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第一次南澳南溪田野調查
☆時間:104年10月9日星期五06:30-19:32。
☆地點: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南溪流域。
☆名稱:2015「南澳地區防災教育氣象災害之教材開發研究」。
☆參與人員:李思根老師(主講)、張志彰、吳志明、許心寶、李勝雄校長、王麗萍校長、楊志文等7人。
☆活動流程:
時間 | 地點 | 觀察重點 | 備註 |
0605 | 北投家中 |
| 0631捷運民權西路站志彰車。雪隧、蘇花大塞車。 |
1034 | 澳尾橋 | 曲流、蘇花改隧道 | 1109離開。 |
1113 | 武塔隧道南口 | 隧道工程 | 1129離開。 |
1144 | 觀音隧道北口 | 隧道工程、水脈引流 | 1206離開。 |
1239 | 鄉味津海產餐廳 |
| 午餐至1312。 |
1329 | 南澳生態旅遊服務中心 | 陸塹 | 1345離開。 |
1349 | 無名溪前曲流 | 曲流、河中洲、階原 | 1410離開。 |
1422 | 腱狀丘曲流 | 劇場河階、腱狀丘 | 1438離開。 |
1442 | 近金洋村 | 腱狀丘最佳視點 | 1459離開。 |
1505 | 往神秘湖岔路口 | 山間網流、三角末端面、河蝕洞 | 1524離開。 |
1529 | 金洋國小 | 植物生態 | 1536離開。 |
1541 | 那山那谷營地 | 變質岩類、變質構造 | 1554離開。 |
1603 | 南澳南溪 | 凍玉採集 | 1632離開。 |
1932 | 捷運民權西路站 |
| 解散賦歸。 |
☆教學紀錄:
氣象新聞說是鋒面雨,我一看到地面天氣圖就知道慘了。
紅藍圖形交錯的滯留鋒,雨會下三天。
尤其我們今天踏查的地點是迎風面的宜蘭,
看來今天整天相伴的都是下不完的雨了。
雨天跑野外,就算颳風下雨也要照既定行程進行,這才是地質人本色。
我準備了一雙布鞋、一雙雨鞋、一雙拖鞋、一把雨傘、
一頂斗笠、一套換洗衣物,
滯留鋒,我們來了!
志明分享:黑水虻,聯合國認定為資源型昆蟲,
吃廚餘(蚯蚓不吃油)、吃大便,蛋白質可做飼料,
若要給人食用,則餵食燕麥,以製作肉排。
還分享了許多野外觀察、飼養小動物的趣事,
其公子偉民常帶領夜間觀察活動,期待能有機會參與同行。
今天是老天爺眷顧的一天,
剛開始在澳尾橋斜風密雨,之後一站一站雨勢漸小,下午轉為陰天。
順利完成南澳南溪田野調查的記錄。
【圖1 南澳南溪田野調查地圖 衛星影像取材自Google地圖】
澳尾橋
1. 向南眺望:
A. 右側:由左至右分別是南澳南溪河道、堤防、廢棄的村道。
a.村道比河道高,排水排不出去。
b.現在的澳尾橋更高了,往上游看,以前的河階(莎韻紀念公園附近)很高。
B. 引流渠道:前方為一個曲流地形,施工單位擔心洪水侵蝕公路(切割坡),所以在河中洲挖了一條臨時性的引流渠道(河中洲另一端也有一條引流渠道)。
C. 三角末端面:可能為早期海蝕造成。
D. 蘇花改隧道:
a.右側為武塔隧道北口,先把上面岩壁切掉,再做格樑,以保護邊坡。格樑上有錨釘,小的叫做岩釘,用10 號以上的鋼筋插入岩盤固定;大的叫做地錨,由數條鋼腱組成,插入岩盤固定。此處可見岩釘。
b.左側為觀音隧道北口,利用開挖觀音隧道的廢土將車道墊高,再接到觀音隧道內。
E. 水泥預拌廠:三個圓柱高塔(綠色)是水泥儲存槽(水泥倉),提供蘇花改工程的混凝土。
F. 消波塊:保護葉家香休息站。
2. 向北眺望:
A. 田字型水泥設施:原始用途不詳,後方以挖土機挖出一個水坑,用來抽水,施工時不斷在路面灑水,降低飛沙走石。
B. 建議:此處視野景觀佳,但砂石車、遊覽車車速快且絡繹不絕,往往橋面震動連連。李老師建議可在橋側做一適合人行的便道,以利戶外教學及觀光客使用。
C. 河道左側:觀音隧道廢土墊高的車道,接入武塔隧道內。但此處是個大曲流,該處剛好是切割坡,洪水來時會後退,所以廢土車道前方又建一堤防保護。但是李老師認為高度不夠,遇到豪大雨時堤防會被沖刷、危及道路,所以曾建議施工單位該處堤防需加高。但施工單位說加高很難,補救之道是再做一道堤防,也就是堤中堤,用二道堤防來防水。
D. 河道右側<span style="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