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食農教育課程—家鄉的小土豆

食農教育課程—家鄉的小土豆

◆適用:中年級(基礎:四則運算)

◆學習目標

A 了解使用農藥與無農藥栽培的經濟成本

B 了解使用農藥與無農藥栽培的環境成本

C 體會友善耕作的辛勞,友善耕作的農產品應該得到合理的支持

D 建立為環境付費、公平買賣的消費觀念

◆課程內容

A 來幫土豆阿公算成本(結合數學課)

1‧訪問阿公有用農藥(含除草劑)時,種土豆所需的工作量(含工作內容及工時),以及不用農藥所需的工作量

2‧請阿公提供使用農藥和不用農藥的收成差別。

3‧請問阿公使用農藥種出來的花生售價。

4‧根據1~3計算阿公的無農藥土豆應該賣多少錢?

5‧寫一篇「土豆阿公訪問記」

B 花生田裡的昆蟲調查(結合特色課程)

1‧選一塊社區中有使用農藥的花生田,和阿公的無農藥花生田各取一處樣區

2‧調查紀錄樣區中的昆蟲種類和數量

3‧比較、討論調查結果

C 來跟阿公種土豆:(結合健體課)

1‧播種 2‧除草 3‧花生的成長紀錄 4‧採收 5‧學幾句與花生有關的農諺 6‧觀察花生的根瘤菌(從根瘤菌談氮的循環)

◆背景知識說明

5‧謎語:頂開花,下落釘,大人囝仔興。俗諺:甲老未哺土豆。……

6‧氮是植物生長的必要元素,也是生物體內組成胺基酸和蛋白質的重要成分。氮在空氣中含量豐富,高達78%,土壤中的含量卻很稀少,因為它十分安定,不容易進入土壤,自然狀態下只有靠雷雨或豆科植物的固氮菌可以將它從空中請下來。在化學氮肥生產之前,人類要讓不斷將氮肥從土壤中抽出的穀物可以持續生長,靠的就是用豆科植物來輪種。也有將花生、大豆…和其他作物種在一起,以減低施肥量的間作法。

植物所吸收的氮,在被其它動物吃掉之後,繼續以蛋白質或胺基酸的形式存在動物體內,當動物排泄或死亡時經由微生物分解,一部分回到土壤,一部份則以氨氣形式回到空氣中,這時我們就會聞到刺鼻的阿摩尼亞味道。

◆與午餐的連結:增加甜點──來做花生糖(社區媽媽或外聘老師)