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1-103馬賽國小跳蚤市場及舊衣回收教師研習及學生活動

103學年度宜蘭縣馬賽國小環境教育研習計畫 「跳蚤市場」、「舊衣回收」教學活動之規畫與執行 一、依據 (一)環境教育法及本縣低碳城市規劃構想計畫書。 (二)中華民國100年2月16日府教體字第1000022953號函。 二、目的 (一)符膺環境教育法之實施精神,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環境保護意識,並於教學中落實環境教育。 (二)透過相關環教議題課程活動之規畫與執行,深化教職員工環境教育之積極作為。 (三)參與相關環教主題活動,提升教職員工於相關環教議題教學上之規畫能力。 三、研習時間:民國103年12月24日(星期三)。 四、研習地點:馬賽國小 五、研習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約52人。 六、研習課程及講師 日期 時間 議程 主講人 8:00-8:30 報到 8:30-09:00 跳蚤市場、舊衣回收主題活動規畫與執行 廖婉秀主任 9:00-10:30 參觀各班級跳蚤市場攤位之規畫與經營 各學年主任 七、研習經費:由本校相關經費支出 八、注意事項: 1、請參與人員逕上本縣EIP研習系統報名。 2、本次研習全程參與者核發2小時研習時數。 九、本計劃奉…

閱讀全文二-3-1-103馬賽國小跳蚤市場及舊衣回收教師研習及學生活動

二-2-6-103年馬賽國小6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一個生命地球

103年馬賽國小6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一個生命地球   ㄧ.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六年級 教學群 陳怡如、劉麗美、李宮鳴 吳信和、洪育宗 主題名稱 一個生命地球 單元名稱 永續發展的地球村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利用「山豬學校」的故事說明台灣原住民社會中看待人與自然的方式,再以西雅圖酋長的宣言,點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學習單帶領學生進行生活環境的體檢,建立環境保護的學習歷程。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學生發表由不同的角度思考地球的永續發展,並說出現今自然資源的消耗與破壞,了解自己在地球村所扮演的角色,舉出自己能夠做的努力。課程中對本身有相關的部分學生較能投入,而山豬學校與西雅圖酋長的宣言均能以動畫呈現,學生參與度高。但普遍對於上台發表還是表現較羞澀,分組時老師應適當引導,較不會有表現差異太大情形。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1節說明「山豬故事」與西雅圖酋長的宣言,2節校園體檢活動讓學生充分的實際操作,2節分組討論腦力激盪歸納出主題重點 ,操作時間尚稱恰當。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1.能說出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2.能小組合作觀察探索校園的環境品質 3.能討論議題並歸納出結論 4.能完成學習歷程學習單 5、教學目標…

閱讀全文二-2-6-103年馬賽國小6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一個生命地球

二-2-5-103年馬賽國小5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馬賽順口溜-古早的故事

103年馬賽國小5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馬賽順口溜-古早的故事 ㄧ.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五年級 教學群 王迺淳、張慧瑜、林昇德、 許家瑜、沈天澤 主題名稱 小城故事 單元名稱 馬賽順口溜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1.鍾茂樹老師提供之文史調查資料、ppt簡報檔。 2.學習單。 3.單槍、投影機、布幕。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1.能參與討論並勇於發表看法 2.能了解馬賽順口溜的意思及背後含意。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共160分鐘。 80古早的故事。 80馬賽順口溜。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1.學生能能仔細聆聽與發言。 2.口頭練習…

閱讀全文二-2-5-103年馬賽國小5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馬賽順口溜-古早的故事

二-2-4-103年馬賽國小4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花言巧語-製作校樹名牌

103年馬賽國小4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花言巧語-製作校樹名牌 ㄧ.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四 教學群 蔡立聖、張騰、陳睿澧、張維舒 主題名稱 製作校樹名牌 單元名稱 到校園中尋寶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自然:認識植物各部位 語文: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藝術與人文領域:製作校樹名牌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學習資料的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運用藝術創作活動及作品,美化生活環境和個人心靈。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四節課,共160分鐘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能否專心探討 製作解說牌內容是否正確、精美 5、教學目標 (達成狀況&可能問題與改善)…

閱讀全文二-2-4-103年馬賽國小4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花言巧語-製作校樹名牌

二-2-3-103年馬賽國小三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有機堆肥

103年馬賽國小三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有機堆肥 ㄧ.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三年級 教學群 馮妍蓁、林志學 吳銀竹、林季蓉 主題名稱 單元名稱 有機堆肥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1.學生準備材料:一顆好奇的『心』和活動力佳的『四肢』。 2.教師準備教材:簡報、單槍、投影機。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1.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及敏銳的觀察力,運用五官觀察和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2.了解校園樹葉枯死後的利用價值。 3.藉由接近自然,學習感恩惜福,並愛護環境資源。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3節課(120分鐘)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1.能維護校園環境的清潔。 2.能說出在觀察時的發現。 3.能動手操作堆肥的過程。 3.能完成本學習單的內容。…

閱讀全文二-2-3-103年馬賽國小三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有機堆肥

二-2-2-103年馬賽國小二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綠色校園停看聽

103年馬賽國小二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綠色校園停看聽 ㄧ.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二年級(下) 教學群 陳惠娟、邱慧玲 吳佳蓉、陳嘉凌 主題名稱 綠色校園停看聽 單元名稱 校園大發現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1. 了解校園水生池、推肥區與透水性鋪面之地點位置。 2. 並養成環保的態度與責任。 3. 透過撿拾樹葉,並了解落葉堆肥對自然生態循環的再利用。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學生表現良好,各班都能依進度並配合教案內容完成。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1.時間上的掌握恰當,教學活動教案能順利進行。無論在教師講解或戶外觀察活動都能有充裕的時間。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1.小組討論,並口述發表。 2.小組討論,心得分享。…

閱讀全文二-2-2-103年馬賽國小二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綠色校園停看聽

二-2-1-103年馬賽國小一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永續綠校園

103年馬賽國小一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永續綠校園 ㄧ.學校特色課程各單元教學省思回饋單   年 級 ㄧ年級 教學群 林淑茹、林梅春、 黃仲霙、林佳貞 主題名稱 永續綠校園 單元名稱 校園巡禮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逛校園的路線要事前規劃好,還要注意天候才不致造成參觀時的不便。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學生學習興致高昂,因為學生剛從幼稚園入學,對於未來的學習環境充滿好奇與新鮮感,也急於想要了解這個大環境。帶著孩子逛校園時,有些孩子因為住在學校附近,有些則是住得稍遠,許多孩子會反應說已經來逛過學校,儘管是否因為家長的帶領,亦或是因為哥哥姐姐的就學有機會到馬賽國小,雖然不一樣逛校園的先備經驗,卻同樣對校園有著許多的期待,所以活動進行時,孩子都充滿學習的動力。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教學解說掌控得宜,時間分配十分順利。教學活動設計時將寬廣的校園分成三節課來教學,觀察同性質的一些場所,所以老師可以詳細的介紹,孩子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校園參觀活動安排兩節課,時間充裕,孩子可以從容且有秩序的跟隨老師。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使用口述發表、心得分享、校園巡禮學習單,且藉由媒體播放照片的方式讓孩子在教室內還可以溫習活動內容的情況,因此學生的學習認真態度也是評量的方式之ㄧ。 5、教學目標 (達成狀況&可能問題與改善) 達成教學目標。 6、教學資源 (資源運用說明&及其優缺點)…

閱讀全文二-2-1-103年馬賽國小一年級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成果紀錄~永續綠校園

二-1-6-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6年級

馬賽國小鄉土實察活動與校外教學 *活動名稱 2014宜蘭縣綠色博覽會 *指導教師 六年級教師群(陳怡如、劉麗美、李宮鳴、吳信和、洪育宗) *活動時間 103年4月3日(四)天氣:晴天 *活動目標 1. 灌輸學生綠色環保生活的觀念。 2. 透過團體活動培養合作團隊精神。 3. 教導學生關懷生活環境。 4. 透過實際探訪,認識綠色博覽會傳達的意義。 5.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善待土地。 *活動流程 1.展場參觀: 【迎賓廣場】 【食農綠廊】 【雲天草原】 【微笑聚落】 【農林祕境】 2.了解每個展館所提示的教育意義 3.展館刷卡。 活動省思 今年綠博主張「看見土地新價值」,希望學生重新看到土地原本給予我們的生活意義跟價值,享受食農生活、欣賞可食地景,揮別過去一年的食安危機。 透過參觀讓學生了解,我們取之於大地,用之於大地,是大地滋養我們。疼惜土地,就疼惜我們自己;因為糟蹋土地,受害的除了我們自己,還有世世代代的子孫,和地球上各種生物。…

閱讀全文二-1-6-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6年級

二-1-5-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5年級

馬賽國小鄉土實察活動與校外教學 *活動名稱 2014宜蘭縣綠色博覽會 *指導教師 五年級教師群 *活動時間 103年04月03日(四)天氣:晴朗 *活動目標 1 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的能力。 2 透過團體活動培養合作團隊精神。 3 培養學生欣賞、關懷大自然的情懷。 *活動流程 1.展場參觀: 【迎賓廣場】 【食農綠廊 】 【雲天草園】 【微笑聚落】 【農林秘境】 2.了解每個展館所提示的教育意義 *活動省思 過去一年不斷爆發的食品安全風暴,引起了國人危機意識,更多的人回歸到食用更自然的食物,從土地上長出來的食物。回到自然這個概念在食安危機中看來尤其值得重視,當工業社會帶來了喧囂的生活、加工的食品、污染的環境,以及過勞的加班,我們的心裡也蒙上一層灰暗。但我們沒有失去希望,大自然的經驗給我們啟示:回到綠色生活,而回到綠色生活的第一個認識,就是看見土地的新價值。我們帶著孩子從最裡面的環境教育館開始學習,接著讓孩子透過園區各種主題場館來瞭解宜蘭的土地風情,綠色、人文、環保的理念,令學生們感到認同。 參觀活動照片

閱讀全文二-1-5-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5年級

二-1-4-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4年級

馬賽國小鄉土實察活動與校外教學 *活動名稱 2014宜蘭縣綠色博覽會 *指導教師 四年級教師群(蔡立聖、張騰、陳睿澧、張維舒) *活動時間 103年4月3日(四)天氣:陰天 *活動目標 1. 認識綠色博覽會的會場主題及內容。 2. 培養學生瞭解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3. 培養學生欣賞大自然的情懷。 4.透過團體活動培養合作團隊精神。 *活動流程 一.探索參觀各主題館,並且完成刷卡檢核: 1.迎賓廣場 將園藝設計的概念結合農作物的種植,活化都市生機、活絡鄰里情誼,翻轉城市風貌解構混凝土叢林,建構環境友善的可賞、可食、可依賴的新生態概念。 2.食農綠廊 食農綠廊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綠色飲食與綠色生產的概念 3.微笑聚落 透過具體形象表現出人、環境與土地的連結與對話。 4.農林秘境 以大自然為師,以照顧地球、公平分享為原則,以食物里程為焦點,符合生態經濟倫理的設計,親身營造人重新與自然共生的環境。 5.雲天草原 以充滿泰雅風貌的原鄉山居呈現,其中有屬於原鄉的可愛動物、栽種的農作物、傳統的文物及原鄉建築。 二、分組探索各場館的內容重點。 三、習寫學習單。 *活動省思…

閱讀全文二-1-4-宜蘭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記錄表4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