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_教學與宣導活動_2_社會科水文教案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社會領域課程設計教案

 

單元目標

單元五水文

授課班級

106

授課時間

45分鐘

教材來源

第一冊社會教科書(康軒版)

授課人數

28

教材準備

閱讀相關的書籍及網站資源。

單元目標

1.瞭解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情形。

2.說明水循環的循環過程。

3.認識水系的基本概念。

4.認識流域與集水區的基本概念。

主 題 軸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人與空間

1-4-1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1-4-2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1-4-7說出對生活空間及周邊環境的感受,並提出改善建言或方式

融入議題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教學綱要

教學流程

時間

評量

備註

  1. 水循環

     

     

     

     

     

     

     

     

     

     

     

     

     

     

     


     

  1. 引起動機:將水循環的過程比擬為小水珠的旅行,詢問學生小水珠的旅行經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有何特色、最後小水珠的目的地為何等問題,以吸引學生的學習動機。
  2. 說明水的三態變化,並利用圖1-5-1「全球水量分布比例圖」說明全球水的分布概況,並講解人類可用的水資源比例極少,需好好珍惜。
  3. 利用圖1-5-2「水循環示意圖」,解說降水、蒸散、蒸發、地面逕流、地下逕流等重要概念,並說明水循環的過程,使學生知道水循環過程中有哪些細節。


20



 

 

 

 

 

 

 

 

 

 

 

 


 

 

 

 

 

 

 

 

明白全球水的分布情形。

 

 

 

瞭解水循環的概念與過程。


 

 

 

 

 

 

 

 

 

 

 

 

 

 

 

 

 


 

  1. 水系與流域

     

     

     


     

2-1活動進行:說明水系模型如何完成,請同學先將水系模型圖完成。

2-2利用水系模型說明主流、支流、水系概念,進一步說明河流的水來源—雨滴,落到地表後進入河流的區域稱為流域、集水區的概念。

2-3另介紹分水嶺的概念。

 

~第一節課結束~


25



明白水系、流域、分水嶺及集水區的定義。

 

瞭解流域與集水區的差別。

 

 

 

 

 


 

參考網站:

  1. 水文小百科 http://www.lsprc.ncku.edu.tw/search/knowword/know.htm
  2. 水文資料網路查詢系統 http://gweb.wra.gov.tw/wrhygis/
  3. 水文水資源資料管理供應系統 http://gweb.wra.gov.tw/wrweb/
  4. 水文資訊申請網站 http://gweb.wra.gov.tw/HydroApplication/index.aspx
  5.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6. 永續臺灣 http://www.initiate.com.tw/demo/sdi/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