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國民小學106年度節能減碳源措施實施計畫
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國民小學106年度節能減碳源措施實施計畫壹、實施依據:一、宜蘭縣國民中小學106年度環境教育實施計畫。二、 95年5月24日行政院第2991次會議有關加強推動政府機關節約能源指示事項辦理。貳、實施目的:一、為加強推動校內節約能源措施之執行成效,以達成落實節約能源政策,特訂定本計畫。二、配合教育政策,倡導學校節能教育之推動,進而加強師生對節能的共識及對環境關懷的體認,並落實本校人人節約用電、用水,以降低水電費為原則。參、實施原則:一、利用朝會及教師集會,宣導有關能源可貴及節約能源的重要。二、配合教學,隨機實施融入式教學措施,加強節能認知,並有效使用能源。三、由學校擴及家庭、社會,期能全面推廣,達成節約能源之目標。肆、任務編組:一、成立本校「節約能源推動小組」,置召集人1人,由校長兼任;下設組員若干人,由本校教導處主任、學務組長、教務組長、行政處主任、人事、主計兼任之,另置能源管理人員1人,由行政處主任兼任之,負責策劃及督導推動本校各項節約能源措施。二、建立節約能源責任分配區域,由本校全體同仁及師生同舟共濟節能新紀元。伍、實施目標:自103年度起,學校之用電、用水量,以102年度為基期,以逐年遞減為原則,並檢討之。陸、實施事項:一、加強節約能源措施和宣導:(一)、利用集會時加強宣導節約能源之具體作法,並陳列相關文宣提供同仁參閱,以提昇同仁節約能源習慣。(二)、各領域(科)教師於教學時,應結合教材教法,加強對學生的教導,使其經由瞭解、認知,進而發為行動,培養其在家庭、學校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二、空調設備:(一)、視聽教室、電腦教室及管樂教室等設有冷氣空調之場所,其溫度應設定適溫(26~28℃),並視實際需要配合電風扇使用。(二)、離開上述場所應立即關閉電源。(三)、冷氣區域應與外氣隔離且門窗應緊閉,以免冷氣外洩或熱氣侵入增 加空調負擔。(四)、定期清洗冷氣機之空氣過濾網。(五)、定期請維護廠商或保養人員檢視空調主機之冷媒量。若冷媒不足應即填充,以保持空調主機效率。(六)、冷氣機使用超過五年,視實際需要評估汰舊換新。三、照明系統:(一)、採用高效率照明燈具及電子式安定器。(二)、上班上課時,不使用或非必要使用之燈具,應予關閉或維持部分照明,辦公室及教室中午吃飯及午休時間,應將電燈照明減半,以節約能源。下班時,非必要性照明及未在勤之獨立辦公室、教室照明,應予關閉。(三)、牆面及天花板應選用乳白色或淡色系列,以增加光線反射效果,並可減少所需燈具數量。(四)、走廊及通道照明等照明需求較低的場所,可設定隔盞開燈或減少燈管數;需高照度的場所,採用一般照明加局部照明方式。(五)、燈具保養維護方面,依落塵量多寡定期清潔燈具;依燈管光衰及黑化程度更換燈管,以維持應有亮度。(六)、採取分區責任管理制度,依所負責區域關閉不需使用之電燈,並養成隨手關燈習慣。(七)、傳統白熾燈泡逐年汰舊換新並採用高效率燈管(泡)。(八)、依中國國家標準(CNS)所訂定之照度標準,檢討各環境照度是否適當,以及合理之照明開燈數量,並作改進。四、辦公室、教室事務機器:(一)、電腦:選租(購)具環保省電標示與功能之電腦,當其未使用時,可自動進入低耗能休眠狀態;長時間不用電腦時應關閉電源,減少待機耗電損失。(二)、放學下班後,應隨時將辦公室及教室之電器及電腦設備之插頭拔除或將電源關上,以節約能源。(三)、影印機、傳真機、飲水機等: 1.影印機背面之排氣孔與牆面最少保持10公分之距離,以利散熱。 2.勿將機器安裝在空氣不流通或灰塵多的地方,以免影響機器效率。 3.複印前需先設定紙張大小及複印張數,以免增加無效的複印,浪費紙張及電力。 4.設定節電模式,事務機器等停止運作五至十分鐘後,即可自動進入低耗能休眠狀態。 5.長時間不使用之電器或設備,應關閉主機及周邊設備電源。 6.裝設定時控制器控制飲水機之使用時間,關閉非上班時間飲水機用電,以節約用電並維護辦公室用電安全。五、電力系統:(一)、機電設施場所需有良好通風,必要時加裝風扇或空調散熱。(二)、定期檢討合理契約容量值,以減少基本電費支出。六、節約用水:(一)、水龍頭應裝設節水裝置,以節省水資源。(二)、加強隨手關水措施宣導。七、衣著:夏季上班時除特定場所外(以國際禮儀接待外賓之場合、頒獎典禮、國際性會議、宴會等),儘量避免穿西裝、打領帶,改著輕便衣裝。柒、經費:推動本活動經費由上級相關研究經費項下及本校相關經費支付。捌、督導及成效考核:一、各處室主管應負責督導考核所屬推動節約能源措施成效及達成預期目標。二、經評鑑考核,獲評定為執行績優之單位,將予以表揚,其執行有功人員,將建請依規定予以敘獎;獲評定為執行不佳之單位,限期提出改善報告,並接受複評。玖、本計畫於奉核定後實施,並視需要得不定期檢討修正。 承辦人: 王慧玲 教導主任: 賴主生 校長:周文明
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國民小學106年度環境教育計畫
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國民小學106年度環境教育實施計畫壹、理念: 依山面海的校園,就像是一個永續綠環境學習空間,是孩子在自然互動中,進而認識自然、關懷自然和學習自然生命。學校秉持著永續校園工程,落實綠生活,營造友善校園環境。貳、目標: 1、從課程教學著手,加強推動環境教育,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 2、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養成節能減碳和垃圾分類習慣。 3、學生體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重要性,從自身校園延伸周遭生態環境和歷史 文化,積極參與態度與環境行動。參、理念: 1、透過環境制度、空間規劃、環境教育、校園生活等四個面向,擬訂 實施方案與短中長程計畫,達到校園空間的活化、教學環境設施的改 善,並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使其成為學習「永續發展教育」的大教 室。 2、具備使用資源的正確知識、態度,懂得珍惜與節約,落實生活中養成 良好習慣,具備節能減碳的素養。 3、課程和社區融合,體驗探索,學習對生態環境關心,瞭解永續發展的意 涵。肆、學校簡介: 校地面積:400平方公尺,教職員數:14人,班級數:6班,學生數:76人。位於宜蘭縣南澳村社區內。本校位於小山坡上,依著中央山脈,面太平洋,夏季雨量充沛。臨近南澳鄉林務局、國家朝陽步道、永豐農場、朝陽海岸漁港和沾有人文氣息的泰雅文化古道,其學校地理位置環境可提供植物生態、昆蟲生態、有機蔬食栽種和豐富海洋生態教育,帶給豐富學習場所。故結合周遭社區自然、人文文化、資源等和學校特色課程融入,以「泰雅采風、樂活南澳」為學校發展願景,建構生態、循環、節能、健康、安全、人文關懷之永續校園與永續發展教育。 伍、計畫內容項目內容方式 校園環境管理訂定(修訂)並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校園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強化環境教育推動組織之運作效能 推動校際與民間組織策略聯盟。 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校園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定期進行環境稽核及維修工作,強化校園環境自主化管理 規劃及執行永續校園中程改造計畫 設置環境教育空間及設施建置維護有機生態校園,營造生態永續校園。 教室節電能改善 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融入教學(如全球暖化、節能減碳、防(救)災等教育、綠色生活、永續建築、國土保育、河川巡守、水質監測、永續發展、濕地復育、能(資)源教育) 實施戶外環境教學及生態旅遊。 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 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 參加環保有功事蹟表揚活動,如環保有功教師、學生社團、學校、能源績優學校… 編製環境教育有關之著作或刊物 鼓勵成立跨校聯盟,結合地方鄉誌、村史,編撰推廣環境鄉土教材及戶外教學。 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舉辦環保教育宣導、研習會、研討會、讀書會、工作坊 舉辦校園環保教育活動如:環境地圖繪製、攝影、辯論、徵文、戲劇、海報、環保創意設計、展覽…等 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提供教學。 規劃所有員工、教師、學生辦理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推動校園生活環保推行校園源頭減量、禁用免洗餐具、瓶裝水、杯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含參考書、制服、學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跳蚤市場、辦公室做環保 校園種植原生種樹木、有助清淨空氣之盆栽及使用節能器材與設備等。 推動省電節能、節約用水、廢棄物減量、綠色校園等低碳創新與特色校園之相關工作。 落實綠色採購方案,定時上網填報,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鼓勵學校成立環保社團或組織,推動校內外環保工作。 推動教職員生及家長步行、共乘或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及低污染綠色運具,以減少車輛廢氣排放及能源消耗。 定期維護本校「環境教育成果網」登錄環保資訊、新聞,並發布更新本校環境教育活動。 學校營養午餐儘量採購當季、當地新鮮食材,並推動實施每週至少一日「蔬食環保餐」。 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環保服務工作如淨灘、清淨家園、社區環境日…. 陸、永續環境教育推動小組召集人周文明(校長)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各項推動工作,監督檢討工作進程。環境教育課程研發推動組組長:賴主生(教導主任)組員:王慧玲(教務組長) 負責統整研發「永續教育體驗學校」課程計畫之研究發展。環境與永續生活推動組組長:李愛華﹙學務組長﹚ 負責永續校園環保生活等相關環境政策的擬定、檢討、推動。環境空間改造推動組組長:林淑玲﹙總務主任﹚ 協助處理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工程之規劃設計,招標、計畫執行與聯絡等行政工作。社區資源互動推動組組長:賴主生(教導主任)<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消失的河流」橫跨20年的原住民影像分享
「消失的河流」橫跨20年的原住民影像分享消失的河流-莊正原從1994年起至2016年用鏡頭記錄居住在台北新店溪畔溪園路阿美族部落的影像故事,長達20年的紀錄,記錄著阿美族從都市回到原鄉的人生旅程,記錄著都市原住民如何在都市邊緣求生存,如何在傳統與生活的掙扎…
綠繪本、綠遊戲、環境影展在這裡
落實環境教育 了解自己也屬於大自然為什麼會覺得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是重要的呢?或許向自然科老師詢問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多餘,不過老師不光是帶著自己的孩子走進自然,也將大自然帶入教學情境中。這個世界不僅僅是人類生存的地方,也是其他生物棲息的環境,人類大多侷限於自己的生活及習慣,而漸漸地忽略了這片土地上其他的生物,使得人變得「不自然」,忘記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算出你的交通碳足跡
算出你的交通碳足跡根據科學家長年研究,全球暖化的主要成因之一,很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若要阻止暖化加劇,日常行為的修正不可或缺,特別是「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生活全體行為的1/4,可見「移動」減碳的意義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