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大進國民小學校本課程「山野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名稱 | 戶外植物大調查 | |||
領域類別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設計者 | 邱詠涵 | |
適用年級 | 三、四年級 | 教學時間 | 160分鐘 | |
教學目標 | (一)能知道校園中的植物及分布的情形。 | |||
相關能力指標 | 自 5-1-1-1-2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自 2-1-2-1選定某一(或某一類)植物和動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學習登錄發生的大事。察覺植物會成長,察覺不同植物各具特徵,可資辨認。注意到植物生長需要土地、陽光及水分等良好的環境。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 |||
評量方式 | (一)觀察評量:學生在進行活動時的參與度。 | |||
延伸學習 | 尊重生命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
一.前置準備 1.教師先規劃好校園植物學習步道。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 1.教師先準備好幾種校園植物的葉子或果實(最好可以找較有特色),說明這些葉子或果實都是在我們的校園角落,將我們的校園裝扮得很美,你們都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教師讓學生猜猜看這是哪些植物的葉子和果實。 2.教師將學生帶至校園觀察前,先補充植物的相關常識給學生瞭解。並且引導學生觀察的重點:「植物有哪些特性?是值得我們注意、觀察的呢?」(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植物的莖、葉形、葉脈、有沒有開花…等都是可以觀察的重點。) 3.【觀察活動】教師將學生帶至校園預定的地點進行觀察活動,並發下學習單,請學生仔細看清楚學習單內容,再將學習單完成。 4.【發表】觀察完畢回到教室,請學生上台說明其學習單內容。 (1)教師補充說明學生學習單的內容及校園中其他未被觀察到的植物。 (2)教師向學生說明校園中的環境是需要大家來一起愛護的。 【第一節結束】 【活動二】 1.教師在教室展示學校平面圖,並加以解釋學校平面圖中的區域有哪些建築物,讓學生可以更明白圖中表示的地點為何,並且教師說明之前走過的植物步道是從哪一區到哪一區,讓學生可以喚起回憶。 2.【討論】展示校園植物的照片和葉子,並和學生複習「這個植物是什麼名稱?有什麼樣的特色?」並讓學生討論照片中的植物與葉子是存在於學校的哪一個地方,並將它們貼在平面圖上。 3.讓學生到校園找找看照片中的植物和葉子真正是出現在校園的哪個地方? 4.回教室訂正剛剛的討論是否有錯誤。 5.【回饋與統整】 教師補充說明並歸納整理學生的答案。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 (1)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報告的內容可以有哪些項目。(植物的學名、科別、照片、生長環境、種植方式、觀察的地點、測量的數據、特徵、葉子、花形、自己的感想…等。) (2)教師示範或引導學生利用網路,並指導學生如何將資料抓出重點整理。 (3)教師請學生想想想要研究的植物是什麼,並讓學生利用電腦自行上網找資料。 (4)在最後,教師對於學生操作電腦查詢資料的情形提出適時的建議與修正。 2. 【回饋與統整】 (1)教師巡視學生操作的情形,並給予適時的指導。 (2)教師引導學生專題研究時,除了資料的整理外,應該可以加上學生的感想、意見或看法。 (3)利用電腦查詢資料是研究方法重要的一環,需要讓學生確實瞭解、明白。 【第三節結束】 三.綜合活動 【活動四】 1.【發表報告】請學生發表自己的專題研究,並可以請其他同學提出相關問題。 2.【製作植物身分證】教師依照學生所查到的資料,請學生製作植物的身分證,內容可以有:照片、名稱、科別、用途、特徵。 3.將製作好的植物身分證請學生到校園,立於或懸掛在該植物附近。 4.【回饋與統整】
~本教學活動結束~ |
40分
40分
40分
40分 |
校園植物的葉子或果實
學校平面圖 校園植物的照片和葉子
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