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之9-2) 101緊急應變危機處理小組計畫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未分類

宜蘭縣南澳鄉金洋國民小學緊急應變危機處理小組計畫

100823日修定

 

壹、依據:

一、宜蘭縣政府9035日府教國字第023048號函辦理。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

三、教育部90321日台90012997號函辦理。

四、金洋國小學學童緊急傷病處理辦法。

五、金洋國小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第二十八條及三十條辦理。

貳、目標:

一、加強維護學生校內校外活動之安全及確實掌握學生動態,避免事故傷害發生,以確保校園安全。

二、當遇到學生或校園內發生緊急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時,能及時適當救治、醫療及照顧,確保學生安全。

三、適時舉辦防災、防震、意外事件、校園暴力、反霸凌、午餐中毒等緊急應變演練及各項宣導,以提高學生防範警覺意識及危機應變處理能力並落實防範機制。

四、確保校舍校地設備及遊戲器材使用之安全。

參、校園危機管理原則:

一、事前規劃:(預防與準備)

二、事發處置:(掌握三快原則--發現快、處理快、反應快)

三、事後檢討:(經驗與教訓)

肆、校園危機的種類:

一、天然災害:如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

二、公共安全:如食物中毒、疾病傳染、爆裂物、建物倒塌、實驗安全等。

三、暴力犯罪:如互毆械鬥、恐嚇勒索、綁架、性侵害等。

四、對立衝突:如組織內外之衝突或對立等。

五、意外事件:如車禍、緊急傷病、旅遊意外、交通安全事故等。

六、其他:如藥物濫用、自我傷害、攜帶武器等。

伍、實施要點:

一、建立嚴密速捷通訊聯絡網:

建立班級家長電話聯絡網名冊,要求導師務必隨身攜帶,並裝訂全校總冊四份,分別存放校長室、教導處、總務處、導護。

二、加強安全教育訓練與宣導工作:

(一)加強教師安全知能訓練,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教學,將緊急應變危機處理程序融入課程,以指導學生提高警覺,保護自己安全。

(二)利用親職教育活動對家長宣導安全教育重要性,以建立共識。

三、定期檢視與維修週邊環境、防火設施及廚房、遊戲區等設備

校區內坍陷、凹凸、顛簸、破舊教室、遊戲器材損毀等危險處,注意填補整修,以防範未然。

四、危機發生應採取之措施:

(一)本縣統一宣布停課時,通知導師透過電話聯絡網轉達學生不必到校消息。組長以上行政人員仍應到校處理有關事宜,到校學生集中一處指派專人妥為照顧,並逐一聯絡家長到校接回或由學校派人護送回家。

(二)本縣未統一宣布停課時,校長得視實際狀況決定是否停課。宣布停課或提前下課時,已到校學生由導師負責逐一聯絡家長到校接回或由學校派人護送回家。

(三)校區內天然災害或意外災害所造成器材設備毀損及危險處,應設置警告標誌,禁止學生使用、接近,校方應及時修護以策安全。

(四)校園意外事故發生或有毒物質引起的意外事故,災情或傷害嚴重時應通知警察單位協調有關機關積極進行救援工作,校方並儘速向教育局報備。

(五)學校午餐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嚴重時,應通知119聯絡地區緊急醫療網,除了登錄中毒學生姓名、病情,還需保存當時的食物、嘔吐物、排泄物等檢體。

五、校內危害物質之使用現況與管制措施:

編號

名稱

存放

地點

危害性相關資料

保管人

廢棄管制

1

農藥

除草劑

工具室

1.誤食會造成消化系統傷害。

2.碰觸會造成皮膚紅腫。

3.傷眼會造成視力不良。

工友

1.專人負責保管

2.使用前提出申請

2

鹽酸

消毒劑

保健室

校護

3

瓦斯桶

廚房

宿舍

使用不慎會造成氣爆及火災等危險

廚工

養成使用後隨時關閉及隨時檢查習慣

4

酒精等實驗材料

自然

教室

燒燙傷或有毒溶液腐蝕皮膚

 

教具管理人

統一管理及建立使用登記規則

六、安全教育宣導:

(一)定期宣導:每學期於彈性課程時間安排各項有關安全教育之教育宣導,增進學生應變的能力。

(二)融入課程: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將安全教育之相關課程融入,並不定時的演練,以落實安全教育。

陸、危機處理小組應採區之應變措施:

一、面對意外事件的態度:

(一)保持冷靜、控制情緒

(二)臨危應變、運用智慧

(三)爭取時效、動作迅速

(四)指揮協調、通力合作

(五)堅守崗位、勇敢負責

(六)開誠佈公、溝通協調

(七)全力救援、完成善後

二、意外傷害的程度區別:

(一)輕度傷害:指健康中心可以處理者。

(二)中度傷害:指健康中心可初步處理但仍需送醫者。

(三)嚴重傷害:健康中心無法處理者。

三、緊急應變的處理步驟:

步驟一:迅速研判並決定應立即採取的正確處理步驟

步驟二:1.立即保護受傷害者

          2.給予傷害者必要的急救或送醫處理

          3.排除造成傷害的來源

          4.控制災害狀況

          5.尋求協助或報案管理

步驟三:1.通知家長或相關人員

        2.通報有關單位

步驟四:1.召開緊急會議,研商後續處理事宜

        2.適時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3.做必要的公開說明,說明事項有:事情經過、處理態度、及處理方式

步驟五:1.探視並慰問受傷害的當事人

        2.配合有關單位或人員,進行意外事件原因的鑑定

        3.查究疏失責任的歸屬

        4.處理理賠及賠償事宜

        5.執行必要復建事宜

        6.展開善後重建工作

四、受傷害者的保護、醫療或災害情況的控制:

(一)受傷者的立即保護與醫療:

          1.立即保護與安撫受傷害者

          2.對受傷害者施以必要的急救處理

          3.將受傷害者送醫救治

         4.避免對受傷害者造成二度傷害

(二)有效控制災害的情況:

         1.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如:報警、疏散、隔離、控制

         2.坦承溝通以化解疑慮並爭取援助

五、救護網路的運用:

(一)平時將緊急救護的電話號碼,貼在電話上,以備急需

(二)撥一一九求救

(三)運用學校鄰近衛生所的力量,進行緊急救護工作

(四)就近利用社區可用資源或請社區機構協助

六、與家長、有關單位的聯繫方式與時效:

(一)善用緊急連絡電話:如學生家長、主管機關、醫療機構、警政單位等

(二)多管道迅速聯絡家人與有關人員,清楚告知事情經過及可支援配合處理事項。

(三)如為集體事件如午餐食物中毒,請導師分頭進行聯絡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left: 42pt; text-indent: 2.95pt; line-height: 20pt; mso-char-indent-count: .21; mso-para-ma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