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 學校環教特色, 教學與宣導活動, 活動照片

五年級環境教育課程

尋回消失的記憶

 

imageimage

image image

早期建築的歷史意義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教學省思

1. 有異於以往拓碑模式,今年改以資訊融入教學結合藝文教學模式做認識碑文的活動,以期提供學童更多更深入的學習,對於校史的緣由有較活潑生動的描繪。

2. 要進行此活動前,須對校史有較粗略的認識,故須先觀看校內自編校史教材後,才能持續接下的活動。

3. 平板電腦數量過少,需多人共同使用,故在硬體設備上可再討論與置換相關設備的選擇。

4. 學生在出發參訪之前,老師們已經先行上過校史教材內的相關內容,也因此讓整個活動進行的更加順利!

5. 我們在出發前學年主任已經事先跟廟方服務人員取得聯繫,廟方人員也同意當天為學生簡略介紹城隍廟的歷史由來,但我們參觀當天遇到的卻不是當初聯繫到的廟方人員,而該位值班的廟方人員只願意讓學生提問,是較為可惜之處。

1. 經由參訪科學館後,我們發現我們學校的科

學館功能性十分強大,所以我們先介紹歷史,再接著介紹其他功能,讓學生從認識科學館的歷史,進而瞭解我們學校科學館的重要性,也學著喜愛和悅納我們的科學館。

2. 星象台因為年久失修,再加上師資缺乏,現已作為科學團隊堆放器材的倉庫,並沒有開放作教學使用,十分可惜。建議它可正式納入課程介紹,如:五下的星空,讓星象台雖然老舊,但還是老而彌堅,有它的存在價值。

3. 科學館有森林故事館的功能,但除了校本課程有上之外,並沒有確實落實在領域教學上,這也是很可惜的一點。

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_三年級仁山秋遊淨山之旅

一、時間:105.10.11

二、地點:仁山植物園

三、參加人員:本校三年級師生、家長

四、活動計畫

image

五、成果描述

1、學生們利用學習單進行戶外學習,大家因此認識了園區四條主要步道及其特色。
2、藉由沿途生態觀察體驗活動,藉此了解此區的動植物種類及生態環境。
3、完成淨山活動,撿了許多人造垃圾,養成學生舉手之勞做環保之環境行動。

4、淨山服務學習活動,讓學生從小就培養環保意識,深具教育意義。

六、活動記錄

1231312312

1231112295

1229112292

1228912287

七、實施心得

除了讓學生登山健行外,園區內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學生也藉此認識到許多在平地不常見的生態環境,此外,淨山的活動也讓學生知道自己付出一點心力就可以改善環境,培養自己對土地的環保意識。希望未來學生可以以堅強的態度面對人生重重關卡, 堅持做對地球、對環境有意義的事,這樣還教精神才有辦法永續發展下去。

其他配合措施, 學校環教特色, 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_綠卡執行成果~參訪通過認證之環境教育學習場域、參加認證通過環境教育學習場域之環境教育學習課程

本校學生積極參與環教認證場所之課程及活動,如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蘭陽博物館、深溝自來水廠,冬山河生態綠洲、武荖坑風景區、台北市立動物園、關渡自然公園、臺北市立動物園、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等,點數紀綠已累積許多,特截取部分說明。

一、蘭陽博物館

image

二、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image

三、參訪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image

四、冬山河生態綠洲

image

五、參加關渡自然公園課程

image

六、參加武荖坑風景區環教課程

image

七、參訪臺灣科學教育館

image

七、參訪小叮噹愛地球行動學堂

image

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_二年級校外教學及生態旅遊

一、日期:105/10/07

二、地點:冬山河生態綠舟

三、參加人員:二年級師生

四、活動效益: 冬山河生態綠舟為本縣環境教育場域,區內規劃多元地景及特色環境,是推展綠色旅遊與環境教育的最佳學習場域。

五、活動紀錄

                                                                                                                                                                                                 

imageimage

imageimage

imageimage

 

五、活動申請表

 

    clip_imag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