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1.結合鄉公所辦理小米體驗營

宜蘭縣大同鄉公所獎補助經費申請書

申請單位

宜蘭縣大同國中

申請

日期

100.05.05

立案字號

代 表 人

姓 名

職 稱

游吉祥

校長

電話

行動

傳真

地址

E-mail

9809611

0911334512

9809711

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泰雅路四段35號

yuki@ilc.edu.tw

連 絡 人

姓 名

職 稱

黃建豪

教務主任

電話

行動

傳真

地址

E-mail

9809611

0932305422

9809711

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泰雅路四段35號

bacon@ilc.edu.tw

計畫名稱

小米文化體驗營

實施日期

100年5月15日~100年10月31日

實施地點

大同國中小米園區

計畫內容

要點說明

泰雅族傳統生產方式為農耕與狩獵,農耕以山田燒墾為主,農作物種植有:小米、旱稻、玉蜀黍、甘薯、花生、豆頪、苧麻和菸草等,其中以小米為主食。在傳統泰雅族的飲食中「醃肉」「小米酒」是宴會、慶典中不可或缺的上品;而小米酒的釀造更因小米的收成一年僅一次,所以只在節慶或有特殊情事時釀造飲用。然而時代變遷,傳統文化已鮮少呈現在日常生活中,期藉由此次小米文化體驗營活動,將傳統泰雅主食-小米之於泰雅傳統生活的關係及其應用於現代美食料理,呈現於校內,讓學生及社區居民重新看見、認識泰雅祖先的生活智慧。計畫內容大致如下:

一、 邀請部落婦女,於已長出小米之小米園區,指導學生、師長一起參與小米成長過程中的農耕管理工作及管理過程中的傳統禁忌解說。

二、 七月邀請部落耆老及社區家長一同參與收割祭,慶豐收。

三、 辦理小米傳統美食DIY活動。

四、 影像記錄。

申請大同

鄉公所補

助經費

新台幣40000元

申請單位自籌經費

新台幣10000元

申請其他政府機關或單位補助經費

新台幣 0 元

計畫經費

新台幣50000元

申請單位

圖 記

(附件二)

宜蘭縣大同鄉公所獎補助經費申請計畫書

壹、計畫名稱:小米文化體驗營

貳、計畫目的:

一、了解小米之於泰雅文化的意涵。

二、了解歲時祭儀活動的來由,進而增加學生對民族之認同感。

三、可以體驗祖先開墾之辛勞,進而使學生更懂得珍惜資源。

四、讓泰雅學子能體驗小米文化的精神

參、指導單位:宜蘭縣大同鄉公所

主辦單位:宜蘭縣大同國中

協辦單位:南山、四季、茂安、英士、樂水、社區發展

協會

肆、實施日期:100年5月15日~100年10月31日

伍、實施地點:大同國中小米園區

陸、參加對象及預計人數:大同國中全校師生暨社區居民預計100

人。

柒、計畫內容:

一、邀請部落婦女,於已長出小米之小米園區,指導學生、

師長一起參與小米成長過程中的農耕管理工作及管

理過程中的傳統禁忌解說。

二、七月邀請部落耆老及社區家長一同參與收割祭,慶豐

收。

三、辦理小米傳統美食DIY活動。

四、影像記録。

捌、經費概算明細表:

經費項目

單價

數量

總價

說明

業務費

外聘講師鐘點費

800元

26節

20800元

部落耆老教授製作小米酒及農耕指導

耆老出席費

1000元

2名

2000元

收割祭典儀式祈福主禮者

場地佈置費

5000元

1式

5000元

活動全銜及場地佈置用

活動材料費

20000元

1式

20000元

鏟子、鋤頭、鐵耙、鐮刀、鋸子、澆水器、水桶等墾地耕種工具及食材

雜支

2200元

1式

2200元

凡前項費用未列之辦公事務費用如文具用品、紙張、資料夾、郵資等屬之

合計

50000元

玖、經費來源:申請大同鄉公所補助經費及自籌款

拾、預期效益:

一、了解祖先豐富的生活文化與內涵,延續泰雅族生命力。

二、了解小米之於泰雅文化的意涵。

三、了解歲時祭儀活動的來由,進而增加學生對民族之認同感。

四、可以體驗祖先開墾之辛勞,進而使學生更懂得珍惜資源。

五、提供學生、老師、家長親力親為,接觸土地、親近自然的場

所。

六、提供師生及家長學習小米釀及美食之製作,增進親子互動。

七、認識傳統泰雅食材,並了解其適合種植的氣候與環境。

八、從過程中感受生產、生活、生態的兼容並蓄,並從感受中引

發感動,再去影響同儕,進而共同喚起環境教育的使命感。

承辦人: 單位主管: 主計: 負責人:

大同國中100年度辦理小米文化體驗營活動成果照片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部落婦女說明小米田除草、間拔方式

部落婦女示範小米田除草、間拔方式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部落婦女指導學生除草、疏苗

學生參與除草及疏苗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校長親自下田示範除草、疏苗

學生參與除草及疏苗

(一)小米除草活動

clip_image007

clip_image008

聘請部落五名婦女協助指導除草及疏苗

除草及疏苗完工

(二)小米收割祭

clip_image009

clip_image010

收割祭儀,校長致詞

部落耆老主持收割祭儀式

clip_image011

clip_image013

部落耆老進行祈福儀式

部落婦女講解收割技巧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5

部落婦女示範採收技巧

師生及來賓參與收割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7

採收成果展示

部落婦女示範傳統去殼技巧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部落婦女示範傳統去殼技巧

部落婦女示範傳統去殼技巧

clip_image021

clip_image022

去殼後的小米

進行搗小米活動

clip_image023

clip_image024

老師體驗搗小米

老師體驗搗小米

clip_image025

clip_image026

老師體驗搗小米

與會來賓及師生品嚐小米糕

(三)小米去穗活動

clip_image027

clip_image029

校長進行去穗動作

主任進行去穗動作

clip_image030

clip_image031

師長進行去穗工作

clip_image032

clip_image033

學生參與去穗工作

學生使用傳統工具進行去穗動作

(四)小米美食DIY活動

clip_image034

clip_image035

邀請講師講解食材運用

製作過程示範及學生參與

clip_image036

clip_image037

所需食材之一

學生參與美食製作

clip_image038

clip_image039

學生參與美食製作

泰雅創意美食-金瓜小米油飯

clip_image040

clip_image041

泰雅創意美食-南瓜菜包和金瓜小米西米露

泰雅創意美食-三色魚丸湯

(五)小米釀活動

clip_image042

clip_image043

邀請講師講解食材運用

製作過程示範及學生參與

clip_image044

clip_image045

學生參與製作小米釀~蒸小米

學生參與製作小米釀~將酒鞠搗碎

clip_image046

clip_image047

學生參與製作小米釀~小米與酒鞠充分混合

clip_image048

clip_image049

學生參與製作小米釀~將混好之小米裝入容器

老師參與製作小米釀~將開水倒入裝有小米之容器

clip_image050

clip_image051

學生參與製作小米釀~將作好之小米酒封口儲存

 

2.數位典藏社團結合師範大學辦理認識部落活動推展

大同國中科普社團課程─「話我家鄉」課程設計規劃

一、 課程架構

clip_image002

二、 課程實施規畫

(一)實施對象:7~9年級學生共12名。

(二)實施時間:99學年度第2學期週四聯課活動(13:55~15:40)。

(三)教學節數:一學期10周,每周2節課,共計20節課。(另有5周新社員課程)。

(四)社團學生分組(暫定):

負責團隊

總計畫

子一

子二

子三

上課教室

實驗教室

電腦教室

家政教室

圖書室

學生名單

許采玲(7;南)

張羽吟(7;茂)

鐘家生(7;英)

江碧蓉(7;英)

陳若妤(7;南)

李彥勳(7;茂)

呂紹華(7;南)

江匯婷(8;英)

林妤琦(8;四)

沈珮瑄(9;四)

依固哈勇(8;英)

王海翔(8;英)

註1:英士末班車為15:15。

註2:學生外出活動希望能有大同老師陪同。

(五)預計訪談部落耆老:

南山部落耆老、牧師等4名

英士社區人士、警員等4名

992大同國中社團活動課程安排

次數

時間

課程

新社員共同課程

民族教育課程

2/24

新社員課程

6位7年級新生

(江碧蓉、張羽吟、許采玲、陳若妤、鐘家生、呂紹華)

拍照(黎目依教學)

狩獵、

編織、

口簧琴(江明清牧師)

3/3

拍照(黎目依教學)

3/10

全國舞蹈比賽

3/17

訪談(舒方、婕妤教學)

3/24

訪談(舒方、婕妤教學)

3/31

第一次段考

4/7

新社員課程

訪談(舒方、婕妤教學)

狩獵、編織、口簧琴

次數

時間

課程

總計畫

子一

子二

子三

民族教育課程

4/14

分組主題課程

12位全體社員

共同 介紹分組主題、相片後製(斌吟、黎目依教學)

狩獵、

編織、

口簧琴(江明清牧師)

4/21

主題一:泰雅文化與建築

訪談大綱編寫

染布簡介、幾何對稱

部落地圖介紹

4/28

訪談南山部落耆老

薯榔染布

訪談英士在地人士

5/5

主題二:建築的形態

訪談資料整理

準備訪談題目

資料整理、繪製地圖

5/12

共同 各組分享目前進度【口頭】(斌吟、黎目依教學)〔審查委員訪視〕

5/19

主題二

小米紀錄整理

藍染原料製作

訪談英士在地人士

5/26

主題三:歷史的演變

圖文撰寫

訪談染布教學教師

資料整理、繪製地圖

6/2

共同 相片後製、ppt海報製作(斌吟、黎目依教學)

6/9

主題三

解說練習

精緻化資料

整合資料與預演

6/16

國語文競賽

6/23

共同 各組分享成果【海報】(斌吟、黎目依教學)

註:黃底代表外出(南山、英士)訪談。

 

數位典藏社團培育課程

本課程的基本理念為,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同時也可以是在地科普知識的生產者。年輕一代的原住民學生如果能透過訪談耆老、整理文物,進而報導原住民的生活智慧,會是較佳的文化傳承方式,也能增進學生語言、文字使用的精緻性。課程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對於在地文化的關懷及介紹泰雅傳統文化的知能,因此研究團隊參與合作學校的數位典藏社的社團課程設計,規劃包含學校文物整理、攝影、作品介紹、訪談、文稿撰寫等課程,希望透過泰雅文化數位典藏的計畫能讓學生透過田野調查來蒐集資料、能將自己的文化(歌謠、舞蹈、傳統技藝)數位化儲存,並呈現於網路上與各界分享。培育課程規劃為二階段,表1呈現99學年度相關的課程安排。

(一) 99年10月~100年4月:學生能透過訪談、攝影、資料彙整、作品介紹等課程,培養其資料保存、整理的能力,並提高其口語表達的流暢度。

(二)100年4月~100年10月:透過傳統建築、泰雅美食、染布、部落地圖等不同主題進行分組活動,各自經驗並整理在地文化與科學智慧。

1 99學年度合作學校數位典藏社在地科普報導人課程安排

學期/週別

日期

課程

主題

講師人數

上學期/四

9/23

攝影

超級攝影師(認識相機)

1

9/30

攝影

超級攝影師(靜物拍攝)

1

10/7

攝影

超級攝影師(動態拍攝)

1

10/21

攝影

超級攝影師(相片後製)

1

10/28

介紹作品

我口說我眼

2

11/4

介紹作品

記憶大考驗

2

十一

11/18

訪談

「訪談」是什麼?

3

十二

11/25

訪談

訪談技巧的運用

3

十三

12/2

訪談

重點摘要、情境模擬

3

十四

12/9

訪談

訪談資料整理

3

十六

12/16

攝影

最佳播放員(ppt製作一)

1

十七

12/23

攝影

最佳播放員(ppt製作二)

1

下學期/二

2/24

攝影

超級攝影師之靜物照

2

3/3

攝影

超級攝影師之人像照

2

3/17

訪談

「訪談」是什麼?

2

3/24

訪談

訪談技巧的運用

2

4/7

訪談

訪談演練及資料彙整

2

4/14

共同課程

課程介紹

2

4/21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建築與環境

子一(小米):小米追追追之問題一籮筐

子二(染布):認識對稱圖形1

子三(部落地圖):揭開部落地圖

6

十一

4/28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尋找夢吉地

子一(小米):小米追追追之耆老的智慧

子二(染布):薯榔染布

子三(部落地圖):尋找部落英雄-A計畫

7

十二

5/5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建築:內與外

子一(小米):小米追追追之小米的故事

子二(染布):資料彙整1

子三(部落地圖):部落特搜

7

十三

5/12

共同課程

超級播放員ppt(進階一)

2

十四

5/19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自己動手蓋

子一(小米):小米全記錄之小米的身份證

子二(染布):認識對稱圖形2

子三(部落地圖):尋找部落英雄-B計畫

7

十五

5/26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探索老智慧:訪談

子一(小米):小米全記錄之小米的家

子二(染布):大菁染布

子三(部落地圖):繪製部落地圖

7

十六

6/2

共同課程

超級播放員ppt(進階二)

2

十七

6/9

分組課程

總計畫(建築):泰雅建築-成果整理:後測

子一(小米):小米全記錄

子二(染布):資料彙整2

子三(部落地圖):We>Me~尋找心中的感動

7

十九

6/23

共同課程

成果發表

2

第一階段為基礎訓練,是將攝影、作品介紹、訪談等課程嵌入數位典藏社的課程中,一共10週,每週兩堂課,共20小時,對象為99學年第一學期原先的6名社團成員。課程濃縮精鍊後針對99學年度第二學期追加的6名七年級新社員進行類似課程,共5週,10小時。課程內容由研究團隊研發,並由研究成員擔任授課教師。攝影課程的重點包括:靜物、人物拍攝技巧,以及相片後製。作品介紹則是藉由圖片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及連貫性。訪談課程的重點有四:(a)能了解訪談的概念、用途,並清楚訪談的程序;(b)能針對訪談主題來蒐集受訪者的相關資料並建立訪談大綱;(c)透過訪談演練來強化「訪談技巧運用」的課程所學並強化學生對於訪談歷程的後設認知;(d)能透過資料彙整來完成傳統文物的簡介。

第二階段的課程是將12位社員分為四組,分別進行傳統建築、泰雅美食、染布、部落地圖等不同主題,目的在提供學生經驗與整理在地文化,並能用適當的方式加以報導。預計自100年4月至6月,各組各有6週的小組課程,以及4週的共同課程。以部落地圖為例,課程內容配合在地資源與文化特色,引導學生將當地動植物生態或各領域之專家奇才等記錄下來,鼓勵學生以多元方式(繪圖、訪談和資料整合等)來呈現,預期可以幫助學生整合在地資源,更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色,引發與促進族裔認同,學習到各學科的價值以及知識間的連結。

附件:數位典藏社團課程教案、學生作品,課程影帶剪輯與相片。

 

 

DSC_0107 DSC_0146 DSC_0284  DSC_0288 DSC_0091  DSC_0073   DSCF9963  DSCF9973 DSCF9856 DSCF9865 DSCF9894 DSCF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