製濾水器、市面販售之簡易濾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