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南澳國民小學彈性課程~【 南澳嶺 】素養導向學習活動設計
課程名稱 | 泰雅主食料理 | 設計者 | 鄭轅緒老師 | |||||
實施年級 | 四年級上學期 | 總節數 | 共5節,200分鐘 | |||||
課程類型 |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 | |||||||
課程目標 | 能瞭解泰雅族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及烹飪方法,珍惜物資和善用物資。 | |||||||
核心素養 |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自-E-C1 培養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 綜-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 活問題。 綜-E-C3 體驗與欣賞在地文化,尊重關懷不同族群,理解並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原-E-A3 以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觀點,培養使用族語的能力,藉此充實文化經驗,並認識民族文化精神及內涵,培養創新思維。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社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自- ah -Ⅲ-1 利用科學知識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綜3d-Ⅲ-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 ||||||
學習 內容 | 社Cb-Ⅲ-2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臺灣的歷史變遷。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 世界其他 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綜-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 |||||||
學習目標 | 1.認知:能認識泰雅食用植物-番薯的相關知識。 2.技能:不論是用畫的或用說的,能向人介紹表達泰雅食物文化之美。 3.態度:能喜歡和認同泰雅美食的文化。 | |||||||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 社會、自然、綜合、資訊。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參考資料 | 泰雅族南湖大山原住民族教育中心自編教材 | |||||||
學習活動設計 | ||||||||
週次 | 主題 | 學習活動內容 | 節數 | 評量方式 | ||||
十二 九 ~ ~ | 活動一: 泰雅主食 地瓜 | (一)課前準備 1.老師:教師準備:一盤泰雅美食(番薯)。 2.學生:記錄本、鉛筆。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教師說明泰雅族祖先因為物資缺乏,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做出許多傳統的泰雅美食,例:番薯。 2.利用ppt介紹番薯的生長環境,及植物特性。 3.教師利用網路影片介紹番薯可製成那些食品、吃番薯對健康的幫助,並票選最愛食物。 4.讓學生發表印像中番薯可作成那些食品,包括薯片、番薯稀飯、甜品(拔絲番薯)…等等。
1.評鑑學生對於泰雅主食番薯的常識。 2.教師回饋及講解今日上課重點。 | 2節 | 實作評量 | ||||
十 二 | 活動二: 泰雅地瓜瘋 | (一)課前準備 1.老師及學生事先討論並準備泰雅美食番薯的材料及烹飪器具。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教師邀請當地泰雅耆老來說明示範烹煮番薯製作過程。 2.耆老解說及示範烹煮番薯方式: (1)番薯粥(2)氣蒸番薯(3)烤番薯(4)水煮番薯。 3.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各項番薯食譜烹煮,老師及耆老從旁協助。(讓學生建立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總結活動 1.能夠利用團體實作來烹煮泰雅主食。 2.評鑑學生是否可以認識及烹煮泰雅主食。 3.教師回饋及講解本單元上課重點。
| 3節 | 實作評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