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宜蘭縣員山鄉員山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99.1.1~101.12.31)

宜蘭縣員山鄉員山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99.1.1~101.12.31)

  計劃依據

一.行政院81環字第36451號函核定『環境教育要項』。

二.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9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加強宣導,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三.參酌本校實際狀況擬訂。

  計劃目標

一.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當地特色之永續學校。

二.加強學校進行環境教學,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提升環境責任感。

三.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養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廢之生活方式。

四.促進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理念,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產生環保行動。

  實施原則

一.環境教育之對象是全民性的,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外,亦應對社區民眾實施環境教育。

二.環境教育之過程是永久性的,學校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應重視其持續性,兼顧學前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層次。

三.環境教育之內容,應注重目前環境及未來可能發生之問題,使學生知道環境良窳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以突顯環保的重要性。

四.環境教育是一門隨機教育的學科,學校應適時或配合各項學科教學,俾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肆實施內容

一、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一)訂定(修訂)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1.訂定(修訂)並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3.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二)執行永續學校環

1.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2. 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

(三)發揮環境保護小組組織功能

1.成立『環境保護小組』

(1)由校長、主任、相關組長、各學年代表及有心參與的教職員組成。

(2)每月定期開會檢討環境教育實施情形,落實推動環境教育。就自然資源、公害防治、垃圾危機、社會衝擊等蒐集資料,供教學參考。

(3)透過隨機教學、學生早會、級會、週會、家長會、親職教育、各種活動等推展,溝通觀念,以增進愛護環境及保護環境之情操。

2.辦理『廁所評比競賽』定期考核廁所環境整潔,並請工友定期巡視校園環境。

3.成立『班級環保小組長』工作小組,協助班級環保工作情形,資源回收日執行回收物回收工作。由糾察隊檢查。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一)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1.鼓勵學校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二)開發環境教育教材

1.鼓勵各級學校設計環境教育教案,分享教學資源。

2.鼓勵成立跨校聯盟,結合地方鄉誌、村史,編撰推廣環境鄉土教材及戶外教學。

3.設置環境教育網頁、環境教育宣導專欄及場所,推動環境教育數位典藏,以供各界及學校共享。

4.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及「教學農園」設置,提供教學。

(三)舉辦環境教學活動

1.學校依不同年級自行設計及運用教育部或環保署等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教案及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一)舉辦環保競賽及會議

1.舉辦環境地圖繪製、攝影、辯論、徵文、戲劇、網頁、海報、有獎徵答及教學觀摩等活動。

2.舉辦環保教育宣導、研習會及工作坊等。

(二)落實校園生活環保

1.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含參考書、制服、學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辦公室做環保及節省資能源等。

2.鼓勵學校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省水省電器材。

3.落實綠色採購方案,並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4.鼓勵學校成立環保社團或組織,進行校內外環保工作。

5.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校園環保服務工作。

四、普設環境教育設施

1.鼓勵學校戶外教學或參觀環境教育場所及環保設施(如環保科技園區、焚化廠、資源回收場等)。

2.鼓勵運用校園及社區閒置空間,設置環境教育學習場所。

 

五、推行工作區分:

  (一)教務處:

1.鼓勵推行團收集有關『環境教育』教學教材,結合縣、廳製作之生態保護之錄影帶與摺冊,以備環境教育

   隨機教學之用。

2.充實圖書室有關『環境教育』之圖書與資料,增進教師與學生對環境教育之認識。

3.教師教學時,適時實施『環境教育』隨機教學,使學生充分了解生態系、食物鏈、自然法則等環境教育之基本原

4.成立「校園及社區學習步道編輯小組」,編輯「校園及社區學習步道-拈花惹草篇」,及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有「一年級員山探險隊」、「二年級員山夢想家」、「三年級環保小尖兵」、「四年級員山服務隊」、「五年級我是在地員山人」、「六年級員山小小解說員」等環境教育教案。

5.辦理「教師生態研習」。

6.教師設計學校本位課程「一下校園拈花惹草」、「五上員山公園淨山活動」、「六上雙連埤自然探索」、「六下員山主題研究」等環境教學活動。參加「綠色學校」,提報分享環境教學活動。

7.電腦輔助環保教材提供教師配合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領域進行教學活動。

8.辦理師生、家長環境教育活動。

9.舉辦「員山公園淨山活動」參與校外環保服務活動,並舉辦「化腐朽為藝術」活動。

 

  (二)學務處

1.期初、期末舉行全校大掃除,加強環境衛生整潔。

2.舉辦校園環保選拔活動,產生環保小組長學校代表。

3.每月配合路跑由高年級各班輪流參與員山公園的清潔工作。

4.舉辦:環保常識競賽、讀書心得寫作、專題作文、利用廢棄物製作美勞作品等各項宣導比賽,以及演講、書法、標語製作、戲劇表演等藝文活動以發表個人環保作法及技能,美化人生,優美作品得頒發獎品以資鼓勵。

5.辦理校外教學時,應以環境教育為重點,如:以蘭陽海岸保護區、利澤焚化垃圾場、福山植物園、無尾港生

     態區、綠色博覽會、步道…..等校外教學之地點,使學生確實體會人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進而建

   立人與環境之間的倫理關係。

6.實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分為:可燃性垃圾,不可燃性垃圾,有毒性垃圾,資源性垃圾等四大類,除可

     指導學生減少製造垃圾量,亦可指導學生了解資源再利用之道理,以減低垃圾之壓力。

7.月末將各類資源回收量編列成表呈報鄉公所。     

  (三)總務處

1.注重校園景觀整體規劃,加強學校美化綠化工作,展現環境教育積極面。

2.新建校舍充分使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省水器材」等節約能源設計

3.加強保護校園環境安全設施暨水電管制,做好校園安全及省水省電各項措施。

4.校園1/3水龍頭裝設省水水龍頭,廁所清潔以保持地面乾燥清潔,減少用大量水沖洗,並宣導清潔用水再利用於澆花。

5.飲用水體委由自來水公司定期檢驗,檢驗報告貼於飲水機旁明顯處。

6.寬籌經費,配合環境教育之執行,適時提供各項器材及資源。

7.午餐廚餘每日回收,提供鄉內養殖戶使用。

8.落實綠色採購方案,並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

  (四)輔導處:

1.針對破壞校園整潔之學童,予以個別詢商輔導,強化環境教育。

六、本計劃經校務會議通過,校長核可公佈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長:陳林庚               學務主任:張棟正                體衛組長:黃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