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新聞】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1.11.08~2011.11.14) (一)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公告

一、報告警告2017前須採新措施限制全球暖化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全球仍正興建許多化石燃料電廠和工廠,2017年前若國際間未採取氣候因應新措施,將無法限制全球溫度上升在2oC安全範圍內,即限制二氧化碳濃度在450 ppm以下。目前二氧化碳濃度已達390 ppm。報告說到2035年前允許的碳排量約有80%已被現有電廠、建築及工廠占去。IEA警告如果沒有明顯將投資引入清潔能源,現有的高碳能源架構,將使達到能源供應及氣候目標越來越難且昂貴。若全球能審慎執行新氣候政策,長期平均溫度將上升3.5oC;反之,全球將步向上升6oC的「危險途徑」。

二、美國擬禁用除草劑草脫淨

美國環保署(USEPA)擬禁用化學除草劑草脫淨(Atrazine)。草脫淨主要用在玉米和甘蔗作物上,是美國地下水最常被測出的農藥。保育人士表示,每年有50多萬磅草脫淨在噴撒時被捲入氣流,再經雨雪返回地面。歐盟2004年禁用草脫淨,但美國當局認為對消費者尚屬安全,允許飲用水中3 ppb的含量。研究指出草脫淨可能是全球兩棲類動物減少的因素之一,保育人士也表示與魚類生殖缺陷及實驗室老鼠癌症皆有關連,會抑制免疫系統、造成雌雄同體,甚至可在濃度2.5 ppb,低於法律限值的狀況下,使雄蛙完全雌性化。

三、中國將推出電動車標準

中國的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出,未來10年內中國每年將編列15億美元發展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 EV)產業,且全國EV標準即將出爐。專家指出此「新能源車輛發展計畫」將為EV產業發展鋪路。以往EV的工業化及行銷,因缺乏標準遭遇瓶頸,若推出的EV標準能被完全採行,將有助於EV大量生產。全國EV標準由16大國營企業共同制定,但外國汽車業者亦努力遊說希望能參與制訂。中國另一項環保目標是2015年主要廢棄產品回收率達70%,包括金屬、紙類、塑膠、玻璃、輪胎、汽車及電子設備等。

四、德國修訂飲用水法規

德國修訂飲用水條例(Drinking Water Ordinance),以往只有公共建物的供水系統須測試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但自11月起商用建築與公寓建築皆須測試。新版條例首次設立退伍軍人菌觸發值,若達到或超出,衛生機關可要求業者確認並清除污染源。另業者僅能使用通過測試只會釋出極少量化學物質的水管與配件,並頒給品質標章以為證明;若新安裝未經測試零件,將以輕罪判刑。供水系統也將強制安裝保護設施,以避免暖氣系統及雨水等非飲用水流入飲用水供應系統,造成污染。此次修正並規定每公升水含鈾量不得超過10 µg,使德國成為歐盟第一個限定飲用水含鈾量的國家。

五、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增加罹患帕金森氏症機率

研究指出暴露於人造化學物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將增加患帕金森氏症機率6倍,接觸結構類似的人造化學物四氯乙烯( perchloroethylene/tetrachloroethylene, PERC)則會增加10倍。TCE是常見的地下水、土壤與空氣有機污染物,兩種化學品常用於金屬去污劑、油漆、去漬劑與地毯清潔劑等。TCE等化學物質與溶劑被認為與帕金森氏症有關,這是首次有流行病學研究確認其關聯。專家指出TCE普遍存於環境周遭,因此該研究有重要公衛意義,須儘快確認研究結果。美國環保署近期將TCE列為致癌物質,亦訂定全國供水TCE含量最大限值為5 ppb,以利監測及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