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01扶輪心岳明情學田米計畫

101扶輪心岳明情~學田米社會服務計畫 一、前言 「學田」是古代村落居民為了提供書院(學校)辦理教育,所提供出來的「公田」,也是書院經營主要的經費來源。岳明國小實施「學田米」課程教學已邁入第四年,目的就是要來推動「食育」教育,找回我們對土地的親賴感,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親近土地、關心環境;透過勞動、耕種與人際互動,拉近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支持的心。所以「學田」現代的新意,簡單來說就是”學習種田”,其中蘊含著許多生態、生產、生活的智慧,是我們世代永續發展所不可失傳的重要能力。這與扶輪精神:「以愛心對待世人,以溫馨、真誠的手與人握手,保持一顆施予的心,與敢做的勇氣,留給後者肥沃的土壤。」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願景:透過稻作體驗,培養關懷土地、教育與環境的公民(扶輪人)。 三、目標 1. 透過參與偏鄉小校的稻作過程,體驗土地的養育之恩,學習服務、感恩與珍惜。 2. 協助偏鄉小校學童就學,實現童年夢想,完成生命探索挑戰計畫。 3. 倡導友善耕種、在地食材,協助社區發展綠色健康產業,為永續發展之糧食問題即早因應。 四、行動策略 1. 結合本縣及新北市扶輪兄弟社,以契作方式共同認購「岳明有機學田米」,作為學校扶助弱勢兒童就學,以及圓夢挑戰計畫之經費。 2. 將契作收購之稻米,除一部份贈予社員參與稻作體驗紀念外,其餘皆捐贈弱勢社福團體,讓他們也有機會吃到健康無毒的有機米。 3. 辦理每季一次的稻作體驗活動,提供社員家眷親子體驗有機稻作的過程,學習友善耕種、低碳健康的綠生活。 4. 結合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大無尾港生態社區、岳明國小永續校園、蘇澳地區水域暨海洋教育資源來辦理稻作體驗,深入認識具有地區特色的自然生態與文化智慧。 5. 為弱勢社福團體兒童,提供兩天一夜的稻作體驗與自然生態夏令營隊,讓弱勢兒童有機會學習如何讓自己獨立、且具有謀生以及生活的能力。 五、稻作體驗暨生態文化學習課程 時間 活動主題 活動內容 參與人員 101.12 半天 秋冬賞鳥早除草…

閱讀全文3-2.101扶輪心岳明情學田米計畫

3-1.對內部或外部規劃、推廣及宣導環境教育之具體成果及成效表列

3-1.對內部或外部規劃、推廣及宣導環境教育之具體成果及成效表列 二、推動環境教育紀要(請以100年5月1日至102年4月30日期間所推動環境教育事蹟(以環境教育層面為導向,而非僅日常性環保工作)為填寫重點,並條列式摘要說明。 ▓100年度 1. 榮獲辦理教育部能源國家型人才培育計畫(第一年)—宜蘭縣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 2. 榮獲教育部100年度整合空間資源暨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甲等,發展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特色學校。 3. 榮獲經濟部推動能源教育重點學校,辦理能源教育相關推廣活動。 4. 榮獲宜蘭縣環境教育考評特優第一名。 5. 輔導宜蘭縣中小學申請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使本縣五校榮獲整合案壹仟萬元補助,。 6. 協助縣府農業處辦理「無尾港冬季賞鳥活動」。 7. 協助辦理宜蘭縣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研習。 8. 申請辦理宜蘭縣「在地食材」環境教育行動計畫,推動「食農教育」課程,辦理「學田米」學童稻作體驗活動。 9. 辦理全國各級學校機關團體參訪本校永續校園、環境教育、特色學校、能源教育活動。 10. 協助國際「Discovery」探索頻道拍攝「台灣綠生活」節目,介紹台灣學校如何推動綠色低碳的校園生活與實施環境教育。 11. 協助公共電視台、大愛電視台等教育公益頻道,拍攝學校推動環境教育、低碳生活、永續校園等具體作法之宣導影片。 ▓101年度 1. 榮獲辦理教育部能源國家型人才培育計畫(第二年)—宜蘭縣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 2. 榮獲教育部101年度整合空間資源暨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甲等。…

閱讀全文3-1.對內部或外部規劃、推廣及宣導環境教育之具體成果及成效表列

3-1.媒體報導-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

3-1.媒體報導-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 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全文網址: 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 | 冷暖人間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Power By udn.com 【2013/06/30 聯合報】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996727.shtml 宜蘭縣岳明國小學童認養附近的休耕稻田,種植有機稻,感動了宜蘭縣南區扶輪社等4個扶輪社,昨大批社友、親友和岳明學童體驗割稻,扶輪社認養所有白米約12萬元,全都捐給社福機構,傳播扶輪之愛。 參與稻米傳愛計畫的宜蘭縣南區扶輪社及新北市圓通扶輪社、福美扶輪社、板橋西區扶輪社等百餘名社友及親友,到岳明國小附近港口地區的稻田,大家戴著草帽及防曬用具,拿起鐮刀,以手割稻,將稻田割出一個超大愛心,圍著愛心齊喊「種稻做愛心!」 岳明國小配合農糧署學童種稻體驗教育計畫,由地方耆老鍾茂樹等人指導種稻,他們認養學校附近2塊休耕稻田插秧,種出來的白米由扶輪社認養,全數約1千公斤都做公益。 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說,學童參與種稻不僅親近土地,體會種稻的辛苦,和扶輪社結合做公益,讓種稻計畫更有意義。割完稻,岳明國小安排社區舉辦米食文化體驗,讓大人小孩體驗推石磨,做米苔目、壽司,享用以社區在地食材料理的「割稻飯」。 羅東扶輪社、羅東扶少團也在羅東中山公園宣導交通法規,並募集愛心發票捐贈給社福單位。 @ http://udn.com/全文網址: 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 | 冷暖人間 |…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學童種出有機米 收割「做愛心」

3-1.媒體報導—推低碳 宜縣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

3-1.媒體報導—推低碳 宜縣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 推低碳 宜縣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1027/282054/ 2013年10月27日15:00 【蘋果日報 林泊志/宜蘭報導】推動低碳飲食與環境教育,宜蘭縣在蘇澳鎮港邊社區今天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是宜蘭縣第九座環境學習中心,民眾走進社區,除可了解水鳥與濕地外,更能學習低碳飲食概念,透過實際行動,推動低碳生活。 港 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銀河表示,港邊社區的環境教育十分多元,從1993年成立水鳥保護區後,當地可賞水鳥,觀濕地,了解動植物,透過社區營造,遊客走入社區即可了解地方生活、漁村及農業文化,而周邊岳明國小更有綠能科技,可實際了解低碳概念,是全方位的環境教育場域。他說,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成立後, 將結合社區、居民、社團與學校共同為環境努力,培養在地意識,民眾透過對環境保護的認知,進而了解「低碳生活」、「零垃圾」概念,以實際行動參與環境教育。 宜蘭縣長林聰賢表示,在《環境教育法》通過後,宜蘭縣積極推動環境教育認證,在無尾港環境教育中心成立後,共有九座,數量是全國最 多。另環境學習中心成立,除深化生態旅遊,帶動周邊產業效益外,並透過社區改造,吸引外地年輕人返鄉,導入低碳飲食概念與生態旅遊、發展有機農業,與當地的濕地保護與環境復育結合,共存共榮。除環境保育,為提倡在地食材,減少碳排放,宜蘭縣岳明國小也推動可食地景工程。校長黃建榮說,當初是為了讓小朋友自 己進行有機耕種,自給自足,如今也打算讓社區的阿公阿嬤共同參與,把有機概念推展到社區,而為了讓菜園能也能像花園一樣,所以把美學與園藝的概念加入,所耕種的蔬菜除了可以吃,在生長的過程也更具美感。 【更多其它新聞內容,請看《蘋果跑跳碰》粉絲團】 宜蘭縣於蘇澳鎮港邊社區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是全縣第九座。林泊志攝 「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林泊志攝 小朋友種菜,透過蔬菜顏色營造可食地景,讓飲食增添美學。林泊志攝 小朋友開心種菜。林泊志攝 親子共同種菜。林泊志攝 種菜打造可食地景。林泊志攝 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除可了解水鳥、濕地保護,更可走入社區了解居民生活與地方文化。林泊志攝 無尾港環教中心 野生動物保護區首創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256743.shtml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3.10.28 03:50 am 宜蘭縣無尾港環境教育中心昨天揭幕,社區志工展示食用水生植物。 記者簡榮輝/攝影…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推低碳 宜縣成立無尾港環境學習中心

3-1.媒體報導—培育小選手 國家代表隊搖籃

3-1.媒體報導—培育小選手 國家代表隊搖籃 培育小選手 國家代表隊搖籃—自由時報102.9.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5/today-north18-2.htm 〔記者楊宜敏/蘇澳報導〕蘇澳鎮岳明國小推動帆船運動特色課程已經五年,成果不俗;羅東高中一年級黃瑞得、文化國中九年級林宜嬉與七年級洪千鈺等三人,今年都入選國家代表隊接受培訓,爭取明年仁川亞運參賽權,他們都是岳明國小培育出來的。 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民國九十五年參觀童玩節時,接觸到宜蘭縣帆船協會辦理的樂觀型帆船體驗;九十六年起,在學校以社團方式推動,鼓勵學生參與,次年發展成學校特色課程,從三年級開始練習,每個畢業生都得學會游泳並操控帆船,才可以拿到畢業證書。 早期訓練的學生,已在國內帆船界開始嶄露頭角,今年國家代表隊選拔,羅東高中一年級的黃瑞得,與他的表弟羅東高工康得賢搭配,入選420型帆船男子組國家代表隊;文化國中林宜嬉與黃千鈺入選樂觀型帆船國家代表隊。 黃建榮說,帆船運動隨著年紀漸長必須轉換船型,文化國中三年級的林家均,樂觀型帆船的成績也很亮眼,但今年剛好面臨轉型年紀,無緣入選國家代表隊,比較可惜。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培育小選手 國家代表隊搖籃

3-1.媒體報導—風雨球場會發電

3-1.媒體報導—風雨球場會發電 風雨操場會發電╱岳明國小 實現綠能夢 2012-11-12 自由時報 記者:楊宜敏報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2/today-north6.htm 綠能夢想館落成 有節流、開源、防災、美學4大特色 〔記者楊宜敏/蘇澳報導〕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風雨操場昨落成啟用,由於結合了節流、開源、防災、美學等四大特色,取名為「綠能夢想館」,親子、師生首度在「綠能夢想館」舉辦活動,大家都很開心,因為今後學校師生和社區民眾不用再日曬雨淋,就能有活動的空間。 岳明國小風雨操場「綠能夢想館」昨落成啟用,師生開心參觀。(記者楊宜敏攝) 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綠能夢想館」3面通風採光,唯一的1面牆(圖後)是用來阻擋東北季風與颱風。(記者楊宜敏攝) 利用陽光、風力發電 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說,這座「綠能夢想館」不單是一座風雨操場,它還具有防災避難的維生系統,館內採用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開源」概念,前者可以作為獨立型充電站,後者可以跟市電並聯,遇到風力大時,也可以停止運轉,避免系統壞掉。 兼具導風、排水功能 在「防災」部分,為了阻擋東北季風與颱風,採風洞導引及圓弧屋頂設計,導風、排水佳,且有數位氣象站的設計,可以即時提供雨量、氣壓、風力、風向、溫度、濕度等資料,作為防災預警。 回收雨水沖洗、澆灌 黃建榮還說,為能「節能」,夢想館還做了雨水回收再利用設計,從屋頂將雨水收集到地下水櫃,再利用來沖洗廁所與澆灌花木,且夢想館採三面通風採光設計,挑高透氣,冬暖夏涼,白天不用開燈扇。 融入海洋、生態設計 此外,夢想館還融入了「美學」,包括在設計上融入視覺穿透、生態美學與海洋風味等在地特色,黃建榮說,非常感謝禾伸堂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了一座風力發電機,燿祥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兩片太陽能板,讓「綠能」夢想得以實現。 對於過去下雨就無法到戶外運動活動、天氣太熱又怕中暑的日子,全校師生與家長都很開心迎接綠能夢想館的落成啟用,將來也會分享給社區民眾利用。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風雨球場會發電

3-1.媒體報導—岳明國小 闖3關拿畢業證書

3-1.媒體報導—岳明國小 闖3關拿畢業證書 岳明國小 闖3關拿畢業證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1/today-north18.htm 岳明國小畢業生昨先騎著自己種米、賣米,購得的腳踏車,從學校往南方澳出發。(記者楊宜敏攝) 〔記者楊宜敏/蘇澳報導〕岳明國小昨舉辦別出心裁的畢業典禮,應屆畢業生必須挑戰騎自行車、駕帆船、浮潛等三關考驗,才能領到畢業證書,十四名畢業生都通過考驗,他們還當場宣讀「樂觀宣言」,誓言要作樂觀積極、有夢想、肯奮鬥的「生命勇士」。 昨天一早八時許,岳明國小畢業生騎乘自己種稻、賣米後購買的腳踏車,從學校出發,沿著濱海公路,通過蘭陽隧道,前往南方澳豆腐岬,途中,要爬上跨港的南方澳大橋,困難度最高,大家用盡力氣,氣喘吁吁,有人落後,大約費時近四十分鐘,完成第一關考驗。 畢業生稍微休息一下,立刻換裝,穿上潛水衣、戴著蛙鞋、蛙鏡,推樂觀型帆船下海,進行第二關卡考驗。海軍蘇澳中正基地的諾克斯級軍艦聽說小朋友有畢業挑戰的創舉,在第二關要出發時,大聲鳴笛表示加油助陣之意,還在外海護衛這些孩子的安全。 畢業生划了約二十公尺後,必須把船綁在固定繩上,接著第三關卡要跳下海水,游近礁石區,選出一尾自己喜愛的熱帶魚,用土司餵食它,完成後還須再游回自己的船上,將船再駕回岸邊,並宣讀「樂觀宣言」,才算完成任務,同時從校長手中領到畢業證書。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岳明國小 闖3關拿畢業證書

3-1.媒體報導-岳明「學田米」圓夢 長青食堂獲四扶輪社捐贈

3-1.媒體報導-岳明「學田米」圓夢 長青食堂獲四扶輪社捐贈 岳明「學田米」圓夢 長青食堂獲四扶輪社捐贈 四扶輪社捐贈岳明學田米給長青食堂( 左三)起員山鄉長江永和林世奇。(謝月琴/大紀元) 【大紀元2013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今年度起宜蘭縣政府擔任資源連結平台角色,連結宜蘭南區扶輪社、中和圓通扶輪社、中和福美扶輪社、板橋西區扶輪社等四社,捐贈所收購之930公斤「學田米」予縣內長青食堂,除了為支持政府照顧老人之服務方案外,另一方面協助偏鄉小校學童就學,實現童年夢想;藉由8月28日於員山惠好社區辦理捐贈活動,希望能達拋磚引玉的效果。長青食堂是宜蘭縣政府落實照顧長者的首推政策之ㄧ。 未種過稻的學生下田顧米,故稱之為「學田米」。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為推動「食農」教育,將地捐出作為孩子種水稻的一畝田。「學田米」為岳明國小六年級學生,以自然農法方式耕作,他們堅持不施化肥、不用農藥、樂觀態度種植、大夥兒同心協力,親近土地、關心環境。稻穫所得除為每 一位畢業生添購一輛腳踏車,做為上國中的交通工具,餘款做為學校教育基金,幫助弱勢兒童就學。扶輪社收購健康有機的學田米捐贈給長青食堂,讓長者也能吃到健康的稻米,扶輪社則以實際行動支持學童友善耕作。 惠好社區的長青食堂於99年開辦,發起人曾繁堯表示:長青食堂要持續需要決心、用心、恆心,他除擔任志工外,還自掏腰包,也闢生態池及開心農場。難得的是他用經營家庭的心去經營社區。 宜 蘭縣秘書處處長林世奇表示,宜蘭縣長者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比率約13.4%,高於 11%全國平均值。為解決長者的用餐問題,而開辦長青食堂。截至102年7月底,已涵蓋該縣86村里,服務效益已達2,236位長者,迄今服務效益仍持續 成長。考量未來老人福利政策能永續推展,政府應開始擔任資源連結平台角色。 四扶輪社聯合捐贈岳明學田米。(謝月琴/大紀元) 惠好社區的生態池及開心農場。(謝月琴/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玟琦)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岳明「學田米」圓夢 長青食堂獲四扶輪社捐贈

3-1.媒體報導—汪俊良、岳明國小 環境教育特優

3-1.媒體報導—汪俊良、岳明國小 環境教育特優 汪俊良、岳明國小 環境教育特優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291711.shtml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 2013.11.13 03:36 am 岳明國小在校長黃建榮(右)帶領下推動環境教育,獲得學校組特優,昨天獲縣長林聰賢頒發獎座。 記者王燕華/攝影 宜蘭縣政府昨天頒發第二屆環境教育獎,學生人數不到100人的蘇澳鎮岳明國小,把環境教育落實在教學中,和社區緊密結合;縣國教輔導團老師汪俊良推廣環境教育成果豐碩,分別獲得學校及個人組特優獎。 其他獲得優等的單位及個人有:學校組凱旋國中、北成國小、耕莘健康管理專校宜蘭分部;社區組礁溪鄉二結社區發展協會;團體組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個人組蘇澳海事學校老師沈必正、礁溪林美社區前理事長游榮春及壯圍鄉民楊簡秀卿。 本屆環教獎評審團由9位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組成,羅東林管處前處長林鴻忠任召集人,評審團以書面審查、實地查訪和決審會議等3階段選出得獎者。 岳明國小在校長黃建榮帶領下,7年來有系統、分階段從事環境教育教學規畫,與社區緊密結合,把環教融入課程中,尤其「綠能夢想館」讓評審團留下深刻印象,盛讚是環境教育獎典範。 汪俊良(右)獲得宜蘭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 記者王燕華/攝影 獲得個人組特優的汪俊良協助規畫成立武荖坑環教中心,在多個單位發展建置環教課程,成果豐碩,評審團也推崇他是超優質的環境老師。 昨從縣長林聰賢手中接過獎座,黃建榮說,推動環教是因有使命感,希望每個世代在土地都能平安、健康、幸福的生活下去;從台北到宜蘭落地生根的汪俊良則希望,透過持續推動環境教育,能讓宜蘭不只「土很黏」,更成為孕育許多美好事物的沃土。 得獎者除獲頒獎座,個人組特優獎金2萬元,優等獎金1萬元;非個人組特優獎金5萬元,優等獎金2萬元。 全文網址: 汪俊良、岳明國小 環境教育特優 | 基宜花東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291711.shtml#ixzz2kTv949PM…

閱讀全文3-1.媒體報導—汪俊良、岳明國小 環境教育特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