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岳明國小特色課程–蛙類探索
| 單元名稱 
 | 二、你想留下「蛙」的身影嗎? 
 | ||||||
| 實施年級 
 | 五、六年級 
 | 總節數 
 | 3節 
 | ||||
| 配 合 領 域 
 | 綜合活動領域3節 | ||||||
| 設計者 
 | 陳文正、李耀男、林宜龍 
 | ||||||
| 設計理念 
 | 藉由課程設計使學童能更深入了解蛙類,並能建立本校專屬之蛙類布落格。 
 | ||||||
| 教 學 目 標 
 | 一、能利用外觀特徵分辨出青蛙種類 
 二、能依青蛙的聲音分辨出青蛙種類 
 三、知道蛙類的觀察方法 
 四、能建置簡易蛙類專屬布落格並能更新資料庫 
 | ||||||
| 能 力 指 標 
 | 自2-3-2-2 觀察動物運動方式之特殊性與動物如何覓食、生殖及在棲 
 息地調適生活等生態 
 自1-4-5-6 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自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 ||||||
| 教學準備 
 | 1.青蛙圖鑑。 
 2.投影機及電腦的連結。 
 | ||||||
| 教學目標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 教學 
 資源 
 | 教學評量 
 | |||
| 
 
 
 
 
 
 
 
 
 
 2-3-2-2 觀察動物運動方式之特殊性與動物如何覓食、 
 生殖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生態 
 
 
 
 
 
 
 
 
 
 
 
 
 
 
 
 
 
 
 
 
 
 
 
 
 1-4-5-6 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1-3-5-4 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 
 活動的樂趣 
 | 一、引起動機: 
 複習上一次上課的內容,包括青蛙的生活史,青蛙的棲息環境以及蟾蜍科、中國樹蟾科、狹口蛙科的蛙類特徵及聲音。 
 二、發展活動: 
 (一)介紹赤蛙科(牛蛙、虎皮蛙、澤蛙、腹斑蛙、拉都希氏赤蛙、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的聲音、外觀特徵。 
 (二)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做出較詳盡的觀察紀錄,我們在每次實地觀察時,都盡可能涵蓋所有觀察範圍內可到達的區域。而調查方式,以涵蓋日間和夜間的方式分次進行調查,故茲將調查方法分述如下: 
   (1)日間調查方法:  
 (2)夜間調查方法:  
 (三)由教師協助引導所有學童,齊力為本校建置專屬之簡易蛙類布落格。並指導學童能於每次課程結束時,將所學心得與觀察存錄之新資料,上傳至專屬布落格。 
 三、綜合活動: 
 教師再一次秀圖片及聲音檔,讓學生再一次熟悉今天所介紹的蛙類特徵及聲音,並叮嚀小朋 友下一次日間觀察應注意事項。 
 
 
 ~~~~第2次上課結束~~~~ 
 
 
 | 
 
 10 
 
 
 
 
 
 20 
 
 
 
 
 
 20 
 
 
 
 
 
 
 
 
 
 
 
 
 
 
 
 
 
 
 
 
 
 
 
 
 
 
 
 
 
 
 
 
 
 60 
 
 
 
 
 
 
 
 10 | 
 
 
 
 
 
 
 
 
 
 電腦、網路、單槍投影機、青蛙圖鑑 
 
 
 
 
 
 
 
 
 
 
 
 
 
 
 
 
 
 
 
 
 
 
 | 
 
 
 
 
 
 
 
 
 
 能專心聽講 
 
 
 
 
 了解蛙類觀察的方法。 
 
 
 
 
 
 
 
 
 
 
 
 
 
 
 
 
 
 
 
 
 
 
 
 
 
 
 
 
 
 
 能確實操作 
 
 
 | |||
| 
 
 | 
 
 | 
 
 | 
 
 | 
 
 | |||
| ▓參考資料網站(名稱:網址) 
 台灣兩棲類保育網:http://www.froghome.org/ 台灣兩棲類的彩色圖鑑: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lass_2/story_p027.html 賞蛙圖鑑: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lass_6/resource_3.html | |||||||
| ▓學習單: 
 | |||||||
| ▓學生學習成果及心得 
 
 
 | |||||||
| ▓教學省思與檢討 
 (教學準備、學生學習表現、時間分配、評量方法、教學目標、教學資源、對本單元之其他建議…) 
 | |||||||
| ▓活動紀實(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