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綠書屋
1. 學習使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模型。
2. 透過建築模型的試驗,探索建築物隔熱的方式及效果。
二、活動時間: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三、活動地點:教室及操場。
四、準備事項:紙箱、夾板、雙面膠、剪刀、美工刀、藤蔓、氣溫計、簡報。
五、活動過程
1. 教師說明建築師對於建築物﹙群英樓﹚隔熱設施的設計,然後請學生討論看看除了這樣的隔熱設計外,還可以使用什麼樣的方式達到隔熱的效果。
2. 各組分組討論建築物隔熱方式,並將討論結果畫成設計圖。
3. 各組準備製作模型的各項材料,並依設計圖製作模型。
4. 將溫度計固定在各模型中,相同的位置。
5. 選擇晴天的上午,將模型帶到操場上,測量比較有隔熱設施的模型與沒有隔熱設施的模型,室內溫差的情形,並將觀察紀錄的結果填寫在學習單上。
六、給老師的建議
1. 製作模型屋,可找二個相同大小紙箱,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然後用海報紙把紙箱包起來,再依學生的喜好做些裝飾、彩繪,或特別設計。
2. 實驗組在鋪綠色植物時,鋪的厚度要夠(至少三公分以上),效果會比較明顯。
3. 實驗時,在實驗組的四周也可擺設一些盆栽,可有效降溫。
4. 每一次記錄溫度時,最好能在五秒內完成,以免溫度回升造成誤差。
七、教學省思
1.在活動進行之前,教師應對活動的目的、方法與步驟,做充分的解說,可使活動的流程更流暢。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來達到隔熱的效果?各組討論,並畫出模型屋的設計圖。各組分享設計的成果,教師也可以即時給予鼓勵和指導。
2.在進行模型屋的製作階段,工作可能會落在某幾個學生身上,其他人在旁邊觀看。所以先前應做工作分配,如設計組、美工組、記錄組…,人盡其才。當每個成員都能投入參與這項工作,做出來的成果會更令人期望。
3.當模型屋完成後,就開始進行實驗階段。這時找個適當的地方放置模型屋是非常重要的,要考慮實驗的有效性,盡可能四面都有充分的陽光;也要考慮方便性,學生記錄時,容易到達、觀察並記錄;又要考慮安全性,不會被其他的學生觸碰、破壞,以影響實驗的結果。經過一番的考慮,最後選擇的地點是在操場上,但為了降低被觸碰的機會,在實驗的進行時,特別準備了四座交通安全錐和橫桿,圍在外側並標註「實驗中,請勿觸碰」,果然順利的完成了一整天的實驗。
4.在進行實驗的一開始發現,溫度相差不多,原來是實驗組的植物鋪的厚度不夠厚,陽光依然能直接照射到箱子的上方,於是再添加更多的植物,並在鄰近四周擺放幾盆的盆栽,隔一節課再來測量,果然有明顯的差異。
5.這次的活動,分四組,兩組作實驗組、兩組作對照組,發現實驗組的學生,在整個活動中興趣顯得較為濃厚,對照組的學生則較為平淡。可能原因是對照組的學生對實驗的進行,較沒有操控的感覺,似乎只能聽天由命。而實驗組的學生對於改變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設計時,實驗的結果就會相對改變,而顯得較有成就感。
6.建議在進行這項教學活動時,可以比賽方式進行:教師做一個對照組,學生分成若干組皆為實驗組,如果各組所設計的模型屋在實驗的結果下,能降到最低的溫度就是勝利者。如此,應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激發其創作力。
八、學習心得與成果
弘旻:我終於知道要怎麼讓房子散熱。
長毓:這次的活動,讓我吸收到不少的知識呢!
郁豪:希望下次可以參加那麼有趣的活動。
哲宇:我覺得星期五那一天的實驗結果我覺得做的很成功。
仁晉:我覺得做那個模型很棒,因為要是真的可以散熱,我感到很有成就。
世東:這次的實驗可能可以促進綠色植物的生長。
仲鎧:這次的活動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與知識。
晉瑋:我覺得很好玩也很有趣,真想再做一次!
鴻翔:這次的實驗非常有趣!
逸翔:我覺得很棒!
志杰:這一次的實驗,真的很好玩!
哲皓:我覺得這一次的實驗很好玩!
貴鴻:我們做的房子很漂亮,卻沒什麼效果。
瑜萱:我高興參加這一次的活動,為了這一次的活動雖然中午有下雨但也無傷大雅。
芝函:再觀察溫度時,天氣太熱了,快熱死了!
筱茹:我覺得做這個房子,非常有挑戰性.讓我們多吸收一些知識好好玩。
筱玲:在製作屋子時讓我們了解怎樣才有達到隔熱效果。
姵辰:這次做的實驗令人感到好好玩又有趣。
晏婷:這次的實驗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雅媛:經過這次實驗後過沒多久圖書館就會很涼了!
瑞軒:我覺得這次做實驗很好玩又很有趣!
于昀:我覺得這樣可幫我們圖書館降溫很好玩!
郁琳:我覺得這次的實驗令我感到非常有趣新鮮!
珮蓉:我覺得這次的團體活動,讓我感到分工合作是最重要的!
雯敏:這次的實驗太棒了但是有下雨令人感傷可是有達到隔熱效果!
佳蓉:我的這次的實驗非常有趣!
冠妤:這次的活動十分有趣真期待實驗出來的結果!
九、學習單
我們的圖書室每到夏天時就會很熱,在裡面看書真的很不舒服,小朋友你有沒有好辦法讓它不要這麼熱呢?想一想,可以使用什麼樣的隔熱設施來降低建築物的熱效應,把你們的想法畫在下面的圖框中,並且想一想要使用什麼材料來製作模型,模型完成後記得幫它拍照留念喔!最後透過實地的試驗,比較看看有加裝隔熱設施的建築物,和沒有加裝隔熱設施的建築物,室內溫度相差多少?
●我們的模型設計圖: | ||
●製作模型所需要的材料: | ||
●模型完成後的樣子: | ||
●實地在操場上進行試驗的結果 ●測量時間: 年 月 日 ●天氣:□晴天 □陰天 □雨天 | ||
測量時間 | 有隔熱設施的模型 | 沒有隔熱設施的模型 |
上午第一節下課 09:25 | ||
上午第二節下課 10:15 | ||
上午第三節下課 11:05 | ||
上午第四節下課 11:55 | ||
下午第一節下課 14:10 | ||
下午第二節下課 15:00 |
活動二:噴霧的冷房效果
一、活動目標
1. 藉由比較噴霧前中後的室內溫差,探索噴霧對冷房效果的影響。
2. 比較噴霧與冷氣機所需耗費的能源﹙水、電﹚的差異。
3. 比較看看使用怎樣的噴霧方式對於降低室溫的效果最好。
二、活動時間: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
三、活動地點:圖書室。
四、準備事項:氣溫計、學習單﹙紀錄表﹚。
教師說明自動噴霧系統的設計理念、功能及使用方式,每次設定自動噴霧的時間單位為15分鐘,因為噴頭出水孔非常的細,為避免水中雜質過多造成噴孔阻塞,因此水源採用自來水;而噴灌花木的水源則採用生態池中回收的中水,以達到節能與水循環的功能。
教師說明測試噴霧冷房效果的方式:首先在噴霧前先測量一次室溫﹙圖書室中分三個測量點:東側、西側、中間﹚,然侯在噴霧10分鐘後測量第二次,接著在噴霧停止後10、20、30分鐘,分別再測量第三、四、五次。
推派一人以塑膠袋蒐集一個噴孔的噴水量,然後乘於所有噴頭的數量,計算每次噴霧所需耗費的水量及電量,並算出一天所需要的水電費用。最後再估算若改用冷氣,一天所需要的電費是多少。
分析比較噴霧前中後室內溫度的變化,並討論如何設定自動噴霧的時間,可以達到最經濟、效果又好的噴霧系統。
六、給老師的建議
1. 在填寫噴霧系統測試紀錄表的活動時,發現學生不太熟悉看溫度計的刻度,所以造成學生對於溫度判斷錯誤,某些學生填寫的噴霧系統測試紀錄表時與實際溫度誤差太大,造成資料不足以採用。因此老師應於帶領學生實地觀測噴霧前後的溫度變化前,加強學生判讀溫度計的能力。
2. 選擇晴朗、萬里無雲的天氣下進行此活動,溫度變化效果更為顯著。
3. 在計算每個噴孔的出水量時,應該多準備幾個盛水的袋子,以防袋子損壞
4. 時備用。
七、參考資料
冷煤為什麼是環保的殺手 – Yahoo!奇摩知識+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E7%92%B0%E5%A2%83%E7%A0%B4%E5%A3%9E++%E5%86%B7%E7%85%A4&ei=UTF-8&fr=fp-tab-web-t&fl=0&vc=&x=wrt&meta=vc%3D
八、教學省思
1. 採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此活動,原先是為了要學生分工、學習更佳,但經觀察發現,小組中學
2. 習較被動的學生太依賴程度較好且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生,造成學習成效兩極化;如有良好的評量機制,相信學生會更用心的參與和學習。
3. 經由測量及計算水電費,學生了解噴霧冷房和冷氣所需要的花費相差甚遠,讓學生明白學校圖書室噴霧設計的考量;之後如果能夠安排學生跟學弟妹或家人、朋友進行解說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將腦中的知識轉換為語言,有助於成為長期記憶,將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九、學習心得與成果
十、學習單
每到了夏天,氣溫就非常的熱,尤其像圖書室,這種位於東西向的建築物中,更是特別的熱。為了降低室內溫度,大部分的建築物都使用冷氣機,雖然它的冷房效果很好,但是非常的耗電,且會排放出廢熱氣,而冷煤中的氟氯碳化物也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本校圖書室以綠建築的理念來進行內外環境的改善,嘗試採用低耗能、環保的「自動噴霧系統」來代替高耗能的「冷氣機」。為了瞭解自動噴霧系統的冷房效果,我們必須做一些簡單的測試,以科學的方式來分析和評估它的效能。
●噴霧系統測試紀錄表
●測量時間: 年 月 日 ●天氣:□晴天 □陰天 □雨天
測量時間 | 圖書室東側 | 圖書室中間 | 圖書室西側 |
第一次 噴霧前 | |||
第二次 開始噴霧後10分鐘 | |||
第三次 噴霧結束後10分鐘 | |||
第四次 噴霧結束後20分鐘 | |||
第五次 噴霧結束後30分鐘 |
●噴霧系統耗能﹙水、電費﹚計算
●水費部分:
1. 每一噴孔15分鐘後,總共噴出 CC的自來水。
2. 整棟大樓全部有 個噴孔,乘於每個噴孔的出水量,算出每15分鐘總共需要耗費 公升的自來水。
3. 學校目前設定一天噴 次,所以每天所需要的自來水量為 公升;每月以30天記,所需要的總水量為 公升。
4. 依目前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對中小學的水費計算方式是每一度水﹙一立方公尺=1000公升﹚為7元,因此噴霧系統每月所需要的水費約為 元。
●電費部分:
本校自動噴霧系統每次噴霧15分鐘,一天設定噴霧﹙ ﹚次,一天所需噴霧時間為
﹙ ﹚小時,一個月﹙以30天計﹚總共需﹙ ﹚小時。
噴霧系統的馬達,所使用的是﹙ ﹚瓦的電力,乘於每月用電的時數,再除1000,
結果等於﹙ ﹚度電,根據台灣電力公司的電費計價方式,非營業用電,夏季用電
量110度以下,每度電為2.1元,所以本校噴霧系統每月所需要的電費約﹙ ﹚﹙小
數以後四捨五入﹚。
●加總噴霧系統每月的水費和電費總共約﹙ ﹚元整。
●若改用冷氣機所需電費計算:
1. 以圖書室的面積裝設冷氣機,需要用電量﹙ 6300﹚瓦的分離式冷氣機2部,若以每天用電平均約3小時來估算,一個月﹙以上課天數約22天計﹚,2部冷氣機總共約需用電﹙66﹚小時。因此每月所需要的電,計算如下:
2. 冷氣機的耗電瓦數﹙6300﹚╳兩部冷氣機每月的使用時數﹙66﹚/1000=﹙ ﹚度﹙小數以後四捨五入﹚。
3. 以台灣電力公司的電費計價表,如下:
分類 | 夏月 | 非夏月 | |
非營業用 | 110度以下部分 | 2.100 | 2.100 |
111~330度部分 | 2.730 | 2.415 | |
331~500度部分 | 3.360 | 2.730 | |
501度以上部分 | 3.465 | ||
營業用 | 3.465 | 2.730 |
若使用冷氣機每月的電費為:﹙ ﹚度╳每度電費﹙ ﹚元=﹙ ﹚元﹙小數以後四捨五入﹚。
●比較自動噴霧系統與冷氣機,每月所需費用相差約﹙ ﹚元。
活動三:綠築蕨響
1. 認識校園常見蕨類。
2. 了解蕨類生長所需要的生態環境。
3. 學習培育栽種蕨類的方式。
二、活動時間: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三、活動地點:教室、群英樓。
四、準備事項:蕨類圖鑑、課前勘查。
五、活動過程
活動1-1:教師以簡報介紹栽種於群英樓以及本校常見的蕨類植物,說明在此栽種蕨類的原因,以及各種蕨類的特色和觀察的重點。
請學生帶著學習單到群英樓蕨類教學園進行觀察活動,並於觀察活動結束後回到教室進行心得分享。
活動1-2教師以簡報說明蕨類的繁殖方式以及栽培的方法。以製作蕨類玻璃花房為例,說明所需材料,並請學生於下次上課前將材料帶到來。
學生實地製作蕨類玻璃花房。
各種蕨類的外型特徵相似度很高,因此在辨認上對初學者而言是一大挑戰。所以在帶領學生認識蕨類時,因先以蕨類所具有的共同特徵開始,讓學生先掌握到蕨類與其他植物不同之處,及其共同的特徵有哪些,然後再介紹孢子囊的類型、葉序的變化。最後以校園中常見,外型較為特殊的蕨類開始認識,讓學生先獲得一些認識蕨類的喜悅,有一些成就感之後,再來認識其他種類的蕨類。
七、參考資料
●郭城孟﹙民90﹚。蕨類入門。遠流出版社。
八、教學省思
蕨類植物是台灣常見的綠色植物!台灣是全世界蕨類植物密度最高的國家,對於這一種植物的教學,我們可以從此物種的起源、繁殖方式等角度切入,尤其是講述到在幾億年前地表的森林是蕨類森林!侏儸紀的恐龍時代的森林是蕨類森林!這些都是很可以吸引學生的!
九、學習心得與成果
●亞倫:對這次認識自然蕨類的活動後,讓我學到很多關於職務的產生歷史和職務的特色。
●芷涵:我覺得這次的度很好玩,讓我感到很大的興趣,台灣的蕨類有600多種,在四一年前初就現了蕨類,希望下次可以看到蕨類。
●鈺雯:我覺得蕨類植物課很有趣,我看到很多同學在作筆記!把老師教的重點記下來,再出去實際觀察,真的很好玩!
●朱祺: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對我們的知識非常有幫助,我希望下一次老師會介紹更多的植物讓我的知識更加豐富
●峙龍:我覺得這次的活動讓我了解到蕨類的故事和型態,希望下一次可以認識更多的植物的奧妙
●凱齊:在這次認識蕨類的活動中.讓我在校園中看到了許多蕨類.例如:南洋巢蕨.腎蕨.讓我獲益良多.滿載而歸
●伯謙:這次的活動.讓我認識了校園裡的一些蕨類.希望下次還能參與這項活動
●元欣:這次的活動.讓我學到很多的蕨類植物.也攘我增加了一些知識.希望下次還能參與這個活動
●鈺凱:在這次認識蕨類的活動中.我收穫很多.例如:腎蕨.鳳尾蕨.這些蕨類.也希望以後會有更多了解植物的生態活動
●亞萲:蕨類是最古老的植物.早在四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若不是上了這堂課.不曉得我什麼時候才會知道蕨類史
●佳雯:大家對蕨類的了解應該就是它有孢子.經過這次的教學我又多認識了一個.有些蕨類它有兩種葉子.有營養葉和孢子葉.千奇百怪.非常奇特.讓我對蕨類有更深的了解
●鎂惠:蕨類已經生存了四億多年了,蕨類植物長的都不同,大自然孕育了許多不同的植物果真視覺類世界大不同阿~
●楊征:做完這次的蕨類大調查後,我才發覺蕨類有這麼的多種,而且又在那麼多年前就有了,真希望下次老師可以說更多有關蕨類的故事
●弘盛:聽了這回這麼詳細的解說,我才發現蕨類植物的特徵,也才知道原來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它。
●玫琪:做完這次的蕨類大調查.讓我了解原來在每個地方至少都可以發現1種蕨類.
●怡婷:經過老師的講解後.我才了解蕨類生長那麼有趣.也讓我了解蕨類.原來蕨類再很久以前就有了.感覺起來.也算是我的祖先呢!
●哲豪:這次老師解說蕨類.我才明白蕨類竟再四億年前就有了.還形成蕨類林.這時.我才大開眼界.原來蕨類有那麼多種的蕨類以及各種不同的型態.我還希望下一次老師在說更多的東西.
●瑜秀:蕨類是一種很特別的植物.經過老師的教導.讓我對蕨類有更深的了解.收獲了許多
●胤良:聽了老師的解說後.我才了解蕨類生長環境.在老師講的每一個地方.我了解了很多蕨類
●宜珊:我覺得蕨類是一種非常非常特別的植物,因為蕨類再好幾億年前就在這地球上了,令我非常的意外,而且上了這堂課以後,我學到了很多跟蕨類有關的事情。
●婷凱:這次蕨類課,讓我們覺得蕨類的非常特別,因為老師告訴我們說,蕨類是非常多種,我們臺灣有600多呢?
●玉珠:我覺得蕨類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植物,有些有長毛,有些還可以拔起來再裝下去。蕨類是很奇怪的植物。
●淨容:我覺得蕨類是一種奇奇怪怪的植物,它是再四億年前就跑出來了的東西台灣就有六百多種有三十四種別小看它們唷!它們可是很厲害的
●子琳:蕨類有很多種有的像猴子的尾巴有的有孢子這些蕨類都讓我覺得很稀奇!
●緯隆:我覺得這次的蕨類植物介紹課程讓我學到了甚麼是蕨類還有蕨類植物的歷史所以我覺得很好玩!
●宛玲:這次的蕨類很多而且很好玩也讓我感到很高興所以希望下次還有這些活動!!
●邑蓉:我覺得這次的蕨類課程很有意思^_^.所以以後要多多上這種課程.也可以認識很多課外讀
●佛睿:這次的蕨類植物介紹讓我學到了很多有關蕨類的東西希望以後還有像這樣好玩的活動!
●于瑄:我的心得就是我很高興我可以認識各種不同的蕨類和它生活的習性,我還聽老師說蕨類是四億多年前,原始藻類登陸,所以我很高興.
●婉鈴:我很高興可以看到這一些植物,我覺得每一種植物都好特別喔!好多的蕨類都長在泥土裡,讓我覺得非常的特別.
●冠霖:今天老師說要上蕨類,一提到蕨類,我就全部都不懂,還好還好老師從四億多年前說明鬥現代,所以我現在懂了一些知識.
●宏亭:這次的蕨類,我覺得好有趣,有許多特別的植物,有的看起來像問號,有的長的好奇特,這次真的覺得好好玩,希望以後能認識不一樣的蕨類.
●鈥旂:有些蕨類很小很小,有些是很高又很大,雖然我們學校是綠色校園,是因為我們馬賽國小種植很多數木及學稀有蕨類,老師讓我了解學校有這麼多的蕨類,真是要感謝老師讓我們了解.
什麼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什麼特徵?小朋友你知道嗎?讓我們打開蕨類植物世界的大門,一起來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有趣的變化。
●蕨類植物有以下四大特徵,讓我們一起到蕨類教學園中仔細觀察,看看你看到哪些特徵?
□它幼葉呈捲旋狀,像一個大問號。
□它不開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
□在成熟的葉子背面可以看到孢子囊群。
□它的孢子體和配子體是世代交互輪替的。
●在群英樓前的蕨類教學園中,有幾種較為常見的蕨類植物,讓我們就從這幾種蕨類植物開始觀察,看看這些蕨類植物有哪些有趣的變化?
筆筒樹﹙桬欏科﹚ | □它喜歡生長在潮濕又向陽的地方。 □老葉脫落後,會在樹幹上留下疤痕,整個樹幹看起來像一條蛇,又稱「蛇木」。 □莖的基部密生厚層黑褐色氣生根。 □孢子囊長在裂片側脈的中央。 |
□葉片經常下垂。 □葉子表面有滿布約指甲大小的「不定芽」,顏色由紅轉綠。 □幼葉暗紅色,隨著成熟漸由紅轉綠。 □孢子囊群長條形,長在裂片中脈兩側。 | |
□葉子看起來像一根長羽毛,一回羽狀複葉,羽片沒有柄。 □羽片基部與葉軸間有關節,缺水時羽片會掉落。 □同時具有直立莖、匍匐莖、地下塊莖三種莖。 □孢子囊群位於葉片小脈末端,孢膜腎形。 | |
南洋巢蕨﹙鐵角蕨科﹚ | □一片片的葉子為成一圈,看起來像鳥巢,又稱鳥巢蕨。 □葉背中軸有隆起的稜脊。 □葉片幾乎沒有柄。 □孢子囊群長線形,長度不超過中軸到葉緣的一半,和葉軸斜交。 |
鳳尾蕨﹙鳳尾蕨科﹚ | □有兩型葉,孢子葉瘦長直立,葉緣反捲成假孢膜。 □營養葉較短胖,葉緣有鋸齒。 □葉具頂羽片,基部有數對羽片分裂。 □孢子囊群位於孢子葉邊緣,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所包被。 |
教學模組設計
壹、教學主題:綠色書屋
貳、設計理念
本校93年度向教育部申請的永續校園改造計畫,主題就是「綠色書屋」,其目的是希望透過「綠建築」的概念和工法,來進行圖書室所在位置~群英樓內外環境空間的改善。為了讓學生了解何謂「綠建築」?本課程以解構方式結合工程設計理念,進行一些物理性的試驗,以及生物性的觀察活動,藉以了解本改造工程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成效。希望透過本課程讓學生體驗到綠建築中「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概念。
參、學習目標
一、透過測量不同建築物的室溫,了解建築物立向對熱效應的影響。
二、透過測量建築物不同時間各處的室溫,探索建築物產生熱效應的因素。
三、透過建築模型的試驗,探索建築物隔熱的方式及效果。
四、藉由比較噴霧前中後的室內溫差,探索噴霧對冷房效果的影響。
五、藉由觀察藤蔓的生長,探索促進藤蔓生長及養護的方法。
六、認識校園常見蕨類,並學習栽培蕨類來美化校園。
七、透過對植物的觀察認識來製作植物的個性名片,做為校園植物的解說牌。
肆、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領域 | 分段能力指標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1-3-1-1能依規畫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2-3-1-1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2-2-2-1實地種植一種植物,飼養一種小動物,並彼此交換經驗。藉此栽種知道植物各有其特殊的構造,學習安排日照、提供水份、溶製肥料、選擇土壤等種植的技術 2-3-4-1長期觀測,發現太陽升落方位(或最大高度角)在改變,夜晚同一時間四季的星象也不同,但它們有年度的變化規則 2-3-5-1知道熱由高溫往低溫傳播,傳播的方式有傳導、對流、輻射。傳播時會因材料、空間形狀而不同。此一知識可應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2-3-6-2認識房屋的結構與材料。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
社會 | 9-3-4 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
藝術與人文 | 1-3-1 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瞭解他人的作品,培養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2-3-2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
數學 | |
綜合活動 | 2-3-2觀察野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
語文 | |
環境教育 | 1-2-1 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5-2-3 執行綠色消費、環境保護節目及環境關懷行動。 |
▓課程模組架構
活動名稱 | 活動目標 | 活動時間 | 結合領域 |
一、 發高燒的房子 | 1. 透過測量不同建築物的室溫,了解建築物立向對熱效應的影響。 2. 透過測量建築物不同時間各處的室溫,探索建築物產生熱效應的因素。 3. 探討建築物要如何減少太陽的照射,減低熱輻射。 | 綜合活動領域4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 |
二、 模型綠書屋 | 1. 學習使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模型。 2. 透過建築模型的試驗,探索建築物隔熱的方式及效果。 |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 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 |
三、 噴霧的冷房效果 | 1. 藉由比較噴霧前中後的室內溫差,探索噴霧對冷房效果的影響。 2. 比較噴霧與冷氣機所需耗費的能源﹙水、電﹚的差異。 3. 比較看看使用怎樣的噴霧方式對於降低室溫的效果最好。 |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 |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 |
四、 藤蔓的腳步 | 1. 透過觀察認識藤蔓生長的方式。 2. 探討藤蔓的生長與日照的關係。 3. 探討促進藤蔓生長及養護的方法。 4. 觀察藤蔓與動物的關係。 |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80分鐘。 |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 |
五、 綠築蕨響 | 1. 認識校園常見蕨類。 2. 了解蕨類生長所需要的生態環境。 3. 學習培育栽種蕨類的方式。 |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 |
六、 植物名片 | 1.學習觀察植物各部位的方法。 2.透過觀察紀錄來製作植物的解說牌。 3.能將自己所製作的植物解說牌與大家分享。 |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 |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
壹、 單元學習活動
活動一:發高燒的房子
一、活動目標
1. 透過測量不同建築物的室溫,了解建築物立向對熱效應的影響。
2. 透過測量建築物不同時間各處的室溫,探索建築物產生熱效應的因素。
3. 探討建築物要如何減少太陽的照射,減低熱輻射。
二、活動時間:綜合活動領域4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40分鐘。
三、活動地點:教室、群英樓。
四、準備事項:氣溫計、紀錄表﹙學習單﹚、建築物配置圖、簡報。
五、活動過程
1. 教師說明校園各棟建築物的立向及配置圖,並討論各棟建築物預定測量室溫的地點和時間。
2. 原則以各棟建築物頂樓﹙最高層樓﹚的中間教室為測量的教室,並選擇教室中間為測量點。測量時間為擇定一晴天日,紀錄6個下課時間﹙早上4次,下午2次﹚。
3. 依照校園的建築物棟數進行分組,一組負責紀錄一棟建築物晴天時,一天當中,前後兩側室溫的變化。
4. 選擇同一天,各組依照事先分配的建築物進行室溫的測量與紀錄。
5. 將各組測量紀錄的結果匯整在黑板上,並比較分析建築物立向對室溫的影響。
六、給老師的建議
1. 先準備展示一校園的配置圖,並加以介紹講解校園與社區的環境要素,地理位置,以引導學生有效的操作觀察。
2. 進一步探討影響室溫的因素,引導其設計觀察操作的步驟,及控制相關的變因。
3. 事前的探討,能引導學生做更有效的觀察,達成教學目的。
七、參考資料
日常生活中的熱現象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Others/thermal/
冷熱測量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6/10/content_23926.htm
熱的傳播http://che.cycu.edu.tw/jamnet/course/c5-1.htm
八、教學省思
1. 以小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經由討論合作,探討主題、發現問題,除了了解主題的教學內涵外,進一步激發其學習動機,誘發延伸學習的機會。
2. 這次實施時間較倉促,但學生都很努力的操作觀察,只是因天氣突然的變化,致使氣溫變涼,使得觀察數據難以有明顯的變化。
九、學習心得與成果
●佑儒:我覺得量教室的溫度可以讓我們知道教室的溫度.還可以防止溫度上升
●正柏:我覺得這次的體驗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
●士堯:可以讓我知道如果沒有太陽照射的話.就會比較涼
●愷恩:我覺得很有趣.又可以讓我學會溫度的改變
●森華:經過了這一次的考驗.使我了解室溫是因為什們麼而升高下降的原因
●堉辰:我覺得能夠了解室溫很不錯.雖然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語嫣:了解室溫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夏天房子為什麼很熱?真的很有趣
●峰颉:可以知道建築的溫度和材質的差別
●子威:讓我學到許多知識.我很喜歡這個活動
●宸佑: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學習到要怎麼量溫度
●惠如:這次測量發高燒的房子讓我知道天氣是那麼熱
●凱媛:這次活動讓我學到很多知識.也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若瑄:經過這次發高燒得房子後.才讓我了解到溫度對人們的重要
●佩蓉:讓我了解到了.影響室內溫度的原因.讓我收穫良多
●淑樺:這一次讓我發現不只我們會發燒連房子也會發燒.讓我有很大的收穫
●芷芸:原來在不同的房間.溫度也不一樣.這次的活動讓我了解更多的知識
●馨婷:看起來不會很熱.可是量溫度計是很熱.我是看不出來
●又婕:我覺得這次活動讓我收穫多.也讓我知道房子對人類有多重要
●敏娟:這次做預防發高燒的防止.讓我了解到原來室內也會因為太陽的關係而讓室內環境的溫度變高
●思羽:我覺得我們學校的環境很好了只是有時教室會比較熱
●任芸:我覺得讓我了解每間教室的溫度是有差別的.讓我們動手去做.滿有意義
●惠雯:這次活動研究讓我了解原來房子也會發高燒
●宜善:經過這次的觀察.我發現建築物的立向.通風.材質都會影響到建築物的溫度.讓我
吸收到更多知識
●培聖:很開心.高興希望還有這樣得活動
●玟亭:這次讓我了解了溫度也會受到太陽的影響
●明宸:我覺得可以讓人感到每個屋子的室溫
●其欣: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希望下次還有這種活動。
十、學習單:
小朋友你知道建築物立向﹙東西向或南北向﹚對室內溫度的影響嗎?讓我們一起來測量校園中的建築物,探討之間的關係。
●測量時間: 年 月 日 ●天氣:□晴天 □陰天 □雨天
●建築物名稱:□群英樓 □校友館 □綜合大樓□教學大樓A□教學大樓B□教學大樓C
測量時間 | □南側 □東側 | □北側 □西側 |
上午第一節下課 09:25 | ||
上午第二節下課 10:15 | ||
上午第三節下課 11:05 | ||
上午第四節下課 11:55 | ||
下午第一節下課 14:10 | ||
下午第二節下課 15:00 |
活動四:藤蔓的腳步
一、活動目標
2. 探討藤蔓的生長與日照的關係。
3. 探討促進藤蔓生長及養護的方法。
4. 觀察藤蔓與動物的關係。
二、活動時間: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課堂活動﹚、課間紀錄80分鐘。
三、活動地點:教室、群英樓。
四、準備事項:量尺、筆、紀錄表﹙學習單﹚、簡報
五、活動過程
1. 教師以簡報介紹本校群英樓種植藤蔓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會選擇所種植的三種爬藤類植物:山葡萄﹙東側﹚、金銀花﹙西側﹚、薜 荔﹙南側﹚,並說明藤蔓的攀爬方式:氣根吸盤的吸附方式、繞轉莖軸的纏繞方式、鉤刺攀升方式、卷鬚纏繞的方式。
2. 由老師說一個金銀花的故事,讓學生更了解學校選擇栽種金銀花的原因。
3. 學生到群英樓觀察三種藤蔓的外型特徵、生長情形,看看這些藤蔓各屬於哪一種攀爬方式,並探討目前種植的方式是否正確?
4. 每個人選擇一株藤蔓做為觀察紀錄和照顧的對象,進行一個月的觀察紀錄,看看它在一個月中長高幾公分,並留意是否有昆蟲以它為食。
5. 請學生於課後,查詢有關本校所種植的這三種爬藤類植物它的生長期、栽培方式、藥用性、與動物間的關係等相關資料。
1老師可以提醒學生描繪植物外形不是以漂亮與否當依據,而是要針對植物特徵描繪.。
2.若植物太高可數攀爬架的格子測量高度
七、教學省思
這次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面對真實的植物世界,學生可以去摸,去聞,去感覺,他們學得更起勁也更實在,對於校園和身旁週遭的植物,他們更有興趣去觀察和了解。
八、學習心得與成果
陳宇倫 | 看完了這些植物我覺得這些植物都很有趣,希望那些植物能快點長大讓他們能夠幫助教室變得非常涼爽。 |
林聖哲 | 我覺得很好玩。 |
許惟盛 | 這次的觀察,讓我了解這些藤蔓植物對我們生活是這麼有幫助,和他的特性,有大大的收穫 |
張祐銓 | 我覺得這次的觀察活動很好玩﹋觀察植物讓我了解很多事物。 |
官家敬 | 這次的觀察讓我學到很多知識。 |
陳奕翔 | 觀察藤蔓很有趣,讓我學到更多的自然知識 |
陳君豐 | 願你們長得越來越快! |
曾宇辰 | 希望它快一點長大。 |
賴岳良 | 這次觀察我學到很多。 |
吳鴻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