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811蘇迪勒風災過後重新植樹與救樹活動
1040808蘇迪勒風災颱風過境後,校園內樹木被吹倒許許多多,為搶救校園內被強風吹倒之大小樹,能夠讓它們為校園環境再度繁榮茂密,綠化校園,使校園綠意盎然,搶救樹木不遺餘力。1040811搶救樹木,請園藝公司盡其所能的將能救活的樹木,重新扶正後,再種植於原倒塌地點。一番努力過後,終於讓校園的植栽,一如往常,讓學童們能夠有一個安靜乾淨綠化不危險的校園可以安心學習。
1040808蘇迪勒風災颱風過境後,校園內樹木被吹倒許許多多,為搶救校園內被強風吹倒之大小樹,能夠讓它們為校園環境再度繁榮茂密,綠化校園,使校園綠意盎然,搶救樹木不遺餘力。1040811搶救樹木,請園藝公司盡其所能的將能救活的樹木,重新扶正後,再種植於原倒塌地點。一番努力過後,終於讓校園的植栽,一如往常,讓學童們能夠有一個安靜乾淨綠化不危險的校園可以安心學習。
推行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加強辦理環保標章產品採購,達縣府規定之綠色採購率100% 103年1~3月 達100% 103年4~6月 達100% 103年7~9月 達100% 103年度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加強辦理環保標章產品採購,達縣府規定之綠色採購率達100%
主題:千人種樹與淨山活動 主辦單位:蘇澳鎮體育會,蘇澳鎮國中小共同參與 地點:蘇澳鎮七星嶺山 時間:103年3月9日 在離學校不到3公里處,有一個社區的小山,這個小山叫"七星嶺山"可以遠望整個宜蘭平原,在這裡辦理健行與千人種樹活動,而健走路線便是七星嶺山,凡走過有垃圾,大家都會幫忙撿起來喔! 蘇澳七星嶺入口處 開始爬山囉! 主辦單位有準備許多花苗贈送給參與的社區民眾 新森活運動,清境家園 植哉的發送 全家大小一起登山與淨山
主題:馬賽國小大家一起清掃家園 時間:103年 地點:校園周圍清掃 春夏秋冬,大自然隨著四季更迭,學期初開學後,落葉實在是多到飛到馬路中間,甚至已經影響到周遭住家的環境,為了將落葉掃除,我們每天早上實施全校性的戶外大掃除。馬路上漸漸乾淨囉! 所掃起來的落葉,透過鍾茂樹老師的課程介紹,將落葉帶到各班前面的小花圃,做成了落葉堆肥。馬賽國小教室走道旁高花台,從教學大樓完工後即種植花草,學校希望改變,並能與自然、健康促進領域結合之操作,經與六年級同學討論決定後,進入花台種菜的旅程。蘇澳港國際同濟會馬上送來一車壤土,由學生利用水桶手提到二、三樓,混合學校自製堆肥後,由六年級生親手種植福山萵苣、高麗菜、綠花椰菜、白蒜、青蔥、綠羅曼、紫蘿蔓等,再覆蓋落葉,水分管理則由花台位置之班級負責。因屋簷故,二、三樓的生長各有其差異、且因向光性導致植株生長都斜向光源、不同品項葉菜種在一起的高度差異,這都是自然領域的討論項目。
營造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 目的:在校園的班級花圃種植多種蔬果,讓校園植栽多樣性 地點:各班級教室前的花圃 一樓低年級教室前的開心農場種植,配合落葉堆肥,讓蔬菜植栽能養份充足. 3F教室前的花圃,種植白菜等當季蔬果,每班級前都有不同的花圃種植,配合落葉堆肥種植,希望蔬果植栽能長得漂亮又健康。 從三樓往下看台灣欒樹,四季有不同的面貌喔! 二樓教室前的花圃,各班利用落葉堆肥區的土壤及落葉,讓教室前的植物能夠長得好又壯。 種植可食植物,受到大力推讚! 小黃瓜的成熟,更可拿來介紹給學生,與學生一同享用.
馬賽國小遊樂場種植植栽本校新設學生遊樂場,採行節能綠建材建構學生遊樂設施,並配合遊樂場四週植栽營造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介紹馬賽遊戲場影片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LZWpckyuUg ⓪成果照片:⓪新完成之遊樂場⓪配合茂盛植栽營造多樣化生態區⓪綠建材之採用,節能又環保。⓪感謝熱心人士捐贈本校遊樂設施。
一、主 題:103年節能減廢建構修繕校園場所與設施 二、時 間:103年 三、地 點:馬賽國小 四、參加人員:總務處員工 五、活動說明:修建落葉堆肥區,減少垃圾量,利用落葉堆肥種植蔬菜 六、活動照片: 修建落葉堆肥區 利用落葉堆肥種植蔬菜
宜蘭縣馬賽國小永續校園綠建築設計成果集 一、雨水回收工程改造計畫 1..源起:蘇澳區雨量豐沛,年雨量達四千多公釐,加上本校的校舍建築皆採用斜屋頂,所以有利於進行雨水的回收工作。若能有效回收雨水,不僅可以為本校省下可觀的自來水費,亦可消除高樓屋簷雨滴水對地面及植物的沖刷作用。 2..雨水回收設施:本校教學大樓皆採用斜屋頂的建築,目前除了新建完成的綜合大樓,有設置屋簷「天溝」,來收集雨水外,其餘大樓尚無此設置,本計畫預定在其他兩棟教學大樓﹙如下圖所示﹚裝設天溝來收集屋頂的雨水。 3..雨水回收利用:所收集的屋頂雨水,一部份轉為班級園圃﹙教學農園﹚及校園植栽的灌溉用水,一部份直接流入天然的雨撲滿--生態景觀水池中,讓其自然的滲入地面下。 4..雨水回收流程:下雨→屋頂→屋簷天溝→連接天溝的水管→雨撲滿→灌溉班級園圃→經排水溝進入生態景觀池 申請項目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成效說明 雨水再生水利用 屋頂雨水回收量:平均每月2公噸 屋頂雨水回收量:平均每月4公噸 每月平均可以省4公噸的水。消除因高樓屋簷雨滴水對地面及植物的沖刷作用。提供生態景觀池的自然水源。提供資源流循環的環境教育。 說明:蘇澳區雨量豐沛,年雨量達四千多公釐,加上本校的校舍建築皆採用斜屋頂,所以有利於進行雨水的回收工作。此外,亦可消除高樓屋簷雨滴水對地面及植物的沖刷作用。 說明:每月平均可以省4公噸的水。消除因高樓屋簷雨滴水對地面及植物的沖刷作用。提供生態景觀池的自然水源。提供資源流循環的環境教育。 雨水再生水利用:B棟教學大樓屋簷裝設天溝回收雨水 施工前 施後中 施工後 二、親水樂園 1、 緣起: 本校改造計畫的主題是「生命廣場」,目的是將中庭營造為一個結合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與多層次生態綠化,充滿生機的廣場。因此本項改造計畫,將改善多年來遭屋簷雨滴水沖蝕已傾頹損毀的排水溝,改造為生態淨化溝,一方面可以增加透水面積,達到自然淨化的效果;另一方面 亦可解決排水溝長久以來排水不良,造成水溝長期積水蚊蟲滋生的問題。且此一自然的溝渠亦可以和班級園圃、透水舖面、生命之牆相呼應,形成一處充滿生機的親水樂園,讓兒童認識「自然淨化水循環」的處理過程,來呈現雨水中水再利用的方式和成效。 2、改造成果 三、生命之牆 1、 緣起: 本校東西向教學大樓,東立面因無其他建築物遮蔽,上午陽光斜射照入教室,不僅造成光線過強,而且也使整個牆面溫度升高,造成整棟建築物在夏季時,比南北棟教學大樓的室溫要高出2-3℃。為解決此一問題,本計畫將以延伸屋簷及垂直綠化的方式,營造東西向教學大樓的「生命之牆」:在教學大樓一、二樓每間教室的東立面設置可遮陽、遮雨、隔熱輕量化的屋簷,並利用植生框格種植爬藤及草花植物,讓植物可以攀爬在屋簷上,逐漸形成一整片綠化、開花、與花香的生命之牆,達到降低建築物熱負荷的功能及充滿生機的牆面。此外,也將在屋簷上裝設雨水回收管線,將雨水回收作為噴灌花木用。…
一、主 題:103年化糞池及廚房污水之潑水污染物妥善處理 二、時 間:103年 三、地 點:馬賽國小 四、參加人員:馬賽國小總務處人員 五、活動說明:定期委託合法之廢水廢油清理廠商清理化糞池、廚房廢油、廚餘等以減少污染物質排放。 六、活動照片: 廢油廢水清理 廢油廢水清理 廚房清潔污水處理 化糞池污水處理 廚餘公司到校收廚餘 廚餘公司到校收廚餘
103年飲水機定期保養與飲用水檢測 一、時 間:103年 二、地 點:馬賽國小 三、參加人員:總務處工作人員 四、活動說明:定期保養飲水機、更換濾芯,飲用水體定期送驗並公布保養紀錄及檢驗結果。 五、活動照片: 專科教室2F維修管理 辦公室2F維修管理 飲水機保養與維護管理 新購301及401教室外飲水機 並且綠美化還有都教授宣導喔! 飲用水定期檢測並公布檢測報告 馬賽國小水電設備管理檢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