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教育特色

108-2-1-2-5六年級自然成果

 

主    題

環境與自然資源

融入領域

自然領域

單元名稱

臺灣的生態

教學年級

六年級

教學目標

1.知道臺灣有多樣棲息環境與生物。
2.認識臺灣特殊的自然環境,以及棲息其中的生物。

3.認識臺灣特有種與保育類生物。
4.認識候鳥的遷徙。
5.了解外來種與入侵種,以及其防治方法。

教學活動

活動一:臺灣的自然環境
1.利用課本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臺灣有許多樣貌的自然環境,可以先讓學生從自身經驗開始,例如:海邊、紅樹林、森林等環境,甚至住家及學校的環境中,也有許多生物棲息其中。
2.討論各種環境特徵時,可板書在黑板上,逐一討論。也可預先安排學生查資料,進行分組報告,並配合習作,學習資料整理的方式。
3.透過討論與發表,引導學生認識臺灣的海洋、紅樹林的生態及環境特徵。
4.教師可補充說明,海洋生態系是地球最大的生態系,水深不同,生長在其中的生物也有很大的不同。海洋包括的範圍相當廣,有河口、沿岸區(或稱潮間帶)以及兩者之下的大洋區。
5.溼地共同的特徵就是有水生生物生長,溼地並不一定永久被水覆蓋,可能暫時乾涸,此時生命可能以種子、孢子的形式,或遷移到深水域的方式,來度過這段期間,待環境回復,才又再度欣欣向榮。
6.透過討論與發表,引導學生認識臺灣的森林和高山生態及環境特徵。
7.臺灣的林相豐富,隨著海拔高度不同,棲息環境和生物種類也很多樣化。低海拔的森林中,多為灌木和闊葉林,中海拔則有闊葉林和針葉林混生,高海拔森林以針葉林為主,高山寒原則有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組成的高山灌叢,以及南湖柳葉菜、玉山薄雪草等草本植物。除林相不同之外,棲息其中的生物種類更是多樣,教師可先以課本圖片為主進行介紹,再視情況補充。

活動二:臺灣特有種與保育類生物
1.利用課本圖片或相關網站,認識臺灣瀕臨絕種的生物和特有種。臺灣有許多特有種生物,因為僅分布於特定區域,所以也顯得格外珍貴。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生物因為瀕臨絕種,需要加以保育。
2.教師可先就課本圖片進行介紹,再視教學情況,讓學生作資料蒐集和分組討論,以進一步了解這些生物所面臨的困境,知道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活動三:臺灣的候鳥
1.利用課本圖片或相關網站,認識有哪些候鳥,會隨季節遷徙來臺灣。隨著季節而遷徙的鳥類稱為候鳥,生長在寒冷地區的候鳥,冬天來臨時,為了避開寒冷的氣候及尋找食物,會飛到較溫暖的地區過冬。
2.臺灣有許多種候鳥,教師可事先收集相關影片於課堂上播放,可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四:外來種生物
1.教師先紹外來種的定義,一個地區原本沒有分布,而由人為有意或是無意引入的生物種類稱為外來種。
2.外來種常因農業或貿易行為、具娛樂及觀賞價值、生物防治所需、科學研究所需或原來外來種棲地改變而引入。
3.適應良好的外來種不但可能干擾原生生物的環境,掠奪原生種的食物,有時甚至破壞農作物,造成農民莫大損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並搭配習作相關文章閱讀,了解防治外來種的方法。

教學活動紀錄

課程討論活動

課程學習單

課程討論活動

課程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