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重新建構計劃
頭城水蓑衣、風箱樹棲地復育
蘭陽濕地生態社邱錦和
2011.2.17
前言:
2006年9月宜蘭縣頭城二城地區農田,發現3百餘株瀕危風箱樹,由於宜蘭農田水利會進行二圍段農田灌溉工程,當地將進行灌溉溝渠整修,樹種恐滅絕,社區知道訊息後,請邱錦和前往協助,現勘後,進行調查與移植,後由二城社區發展協會林世裕提供自家農地暫時收容此3百餘株風箱樹。
(風箱樹原棲地生長狀況 2006.9月拍攝)
之後在2009年10月另一個宜蘭原生種頭城水蓑衣原生棲地「頭城大坑罟溼地」也無聲的消失。從台灣水生植物有確定的調查紀錄以來,大坑溼地一直是頭城水簑衣唯一認定的野外棲地,也因為生長在頭城而命名,當然,也稱為「宜蘭水蓑衣」。棲地的破壞是因為「頭城烏石漁港區段徵收公共工程」興建,此計劃預計花費總金額達13億3,759萬餘元,重建後的大坑罟溼地將成為重劃住宅區及商業區。在一片蓬勃發展、大量商機及旅遊發展的聲浪中,宜蘭水蓑衣的野外棲地也在這次的重建工程中,正式宣告消失。而當時搶救下來的頭城水蓑衣,置於宜蘭羅東的溼地庇護中心。
(怪手整治頭城大坑罟溼地)
黃朝慶(2001)曾提出目前台灣造成水生植物面臨生存危機的七個原因:池塘的消失、外來動物的危害、外來植物競爭、水田轉耕或永久休耕、溝渠水泥化、除草劑或農藥的毒害、水質污染等。單就宜蘭水蓑衣和風箱樹的生存危機,原本僅有外來植物競爭、除草劑或農藥的毒害、水質污染等可以預防的原因,然而,人為的開發行為,卻直接造成該溼地的消失,等於宣判宜蘭水蓑衣和風箱樹的野外族群死刑。於是,怪手、堆土機及卡車就像一個個溼地的劊子手一樣,結束了溼地的生命,也結束了宜蘭水蓑衣和風箱樹的家。
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緣起:
棲地因人而消失,那麼也可以因人而重建,人文國中小水生池曾經由宜蘭大學黃志偉教授設計與邱錦和老師引導人文國小社團復育宜蘭水生植物,因社區淨污水未分離而汙染與淤積荒廢,去年重新清理。學生事務組佩穎老師整合自然領域課程李光莒老師,期望引導人文國中小社團,進行頭城水蓑衣、二城風箱樹棲地營造與宜蘭特有原生水生植物之復育,並融入學校自然領域課程,指導學童參與溼地保育工作,讓學生從中學習愛鄉愛土及愛護特有植物的保育觀念;同時也有傳承的意義,將原在頭城的風箱樹和頭成水蓑衣的原物種基因,繼續留在宜蘭頭城國中小生態池,生生不息。
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頭城水蓑衣與風箱樹生態收容基地平面示意圖
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頭城水蓑衣與風箱樹生態收容基地剖面示意圖
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融入學校自然領域課程,指導學童參與溼地保育工作,預計收容宜蘭特有原生水生植物計畫目標:(要種的物種,執行的方法)
一、濕生型-1.頭城風箱樹、2. 水茄苳、3. 水社柳(雌種)
挺水型-2. 頭城水蓑衣、3. 華克拉莎、4. 三儉草、5.藺、6.高桿燈心草、7.大水莞、8.燈心草、9.黑株蒿、10. 田蔥、11. 水毛花、12. 三白草、13. 針藺、14. 四角藺、15. 大井氏燈心草、16. 宜蘭莞草、17. 石菖蒲、18. 野慈菇、19. 大葉田香、20. 多花鴨跖草、21. 圓葉節節菜、22. 過長沙
浮葉型-23.野菱、24. 蓴菜、25. 小杏菜、26. 芡
沉水型-27.水蕨、28. 水車前、28. 水王孫、29. 金魚藻、30. 東亞黑三菱、31.眼子菜、32. 石龍尾 .
浮漂型- 33.無根萍、34.紫萍、35.臺灣槐葉萍.
二、復育宜蘭指標性的原生水生植物的物種執行的方法:由宜蘭社區大學的蘭陽濕地生態社結合自然領域課程李光莒老師,期望引導人文國中小社團,結合蘭陽博物館烏石港遺址,頭城水蓑衣與多元原生水生植物生態棲地復育課程,在民國100年後的每月第一個雙週六安排「工作假期」課程的模式,以「做中學」的方式引導帶領社團『做中學』參與植栽復育宜蘭原生水生植物如下:
1.濕地週邊挺水環境:以鋪設抑草蓆抑制雜草,覆有機培養土復育頭城水蓑衣,與宜蘭指標性的原生挺水型水生植物22種。
2.濕地水域環境調整深度後,依環境條件復育宜蘭指標性的7種沉水型與4種浮葉型原生水生植物。
預期效益
一、完成復育宜蘭指標性的原生水生植物的物種35種讓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成為烏石港遺址烏石礁景觀公園濕地的樣板。
二、民國100年中每月第一個雙週六安排「工作假期」課程的模式,以「做中學」的精神引導帶領在地學子與社區植栽宜蘭原生水生植物,完成採種、復育、播種、照顧、移種等,培養在地學子與社區生態保育觀念,減輕植栽購買成本,並能將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成為蘭陽宜蘭原生水生植物生態小型博物館,為節能減碳建立良好示範場域。
三、藉由復育過程發展自然領域實做課程,讓人文國中小李光莒老師帶領社團社區參與,以跨社團結合進行復育,並記錄其生態回復歷程在網站分享或印製成果手冊等。
經費概估:
頭城人文國中小生態池頭城水蓑衣與二城風箱生態收容基地建構經費預估
細項 | 數量 | 單價(NT$) | 總價(NT$) | 說明 |
怪手整地 | 1天 | 6500 | 6500 | |
鑿井 | 1式 | 20000 | 20000 | |
抑草蓆 | 3件 | 1800 | 5400 | |
有機土 | 30包 | 130 | 3900 | |
木屑 | 3台 | 4500 | 13500 | |
淨污水分離塑膠管 | 6支 | 1000 | 6000 | |
雜項支出 | 1000 | |||
總計 | 56300 |
附件:
宜蘭水蓑衣(Hygrophila sp.),又名頭城水蓑衣,爵床科水蓑衣屬,多年生大型挺水草本,高80-200cm,多分枝,莖方形,木質化,有稜溝。葉對生,倒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達15cm,寬4cm,有柄。花腋生,2-4朵,淡紫色;苞片葉狀,通常4枚,其中兩枚較大;花萼5裂,花冠1.8-2cm長;雄蕊 4枚,雄蕊柱頭鉤狀。蒴果線形錐狀,1.6cm長,種子褐紅色,無白毛,橢圓形,長1.3mm。本種與大安水蓑衣很相似,但野外棲地侷限宜蘭地區濕生環境,且葉質地較薄,葉面的毛也較短,花萼外無卵形苞片。(李松柏,2005)
風箱樹
媒體報導:
搶救稀有風箱樹 二城動起來
2006.09.14 中國時報
鄒品為/頭城報導
宜蘭縣頭城二城地區農田,發現3百餘株瀕危風箱樹,由於當地將進行灌溉溝渠整修,樹種恐滅絕,社區獲悉,十三日邀荒野宜蘭分會邱錦和老師前往瞭解,將協調縣府,提供猴洞溪旁邊坡移植搶救。
二城里長張金連表示,宜蘭農田水利會將於十八日,進行二圍段農田灌溉工程,頭城站長游正鈿勘查時,發現土溝旁生長有逾3百株的風箱樹,由於該樹種已被農委會列為瀕危植物,全台剩下千餘株,遂通知他與荒野宜蘭分會。
昨日上午,張金連、邱錦和與地主陳文龍、居民前往實勘,發現該批風箱樹已有10年樹齡,地主將樹種栽種在土溝旁,主要是防止土堤坍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擔心樹木過高,影響稻作生長,定期會進行修剪,因此樹高約有2公尺。
邱錦和說,這批風箱樹為同性繁殖,以扦插方式種植,不曾進行育種,未來將考慮進行異族聯姻,改良樹種。
在搶救樹種時,最好在挖離地面時,馬上就能移植到水域旁,才能避免死亡,經眾人討論,決定選擇在猴洞溪中游堤岸內移植,二城里已與縣府水利課溝通,初步獲得同意,近期內將動員居民合力移植,未來將形成風箱樹河道。
被整治後的頭城大坑罟溼地-溼地與頭城水蓑衣的消失
被整治後的頭城大坑罟溼地-溼地與頭城水蓑衣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