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廚餘回收並有效利用
100年度員山國小校園廚餘、落葉回收再利用堆肥化計畫
一. 計畫目標:
1. 讓校園內的廚餘、落葉仍可以藉由自然環境的途徑,進行物質循環,達到資源回收、節能減碳的效果。
2. 藉由動手參與,使師生皆能深刻體會資源回收「化腐朽為神奇」的妙用。
3. 由不同的堆肥處理方式後,再經過觀察記錄,啟發學生的好奇心,並培養科學態度。
4. 肥化校園內花圃及菜圃土壤。
二. 計畫工作內容:
1. 參與對象:全校班級23班,學生人數共527人。
2. 廚餘、落葉回收方式:廚餘大部分由養豬戶回收,少部分作為堆肥之用,廚餘堆肥場位於體育館後方農園,落葉則以堆肥為主,堆肥場位於操場旁側水黃皮樹下。
三. 每日回收量:
1. 廚餘每日回收量約100公斤(包括湯),部分用於農園堆肥。
2. 落葉每日回收量約5公斤。
四. 堆肥化流程:
1. 密封式:首先將不織布袋放入廚餘堆肥桶中,廚餘桶下方必須有排水設備,再舖上3~5公分之壤土,於壤土上方舖上若干廚餘,廚餘必須瀝乾,切成小塊,將廚餘回收桶密封,約一個半月後,熟成之有機堆肥即可進行運用。
2. 開放式:在樹木周圍以水泥磚塊圍出一圈區域,此區除可讓學童將落葉集中外,並可提供樹下乘坐位置,可觀察樹下生態、可談心、可乘涼,累積一定高度後就放入堆肥箱,混入腐植土攪拌;這種方式瀝出的水分直接進入菜圃、花圃的土壤,作為施肥之用。
五. 堆肥後成品再利用方式:
1. 密封式:放置一、兩個月成為液肥,由廚餘桶下方排出,再稀釋倒入學校的花圃及教學農園使用。
2. 開放式:在處理過程中較易讓小朋友看到不斷累積的成果,在本校教學農園的課程中,小朋友親手將落葉堆肥和廚餘堆肥的成果運用於花園、菜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