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二-1-10三年級教學模組-跳躍的Mi下

宜蘭縣南澳國民小學彈性課程~憶想起 】素養導向學習活動設計

課程名稱

跳躍的~Mi

設計者

楊衣珊
老師

實施年級

三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

共19節,760分鐘

課程類型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

課程目標

透過參觀拜訪南澳工作坊活動,讓學生能瞭解南澳社區的發展,也藉由一些傳統的農作物可以被多元的發展,也透過編輯,手作的課程讓學生更深入與社區連結及增進親子關係。並在未來培養小小導覽員。

核心素養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自-E-A3

具 備 透 過 實 地 操 作 探 究 活 動 探 索 科 學 問 題 的 能 力,並 能 初 步 根 據 問 題 特 性資 源 的 有 無 等 因 素,規 劃 簡 單 步 驟,操 作 適 合 學 習 階 段 的 器 材 儀 器 科 技 設 備 與 資 源,進 行 自 然 科 學 實 驗 。

國-E-A3

運 用 國 語 文 充 實 生 活 經 驗,學 習 有 步 驟 的 規 劃 活 動 和 解 決 問 題,並 探 索 多 元 知 能,培 養 創 新 精 神,以增 進 生 活 適 應 力 。

國-E-C2

與 他 人 互 動 時, 能 適 切 運 用 語 文 能 力 表 達 個 人 想 法,理 解 與 包 容 不 同 意 見,樂 於 參 與 學 校 及 社 區 活動,體 會 團 隊 合 作 的 重 要 性 。

藝-E-B3 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 以豐富美感經驗。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3c-II-2
透 過 同 儕 合 作 進 行 體 驗 探 究 與 實 作 。

學習

內容

Ad-II-1

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

工合作的關係。

綜-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學習目標

1.認知:能透過參觀工作坊的活動了解運用地方產業的發展。

2.技能:不論是用畫的用說的或是用寫的,都能夠清楚介紹表達泰雅精神。

3.態度: 能透過共作的方式,培養團隊合作及認同自己的身份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社會、自然、語文藝文。

教材來源

自編。

參考資料

學習活動設計

週次

主題

學習活動內容

節數

評量方式

1-5


~

~

活動一:

參觀南澳工作坊

(一)課前準備
1.老師:收集關於南澳工作坊的資料。

2.學生:記錄本、鉛筆。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播放關於介紹工作坊的小影片。


什麼是工作坊?裡面有哪些資源呢?

請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並討論


2.工作坊對社區有何幫助?

討論:參觀的注意事項?工作坊的特色?

3.擬定參觀計畫與流程。學生: 紀錄本鉛筆。

4.參觀南澳工作坊。學生: 紀錄本鉛筆。

5.
焦點討論法。


教師發下學習單並請學生討論後,小組分享。

(三)總結活動

1.評鑑學生對工作坊的認識及實習導覽員。

2.教師回饋及講解今日上課重點。

4

實作評量

5-10

活動二:

Mi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
1.老師事先及學生討論並蒐集小米成長的的資料。

(二)主要內容/活動

1.問問學生上學期我們所栽種的植物是?


請學生分組討論並透過照片分享紀錄的過程。2.教師提問: 小米的收成時間是?
它可以如何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呢?

3.問問小朋友,從工作坊中看到小米所製成的東西有哪些呢


請學生分組討論及分享。

4.戶外體驗。收成小米後,並邀請父母一起參與搗小米的活動。

(三)總結活動

1.能夠利用電腦及投影機介紹小米的成長過程。

2.教師回饋及講解本單元上課重點。

5

實作評量

10-15

活動三:

Mi的童詩集

  1. 準備活動:

*教師:

教師引導學生創作Mi的童詩集。


工具材料:剪刀、雙面膠、進口紙張、珍珠板。

(二)主要內容/活動

1.教師提出問題:小朋友,你有看過童詩集嗎?你知道什麼是童詩集嗎?童詩的形式?


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準備一些有趣的童詩集給學生觀摩。


如:魚缸裡的貓(釀出版


你知道怎麼編輯詩集編輯嗎? 它們怎麼排版的呢? 那我們要如何編排我們上學期所寫的詩集呢?

如何用文字設計封面呢?

透過上學期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如何把詩集編輯。

3.學生進行童詩集的編排及封面文字的創作。

4.進行作品優點大轟炸,選出最佳創意家。

請學生評比並發表作品內容。

5.將完成作品用數位相機拍攝下來,讓大家欣賞。

請學生把作品集編排完成後,放置在班級。

(三)總結活動

  1. 成果發展
  2. 教師回饋及講解本單元上課重點。

5節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15-20

活動四:





一、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透過影片的播放,讓學生認識植物的特性並介紹哪些植物可以做成染料和展示各種植物染的成品。

二、發展活動:

1.介紹適合做植物染的植物。
*構樹(鹿仔樹:客家話) *梔子花
*榕樹
*膠蟲:

2.發下構樹的枝葉、梔子花的種子、榕樹的葉子、膠蟲,
讓學生觀察並上網查說明各種染料植物的特性。

3.發下染布材料。
並介紹染料製作的流程。
煮染料並過濾。

教師示範:介紹絞染圖紋與布的
綑綁法、扇形摺法、△形摺法、方形摺法、雲紋綁法、同心圓綁法…等

4.體驗並讓學生發揮創意,利用所學的技法來創作。

5.教師說明封面、封底的製作
流程和技巧。

(三)總結活動

  1. 成果發展
  2. 教師回饋及講解本單元上課重點。

5

實作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