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100學年度大同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深耕計畫
一、 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
(二)宜蘭縣100學年度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
二、 緣由與目的
(一)學校藝術與人文教學師資與資源現況概述。
本校為宜蘭縣偏遠小型原住民學校,學生皆為泰雅族。學校目前班級數為5班(九年級成立1班技藝專班),學生數為72位,正式教師共5位,代理教師共4位。其中藝文領域教師僅有一位,且為代理教師,需負擔學校一至三年級的藝文課程,其餘教師皆非藝術相關科系出身。藝文教師方雅韻老師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因此在音樂相關的藝文課程規劃與教學上可發揮其專長,然而在藝文的其他面向則受限於專業程度上的缺乏,且又必須擔任輔導組長,行政事務工作繁重。
(二)學校在藝文領域課程教學上的願景。
本校位處宜蘭縣大同鄉獨立山旁,緊鄰蘭陽溪上游,學校四周山林蓊鬱,自然環境資源豐富,學生皆為泰雅族,在學校的環境特色及學生組成的架構下,連結學校「自信」、「負責」、「卓越」、「夢想」四大願景,學校本位課程規劃長期以「泰雅傳統文化藝術」、「原住民學生特質」及「自然環境」等在地題材作為設計主軸,再依據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規畫藝術領域的各個面向讓學生有學習的機會,發展原住民學生天生的藝術細胞與天份。因此,除了藝文老師本身的音樂專業之外,學校總會利用各種機會提供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等學習主題,期盼藝文領域的發展能突破偏遠山區的弱勢及限制,引進更多元的藝術面向,提供學生體驗的機會,並進而能學習以不同的藝術呈現來記錄泰雅族的傳統之美。
(三)在達成願景中所遇瓶頸或不足。
本校藝文老師的專長為音樂,雖然已積極地參加研習及工作坊來增加不同藝術的知能,但仍受限於專長領域的缺乏,因此學校在推動音樂藝術之外的學習主題時,總會遇到師資不足或資源缺乏的狀況,而無法讓課程更充實,讓學生的學習更豐富。此外,由於學校教師大部分皆非原住民籍,因此要將原民特色文化融入藝術課程,則需要更多部落耆老或專業藝術家來協助。
(四)本計畫方案所欲實現之目的。
在歷經了三年的藝術與人文深耕計畫之後,學校決定回歸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原點,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彌補學校藝文老師的專長領域限制,並規劃三年完整的藝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國中階段能體驗並欣賞各種不同面向的藝術。因此本校100學年度藝文深耕擬定了「泰雅新美學–造型藝術」計畫,主要目標鎖定在學校缺乏的視覺藝術學習主題,希望引進校外藝術家以及校外藝術專業師資,讓學校老師從外聘藝術師資身上學習到更多藝術創作或鑑賞方面的教學手法,並協同藝術家進入教學現場,借重藝術家的現場指導,從七年級學生的基本視覺藝術美學概念建立起,進而提升到八年級的視覺美感造型藝術,讓每個學生都能透過參與「泰雅新美學–造型藝術」計畫的學習主題,體驗並吸收校外藝術家的視覺藝術概念。此外,期望能將此視覺藝術學習主題延續下去,讓每一屆的學生都有機會按部就班地從基礎的美學概念學起,體驗「泰雅新美學–造型藝術」,並感受校園環境之美,運用造形藝術來增添校園美感。
三、 實施內容
(一)將與外聘藝術師資合作的課程內容簡述
「泰雅新美學–造型藝術」計畫,透過引進校外藝術家或校外藝術專業師資,參與學校視覺藝術學習主題的發展。預計結合原有之課程架構,於視覺藝術課程進度時透過外聘藝術家或專業師資的協同,讓七年級學生先建立起基本視覺美學概念,再讓八年級學生透過視覺美學藝術的運用,結合創新造型藝術,以泰雅校園風光及獨立山磅礡氣勢為背景,引導學生探索體驗獨立山下大同國中校園之美,運用各種造形藝術引出活躍校園的靈魂,創造大同國中這個原鄉校園的傳統及創新之美。
課堂活動方式預計有:創作技巧指導、藝術作品賞析、視覺藝術創作、與藝術家深度對話。
本方案係由藝文領域的老師擔任主導,召集外聘藝術家參與課程規劃,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協助藝術家在學生課堂上進行創作技巧指導、創作歷程分享、與學生對話、視覺藝術創作等課堂活動。
課程實施年段與期程及本校教師與外聘師資協同的各教學單元期程如下。
(二)外聘師資進入學生課堂,所進行的各教學單元期程。
外聘藝文師資姓名
| 原任課老師姓名
| 年級/班級
| 教學單元/單元期程
|
待聘
(基礎美術繪畫)
| 方雅韻
| 一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
101年2月-4月
|
待聘
(裝置藝術、造型藝術)
| 方雅韻
| 二
| 1-1 藝術家庭
2-1 具象與抽象
3-2 百變幻象
4-1 文字風華
101年3月-6月
|
四、 預期效益與後續發展
學校原本就缺乏不同領域的藝文師資,預期透過此計劃,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駐校園,帶入多元藝術面向,讓參與本計畫的學校師生皆能感受到藝術氣息,並學會欣賞不同的藝術,瞭解藝術的價值。此外,由於學校藝文師資的缺乏,也期望學校老師能從外聘藝術師資身上學習到本身缺乏的藝術創作或鑑賞方面的教學手法,而藝術家的現場指導,能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對於視覺藝術的基本概念,透過欣賞與創作,體驗視覺藝術與生活環境之間融合之美,並透過與藝術家的互動,形塑泰雅新美學,重新解構泰雅族傳統自然環境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本方案如能順利達成預期效果,將依據學校課程發展願景的路線前進,持續推動視覺藝術的學習主題,讓每一屆的學生都有機會可以體驗及學習視覺藝術之美,並規劃結合「泰雅傳統文化藝術」、「原住民學生特質」及「自然環境」等在地題材,與藝文領域教師及藝術家共同研討將視覺藝術課程與原本的音樂藝術規劃為學校特色課程,永續經營,發展出學校在地特色文化藝術課程,發揚原民學校特色。
五、 本計畫陳縣府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教務處: 會計主任: 校長:
宜蘭縣大同國中100學年度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深耕計畫
【視覺藝術-自編環保袋研習】成果照片
說明:講師在一開始的材料準備中與老師們 溝通顏色的取捨與配色的概念。 | |
說明:講師用實際的示範來引導老師們去學習環保袋編織的技巧。 | 說明:老師們認真地構思與準備自己的環保袋材料。 |
說明:老師們與講師互動分享作品的特色,從中獲取更多色彩運用的想法。 | 說明:大家的作品已漸漸完成,看起來都相當精美有特色。 |
宜蘭縣大同國中100學年度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深耕計畫
【教師裝置藝術體驗研習】成果照片
說明:老師先簡單介紹工具及製作材料,並 分析不同材料的效果。 | |
說明:每個老師都專心地在將自己的面紙盒磨平,方便下一個步驟。 | 說明:老師們開始上底色,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塗著面紙盒。 |
說明:老師示範如何將圖案貼在面紙盒上,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觀看。 | 說明:大家拿著自己的作品與老師的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