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水生池植物簡介~風箱樹
風箱樹(水芭樂) 簡介: 瀕危植物,護堤功能強,目前數量不多。因多數以扦插法繁殖,近親繁殖結果,樹較不強健,自行繁殖較不易,因此數量較少,冬山河五十二甲一帶仍存有一段宜蘭縣加以保護的風箱樹護堤。 種植心得: 冬季會全株落葉,春季再長新葉,初夏會開出類似高爾夫球的小花,有香味。初夏易有蟲害,須小心照顧!
風箱樹(水芭樂) 簡介: 瀕危植物,護堤功能強,目前數量不多。因多數以扦插法繁殖,近親繁殖結果,樹較不強健,自行繁殖較不易,因此數量較少,冬山河五十二甲一帶仍存有一段宜蘭縣加以保護的風箱樹護堤。 種植心得: 冬季會全株落葉,春季再長新葉,初夏會開出類似高爾夫球的小花,有香味。初夏易有蟲害,須小心照顧!
華克拉莎 簡介: 世界上最高的莎草科植物,可長到3公尺,種苗取自雙連埤! 種植心得: 耐陰,以本校辦日照的水池環境,仍可種植的時分良好,但因有葉緣倒鉤,不小心以逆向碰觸易受傷,因此管理者時常修剪,以致沒有開花結穗,長相酷似芒草。
緣起 這個水生池,原本在建新校舍時設計為池塘,當時就是在建物中留置一個水泥凹巣,一開始池中僅放置一盆蓮花,並養一群錦鯉。錦鯉需定時給予食物,且池塘的水需經常更換否則很容易變黃及混濁,學校也因此加裝兩個簡易濾水器,但很快就開始癱瘓。 後來與宜蘭社區大的邱錦和老師合作,與自然科老師的協助,從原棲地採集一些珍貴的水生植物,暫放於本校溫室,後由溫室移至此水泥池中,泥土的部份,上面再加蓋赤玉土加以固著,再將植栽種上。池中不在飼養鯉魚,而是以一些小型魚類~大肚魚取代,目前池中生態漸趨穩定,已有生物除原本大肚魚外,有蓋斑鬥魚、小蝦子、蜆、田螺、青蛙,有時還會出現從宜蘭河遷徙過來的螃蟹!管理上也更為容易,只需定期給水、兩三個星期清理一次水綿即可! 管理員:曾淑鈴老師
小風車 簡介: 瀕臨絕種植物,在台灣數量不多,多生長於宜蘭地區。 種植心得: 此種莎草科植物,為本土原生植物,花型比起外來種的大風車草秀氣也耐看。種植時需連根整株種植較易存活。
台灣水龍 簡介: 具匍匐莖,分枝斜上生長,莖光滑、中空,節間有白色氣囊。可直接浮於水面生長,開黃花。 種植心得: 根部若無附著於泥土生長狀況較差,但仍能存活,此水生池因日照不足,水龍較少開花。
紅辣蓼 簡介: 紅辣蓼,是一種可以做為中藥材料的水生植物,宜蘭地區的紅辣蓼花的顏色為紫紅色,花型類似稻穗,開花時很美。 種植心得: 插枝可活,每一節點都有生長點,每一段插枝用枝條約取2-3各節點,較易種活。開花時間為冬季,春季則會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