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於第2屆亞太林業週發表「林業植物檢疫標準實施指南(The Guide to Implementation of Phytosanitary Standards in Forestry)」,針對氣候變遷及全球化,提出減少害蟲散播與執行有效害蟲管理策略的建議。專家表示,全球貿易使外來害蟲隨木製品、種子、苗圃植物、與木材包裝進入各國,氣候變遷則使以前不適生存地區成為害蟲溫床。據統計,每年至少3,500萬公頃林地受蟲害侵擾,全球暖化也使害蟲繁殖力提升,並提高越冬機會。該指南建議各國謹慎把關、改善林地管理與伐木及運輸作業,並建立國際標準,以確保林業產品運輸的安全性。
西班牙政府通過全國空氣品質改善計畫,包括90項具體措施,重點放在道路交通排氣,以解決持續過高的二氧化氮和懸浮微粒濃度。計畫將加強定期車輛檢驗、實施都市低排放區、確保路面更加清潔、降低速限、與提供購買環保車財政誘因。馬德里和巴塞隆納一直很難達到歐盟在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空氣品質標準。政府也就管理測站推出新程序,旨在防止市政當局以關閉某些測站方式,降低污染程度數據。
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致力發展安全、永續、可獲利的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AD)產業,並實施AD創新計畫(Driving Innovation in AD, DIAD)等一系列方案以達成目標。第一個方案將對所有的AD進行優化,讓處理過程更好、更快、更便宜,並提高獲利企業的數目。第二方案將挑戰成本,為小型及鄉村地區AD業者及其相關的前處理及後處理廠,研究不同技術選項。最佳選項將進一步進行可行性分析,找出最具效益及潛力者進行試行。
專家指出埃及年產稻草約3千萬噸,燃燒稻草產生之污染,占秋季空氣污染42%。過去10年來,政府向農場收購稻草製成肥料,但壓縮及打包稻草的成本過高,非永續作法。科學家目前嘗試將稻草製成活性碳及天然纖維塑膠合成材料。埃及活性碳需求達5千到1萬噸,但中東地區並無工廠生產,且自中國進口一噸活性碳需花費1,500美元,而1噸稻草可製成半噸活性碳。專家已完成測試,現正設法將稻草發展為活性碳產業。另一專案則利用稻草製造紙漿,並避免其他技術會產生的典型污染物,已申請專利。
美國環保署(USEPA)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NRCan)簽署協議,將建立兩國商業大樓能源效率監測及評估共同平台。統合作法使USEPA現有的能源之星管理軟體Portfolio Manager,亦能追蹤並評比加拿大的商業大樓能源效率。能源之星Portfolio Manager資料庫含有美國超過25萬棟商業及機構建築的資料,涵蓋270億平方英呎,未來將提供兩國政府具體且可量測的商業大樓節能及溫室氣體減排資訊,該工具將就加拿大發展適用的能源效率量表,及納入加拿大的參考數據,如天氣、能源、排放係數及排放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